天赐紫砂 缘深福厚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梅尧臣的千古佳句,也正是这一佳句将紫砂器的制作一直追塑到久远的宋代。宜兴紫砂家喻户晓、名扬四海,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不仅完整地传承了先辈们的精湛技艺,更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同时把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注入壶内,使壶不再是单一的器皿,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
  山中日月长,壶中乾坤大。一把好的紫砂壶,从泥料开始到匠人们巧妙的构思,再通过娴熟的技艺,最后进窑烧制,从窑里取出的那一刻,制壶人的心情如同一位母亲喜得麟儿一样喜悦。
  1 “福缘壶”的设计灵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每一把紫砂壶的造型都不是随意捏塑而成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家讲究缘份,这缘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物之间也是如此。每次走进寺院,古木檀香、梵音经贝、宽袖袈裟、莲座佛塔,总会让人心生一种清宁之感。佛家信缘、讲善,“善”即“德”,亦是“福”,我亦信缘向善。每日坐在泥凳前,拍打着手中的泥条,心中亦是时时感恩老天的馈赠。时间久了,忽有一日,手中的紫砂灵光一闪变成了僧人,戴着僧帽,胸挂佛珠,腆着大肚,慈眉善目,于是便有了“福缘壶”(见图1)。
  2 “福缘壶”的造型特征
  紫砂壶的造型历来就有“方匪一式,圆无一相”之说,“福缘壶”造型独特,整个壶型犹如一位开经讲坛的得道高僧,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新的风采。壶体如弥勒佛肚,饱满圆润,一种大肚能容天下之气油然而生;通常嘴是在壶身完成后,根据壶体比例制作,而“福缘壶”的壶嘴与壶体相连,直接从壶身而出,一气呵成;壶盖近似僧帽,远观又宛若一朵完全绽放的莲花,与壶身刻画的莲花遥相呼应,给人一片澄明之感;108颗佛珠,颗颗饱满,镶嵌于壶肩,小巧而精致;壶钮为佛家舍利子,点点禅意氤氲而开;壶身画有“葫芦”,偕音“福禄”;壶把为如意飞把,寓意吉祥。整壶有着圆润、稳重、匀称、端庄之美感,盖、钮、嘴、把搭配完美,显得气度非凡,让人肃然起劲。
  3 “福缘壶”的制作技艺
  紫砂壶的制作并非一蹴而就,完成一把壶要先从熟悉紫砂的泥性开始,必须要经过两三年的历练。就算能制作、能烧成,而壶之神韵亦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有的,不仅要求制壶人的技艺,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壶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福缘壶”壶嘴打破传统制作,直接从壶身取嘴,不仅要保证出水流畅的功能,亦要有视觉上美的享受,实验多次,才达到现在的效果。传统壶盖在外围加上帽沿,既要显得庄重又不能显得呆板,这就需要在线条的处理上恰到好处。108颗佛珠同样是个细活,泥太厚显得笨重,太薄显得浮燥,嵌时若刻得过重壶体易破损,若是太轻,珠子又不能很好地镶嵌,这不仅是对制壶人技艺的一种考验,亦是对心性的一种磨练。壶体似圆非圆,壶嘴处的一丝内凹曲面自然,使整个壶身张弛有度,韵味十足。壶身的刻画,线条优美,形象逼真,多而不乱,繁而不杂,与壶型形成一幅极其娴雅的画面。
  4 “福缘壶”的文化内涵
  “福缘壶”的壶身画有葫芦,“葫芦”,谐音“福禄”,因此取“吉祥纳福”之意。我国的葫芦栽培七千载有余,之后出现工艺的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后因乾隆纪晓岚等著名文人墨客追宠而得以广布民间,也为百姓所喜爱。葫芦形体优美、寓意吉祥,它同时也代表着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艺术文化思想。
  “福缘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百姓信佛,帝王将相信佛,邪魔鬼怪敬佛,不是迷信,而是佛代表着慈悲,与人为善、引人向善,教导世人该有一颗敬畏心、一颗慈悲心、一颗感恩的心,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不知从何时起,壶与禅、壶与茶、茶与禅已经融为一体,禅道、茶道、壶道,都在体现着“清、雅、静、和”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保持一颗清明淡然本真的心,渡人、渡已,这也是制作“福缘壶”的本意所在,一壶在手,一茶在口,一佛坐于心。
  紫砂艺术含概内容丰富,聚造型美、装饰美、意境美于一体,共同构建壶之魅力。而紫砂壶所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目光所能发现的美,更多的是承载着一定的人文思想,使人们在接触到壶时,引发心灵的碰撞,得到些许的震撼和一些有益于人生的领悟。
其他文献
雅俗共赏,语出孙仁孺的《东郭记·绵驹》曰:“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主要指一件艺术品展示于人前,无论文人雅士还是世俗常人都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雅俗共赏,超越了人们艺术品欣赏范畴的限制,是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世人常说,紫砂光器返璞归真,紫砂花货可融万物,独有一番风韵。  紫砂花货极具塑造性、创意性,创作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事物和风景,如:梅树、松桩、竹子、瓜果、蝉等,并进行加工提炼,或仿其形、或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茶史上,古人对精美团茶和奢华茶具的追求已登峰造极。本文以紫砂光货“古韵壶”为例,简述了“古韵壶”的简约美、圆润美及其文化韵味。  关键词 紫砂光货;古韵壶  紫砂光货的造型,通常具有结构严谨、轮廓端庄周正、线面简洁明快等特点。上等的紫砂光货佳作,曲线流畅、大方舒展。现代紫砂光货在高度有限的外轮廓线上极尽最大的转换变化,有张力、有精神,这奠定了紫砂光货以朴素、凝练为显著特征的艺术风格,
期刊
艺术源于生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会带给人独特的视觉审美和精神享受,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比如随处可见的各类雕塑,就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它也许十分简单而贴近生活,又或许相当华美,是臻致孤品,但其作为艺术的本质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件雕塑作品所形成的效果也是独一无二的。雕塑,通常是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它通过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来反映
期刊
紫砂壶是从日用陶中脱胎出来的艺术陶,以“片筑法”成型,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时至今日依然是世人公认的茶器之最,在近六百年精益求精的发展演进中,紫砂壶被逐渐融入各种艺术元素和人文内容,已然成为一门“语言”丰富的艺术陶瓷,是集实用、欣赏、把玩、品位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载体。  对于一把完整的紫砂壶而言,它的价值含量应是全面而多方位的,单纯地追求形象,单纯地讲究技法,或一味地增添文化内容等都是有失偏颇
期刊
在灿若星辰的紫砂壶世界里,每一把壶都代表着一个艺术生命,它是制壶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同样也融入了人性化的情感和思想,尽管紫砂壶的发展经历了粗陶器皿阶段,但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它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日趋提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对于制壶艺人而言,形神兼备、内外兼修,依然是塑造一把壶的宗旨和目标。  综观历代紫砂壶经典之作,真正走进人们心灵的佳品,一定有其不言而喻的魅力,比如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
期刊
禅,意在明心见性,无关言语章句。禅的体证,就在万缘应对处。茶,天地润育之灵物,非精行俭德之人无以尝其至真之味。品茶,先苦后甘;参禅,在生死轮转中寻求彻悟解脱。品茶,目的是暂时放下俗事,在一盏茶的时间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在顿悟的一瞬间云淡风轻,清静和寂。  1 茶是佛的禅心  古往今来,紫砂壶和禅都有不解之缘。禅茶一味,壶中天地。壶中一泓水,可清天地心。壶里乾坤大,闲来且饮茶。紫砂壶中,蕴集金、
期刊
摘 要 鲜红的色彩使人激情澎湃,劲健的造型形态令人鼓舞气势撼人心魄,缭绕的云意富有祥瑞的韵味,“云意壶”将此三者自然融合,通过壶艺形式进行了完美的演绎。  关键词 大红袍;云意壶;色彩;造型;韵味  制作宜兴紫砂壶器的原料,主要为采自宜兴地区山岩里、夹杂于甲泥陶土中、蕴藏量较少、统称为紫砂泥的紫泥、绿泥和红泥等。优质红泥称为“朱泥”,采用紫砂朱泥为原料制作的“朱泥壶”,尤其是500㏄以上容量的中、
期刊
摘 要 造型美感是紫砂壶最直观的美感表现方式,对于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表达作用极大。本文以“提鼓壶”为例,谈一谈造型美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其与紫砂壶主体的重要关联与关系。  关键词 提鼓壶;紫砂壶;造型;美感  造型,即塑造物体形象,在紫砂壶的艺术创作中,造型又特指壶的立体空间构型。造型美感,即造型本身或延伸出的视觉审美和精神享受。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术中,紫砂壶艺与众多的姊妹艺术一样
期刊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珍贵的紫砂泥谱写了宜兴紫砂壶的辉煌历史,宜兴紫砂壶风格各异、造型简练大方、装饰淳朴高雅,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尤其在历代艺人与文人共同的推动下,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性。由此可见,紫砂壶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深受文人雅士的钟爱。  时至今日,紫砂壶的创作早已提升到了人文层面,除去一部分仅仅为了养家
期刊
自古文人雅士用诗歌、画卷、雕塑等艺术形式用心创作,用灵魂构思出奇思妙想,传递着文化的光芒。紫砂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大师精品不断,他们的作品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含蓄、深沉、传神,极具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紫砂壶要体现出内涵,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门类,当把中国文化熟稔于心后,其创作出来的紫砂作品自然就会绽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