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回归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吴非老师的一本教育思考笔记,他着眼于课堂,立足于课堂,反思于课堂,从亲历者的角度研究课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大有裨益。吴非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真真正正做到了“人的教育”。他以理性的角度审视课堂,以科学的角度重塑课堂,立足于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又以高于课堂的角度来回望课堂。探其思想,笔者认为吴非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其核心可归结为一个词:回归。
  提到課堂,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学生,是教师,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双向互动。吴非老师能够独具慧眼地抓住“人”这个最本质、最核心的概念。这是教育的大智慧,也是教育的最简单。课堂设计、课堂提问等教学活动的指向都应该是“人”。反观日常的教学状态,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人”。年轻教师上课,可能会更多地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自己的知识点讲解是否正确,关注自己的课堂进度是否流畅,而往往忽视了这一切的接受者:课堂中的学生。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教师,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充分的自我认可之后,往往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成绩的提高,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快速转化成学生的高分。年长的教师则显得“佛”系,也常常容易忽视“学生”。静静思考一下,作为教师,我们对自己天天面对的课堂,实际上知之甚少,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效果,难免鼠目寸光。就像吴非老师说的:基础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样的“教”没什么社会价值。
  每天程式化的教学流程、了然于胸的知识框架、45分钟的例行讲解,让我变得机械、麻木,失掉了原本敏锐的教育感知能力。我往往关注的是考试成绩——一个最直接、最功利、最外化的数字。久而久之,我也形成了这样僵化的认知和功利的判断力: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眼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不以为意。读完《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对吴非老师肃然起敬,也突然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吴非老师给我的启示是: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回归、敢于回归,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人。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实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要通过课堂唤醒人、发展人。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鲜活的人:要有激情,要爱生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一颗愿意陪伴的心灵。唯有如此,才能意识到学生是立体的、有生命力的,而不是成绩单上一一对应的姓名符号;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从成绩的束缚中跳脱出来,发现一个完整的人。就如吴非老师所说:教育者必须明白,学习,不是生命的全部。身教大于言传,一个朝气蓬勃、饱读诗书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多么美好,教师多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意义具有感染力,可以生发更多的意义。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其实是个省略句,若补充完整,实则是“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应聚焦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目中有人”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精心聆听学生的一言一语,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中“学生”这个要素不仅是个变量,更是一个核心量。教学的节奏并不是教师可以凭借主观意志能够强行改变的,它时时刻刻受到“学生”要素的影响。因此,若想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因“学”定教,回归教育本质——人的教育。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的回归,实际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激励、唤醒、鼓舞,是“人”的双向回归。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做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力,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只有教师与学生双向回归了,课堂才能变得扎实与厚重,学生才能成为正直的、高尚的人。就像于漪老师所说: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本质。读完吴非老师的书,我愿意去重新自我定位,追求自我发展,也更加愿意去认识学生、关注学生,回归到“育人”的教育本质。我知道这一切的回归都将指向未来。
其他文献
摘 要:“托物言志”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一条线索。相比于之前的教材,该单元的新课文占比为四分之一。教材编写这样处理的一大好处是确保新旧教材使用的平稳衔接。为了与之前所学要有所区分和提升,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回避了写景抒情,而放在托物言志上。同时,这一单元的助学设计在落实“托物言志”单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强调突出文章的特点,注重勾连和比较。   关键词:
期刊
一、设计理念  综合描述性写作与说服性写作,关注现实交际语境与写作的目的性,使描述性写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探测  结合有关西湖美景的资料设计问题,并分析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以探测学情。  西湖美景撷英  走进雷峰夕照:雷峰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每当夕阳西下
期刊
不知是谁说过,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是移情力,读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我时时回想昨天,认真审视今天,也深深渴望着我教育生涯的明天。  回想昨天,还能清晰看见自己常常熬夜备课的身影。可是,投入备课的时间虽多,长进却不多。备课的门道在哪里?面对新课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无疑是新挑战,我当如何迎接?虽曾困惑,徘徊,但所幸心还是热的,我还有渴望!2018年12月28日,“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
期刊
摘 要:基于交际语境写作的理念,采用“支架式”写作教学,对当前的初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开展“支架式”写作教学研究,可从梳理写作知识、形成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发各种应用支架等方面着力。这样的研究,对培养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师的作文指导能力、完善教材的写作内容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作文教学:“支架式”教学;学习支架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在写作教学理念、学生写作生态
期刊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选文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开展依托网络的自由式阅读、重在合作的项目式阅读、问题驱动的探究性阅读等系列活动,有助于学生领悟小说的艺术魅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自由式阅读;项目式阅读;探究性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选文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在当前的课程情境中,如何设置课程目
期刊
摘 要:《鸿门宴》一文叙事宏大,采用较为鲜明集中的教学结构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刘邦赴宴前做了哪些准备”作为统领课堂以及全篇课文的问题,请学生思考概括出要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证据且作分析,并进一步通过这些“准备”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既能抓住重点内容,又能在趣味的探索中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方法;《鸿门宴》  《鸿门宴》是一篇经典文章,描写了鸿门宴会及此前后的一系列事件,表现
期刊
【教学设想】  这篇散文通过追忆刘和珍的事略及其壮烈牺牲的情状,揭露了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讴歌了革命志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在悼念逝者的同时,不忘唤醒生者。作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和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这篇课文,具有深广的意义。学习时,可以与石评梅的《痛哭和珍》进行比较。  教学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并体悟刘和珍的可爱、可敬、可贵之品格以及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难点是,结合历史和现实,把握其形
期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延续了以课本为教学基本单位的模式,具体到“这一课”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要密切关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大视角:文本、思维、写法、情感和文化。针对具体课文的教学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灵活取舍,各有侧重。但是,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应体现强烈的“向心力”——以课文为核心,这样才能学有所本,教有所依。陈智峰老师的《〈指南录〉后序》教学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他近20年来研究实践的“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纷繁浩瀚,不是文本中蕴含的所有文化元素都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要素,并结合学情确定恰切的教学內容,同时要巧妙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拾级而上,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支架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文言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当然,传统文化纷繁浩瀚,不是文本中蕴含
期刊
读同行业作者写的书,会激发许多共鸣,更何况是一位业界泰斗的书。作为工作室下发的必读书,《岁月如歌》是我可以直接倾听作者思想的书,是我读了可以把自己放进去的书,是我可以“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书。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本回忆录。曾经有人说过,越是伟大的人,越是谦逊谨慎。我深以为然。以于老师的级别和资历,当得上“一代宗师”。但是从这本书中,你读不到居高临下的说教,更多的是真诚朴素,将经验娓娓道来。在这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