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任务 搭建支架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理念
  综合描述性写作与说服性写作,关注现实交际语境与写作的目的性,使描述性写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探测
  结合有关西湖美景的资料设计问题,并分析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以探测学情。
  西湖美景撷英
  走进雷峰夕照:雷峰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也因《白蛇传》中禁锢白娘子的传说而闻名遐迩。
  走进断桥残雪:断桥位于白堤东端。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后经多次改建与修缮。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俶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的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断桥欣赏西湖雪景,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走进三潭印月:(略)。
  走进曲院风荷:(略)。
  走进平湖秋月:(略)。
  走进柳浪闻莺:(略)。
  【问题】
  1.西湖美景的名称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得来的?
  2.在介绍西湖美景的文字中,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请你举例分析。
  3.请你选取一例,分析画横线句在风景介绍中的作用。
  三、设置任务
  设置写作任务,并提出问题。
  写作任务
  西湖风景区想制作一本新的风光宣传册,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现景区管委会想要向游客征集推荐语,为风光宣传册重新配文。要求:用细节表现景区美景,并能组织言语打动游客。
  【思考】
  1.什么是细节?人事描写和景物描写中的细节有何不同?
  2.(1)如果我是管委会成员,我希望这是一本怎样的宣传册?请罗列要素。(2)如果我是游客,怎样的宣传册才会吸引我?请罗列要素。
  四、呈现核心知识
  细节:细节是对人、事、景、物等表现对象的细小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反映出人、事、景、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感受。
  五、搭建支架
  (一)头脑风暴,观寻细节
  1.出示任务:搜集你想要描写景物的照片,欣赏这些风景图,你认为哪些细节值得一写?请遵循最大化原则,把你看到的、你想展示的细节,用一两句话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完成第一栏)。
  [用一两句话记下细节(写出几处) 同伴评价和建议(是否属于细节,是否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2.提供高质量的“西湖十景”等西湖风景图,景物要典型,包含细节。
  (二)相互交流,辨析细节
  出示任务:请把你找到的细节与同伴交流分享,并相互辨别,思考自己找的是否属于细节,或者寻找到的细节能否起到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完成上表第二栏)。
  (三)扩充细节,丰富文字
  1.出示写作任务:扩充细节,丰富文字,形成一段文字。
  2.提出写作建议。
  (1)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从是否打动游客的角度进行细节扩充。
  (2)细描与多角度描写,加入你的感官体验或心理体验,你可用色彩让细节鲜亮起来,用声音让细节动听起来,用触觉让细节活跃起来,用嗅觉让细节细腻起来。
  (3)可加入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要求:至少选用两种方法,更改或扩充细节,但要节制。
  (四)运用细节,扩充成文
  1.出示写作任务:将个人所写的风景细节,扩展成完整的推荐语篇。
  2.提出写作建议。
  (1)要有游客意識,站在对方立场考虑,比如景色适宜拍照、网友的评价、景区舒适度等;注意推荐口吻,要亲切、自然。
  (2)要有较完整的结构,注意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呼应,比如开头概述(或悬念),中间描写,结尾留有余味。
  (3)可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方法,写出层次。
  (4)细节加上背景衬托,或细节组合,构成一组画面。
  六、写作交流
  1.小组内分享写好的语篇,组员间相互传阅,每位成员的语篇由其他成员商议评定(填写“小组交流修改建议表”,如表1)。
  2.小组推选最优秀语篇分享到班级板报展示,组员可再帮其进行适当修改。
  七、经验反思
  引导反思:这次写作,我最有收获的一点是什么?注意:可从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角度,或最能触发你的某个环节、某个进步入手。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两年浙江省各地市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编制,呈现出指向素养评价的情境化命题以及体现“以评促学”“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趋势,在评分方式上也多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2020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备考,应以教材为本进行基于教学评一体的试题创编与训练,以实现轻负高效。   关键词: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研究  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特点及变化  统计2019年浙江省11地市的9
期刊
【设计意图】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的双重叙事视角出发,探寻《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中的双重叙事视角,并以四个任务串连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双重叙事视角的切换中,深入理解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对往事的温暖回忆和冷静批判,感受“回忆性散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语段中“童年的我”和“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开展不易:学生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存在时代隔阂,其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止步情节,也不能很好地挖掘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从教学实践看,融入现代元素、设计系列任务单和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与文本对话等,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方法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
期刊
摘 要:文言文阅读的要点,集中体现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在“炼字炼句处”学策略,于“章法讲究处”寻路径,这是引导学生从“文言”学习走向“文化”内化的必由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炼字炼句;章法讲究;《卖油翁》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脚点是对祖国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
期刊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论述,语文教师应有选择地、创作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而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特长、坚持生本课堂對课程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现代诗歌写作教学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现代诗歌更是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鲜明有韵律。可在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习惯,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空白处的挖掘,洞察文本空白处的意义。采用“细读文本发现空白—抓住契机填补空白—品悟赏析评价空白”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且能培养学生潜心会文、细读文本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空白;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語文教材中用于阅读教学的文本,从艺术角度来讲都是具有
期刊
摘 要:言语思维是人的心理机能,它的功能是帮助思维寻找语言表达思想,生成一定语境下的言语形式,从而得以摆脱言不尽意的痛苦,到达意以言尽的理想境界。在《河中石兽》一文中,(如何)“断”(石兽在河中的位置)是把故事思路连贯起来的隐形线索,是作者思想的凝结和思维的关键。聚焦这一思维关键开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将思维的触角伸进故事的每一个词语,从中还原作者思维的过程和内容,汲取文本的语用规
期刊
摘 要:中学文言文教学须教学生悟出文言真味。董旭午老师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大胆猜读、启发学生深入品读、指导学生用心积累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出了文言的真味。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愚公移山》  前段时间,有机会听董旭午老师教学《愚公移山》一课,笔者的感受是:文言真味,是可以这样在课堂上教悟出来的!感悟最深的有以下三点:一、激发学生大胆猜读  猜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
期刊
摘 要:“托物言志”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一条线索。相比于之前的教材,该单元的新课文占比为四分之一。教材编写这样处理的一大好处是确保新旧教材使用的平稳衔接。为了与之前所学要有所区分和提升,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回避了写景抒情,而放在托物言志上。同时,这一单元的助学设计在落实“托物言志”单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强调突出文章的特点,注重勾连和比较。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