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汽车叭叭叭”,有的孩子不仅从家中带来了各种汽车玩具、图片等,还把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汽车”摆放在玩具柜上,引来了众人的目光,其中恬恬用大纸盒制作的“福娃汽车”更是让孩子们赞不绝口,孩子们跃跃欲试。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在主题活动即将结束之时,我让孩子们自由分组制作“汽车”。
场景一:
嘉嘉、楠楠和文文正围着一只小小的纸盒讨论着。嘉嘉提议:“我喜欢红色的法拉利!”楠楠随之附和:“我也喜欢红色的!”文文则在一旁低着头,默不作声。确定了汽车的颜色后,三个人便一起在纸盒上涂刷颜料。“文文,你刷这边!楠楠,你刷那边!颜色要刷得均匀一点!”嘉嘉一边指挥文文和楠楠,一边走到纸盒的另一面快速涂刷。等颜料快干时,嘉嘉说:“楠楠,你去拿四个圆片做轮子!文文,你去拿点长方形纸片做窗户!”文文拿来纸片后便蹲在地上拉扯双面胶。眼看双面胶越拉越长,有的已经粘在了地板上。我正要上前帮忙,突然出现的一幕让我收住了脚步。只见刚和楠楠一起贴完轮子的嘉嘉看见正在犯难的文文,快步上前阻止道:“不是这样做的!”并及时拉断了粘在地板上的双面胶,贴起了“窗户”。文文在嘉嘉的示范下,又尝试着做了起来。
场景二:
辰辰、湫湫和恬恬正在为“制作什么车”争执不下。见此情形,在旁观察许久的我便走上前问:“你们想好做什么车了吗?”恬恬说:“我和湫湫想做一辆新娘子车,可辰辰想做一辆警车。”“辰辰你说怎么办呢?”我轻轻地摸了摸辰辰的头问。“我们来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听谁的。”辰辰的提议很有道理,我又把目光转向恬恬和湫湫:“你们同意吗?”“同意!”……当我再次把目光转向他们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恬恬正在为“汽车”安装轮子,辰辰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两张银光闪闪的纸模,在做反光镜。湫湫则正在用蘸满颜料的海绵模块装饰“汽车”,她一边印一边问身旁的恬恬:“你看这样漂亮吗?”“嗯,我也想试一试!”“好的!”……活动结束时,我不禁为他们富有创意的设计而惊叹!
场景三:
宁宁、源源和扬扬都对赛车感兴趣,却迟迟没有动手。“有什么问题吗?”我问道。“我们不会做赛车。”宁宁低着头轻声说道。我提议道:“宁宁,你去找一辆玩具赛车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扬扬也找了起来。“赛车上有些什么呢?”我问道。“有轮子!”“有几个轮子?是什么形状的?”“除了轮子,还有什么?”一连串的问题顿时让原本安静的他们兴奋了起来:“老师,你看赛车的轮胎有两层呢!”源源把玩具赛车递到我面前。我笑着鼓励他们。很快,他们就行动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我突然看见宁宁在其他地方玩玩具,“你怎么不做汽车了?”我疑惑地问道。“我不会贴轮子。”宁宁一副沮丧的模样。“带我去看看,好吗?”我拉着宁宁的手回到了他们小组。此时,源源和扬扬正在努力地撕即时贴上的那层纸,看见我来了,就把纸递给我:“我不会!”“再试试看,两只手要互相帮忙!就快撕开了!”“宁宁,你也来试一试!”我递给宁宁一张用即时贴剪的轮胎纸模。不一会儿,源源高举着纸模兴奋地喊道:“老师你看,我撕好了!”“我也撕好了!”宁宁起身高呼道。“真不错,你们成功了!想一想,应该把它贴在汽车的什么地方?”我肯定了他们的行为,同时暗示他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我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各小组所呈现出的状况和结果各不相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合作对象是关键因素。我不禁思考:合作对象的组合方式究竟有哪些?教师应如何让这些不同的合作方式在活动中发挥最佳效应?上述案例所呈现的合作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偶发性,却典型地体现出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强弱组合、强强组合、弱弱组合,教师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指导。
“强弱组合”是指能力较强的幼儿与能力较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如在“场景一”中,嘉嘉俨然是领导人物,她在小组中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带领能力较弱的幼儿有效地进行活动。在这样的组合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向同组能力较强的幼儿学习,同时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积极帮助同伴,通过合作让每个参与者体验到成功。
“强强组合”是指能力较强的幼儿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中每个成员的自主意识都很强,经常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当矛盾出现时,他们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因此很容易激化矛盾,从而影响活动进程,如同“场景二”中孩子们所发生的争执一样。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方面,教师可以旁观他们争执,等待他们自主协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协调员的身份适时介入,帮助幼儿积累更多与人交往的经验,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发展他们的合作行为。
“弱弱组合”是指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如在“场景三”中,源源和扬扬常说“我不会”,以期待成人时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宁宁则干脆选择离开,把任务抛在脑后。对于此类组合,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可以运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推动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当幼儿有了新的发现时,教师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尽可能独立完成某一项任务,在体验教师关爱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潜力,获得新的体验。
场景一:
嘉嘉、楠楠和文文正围着一只小小的纸盒讨论着。嘉嘉提议:“我喜欢红色的法拉利!”楠楠随之附和:“我也喜欢红色的!”文文则在一旁低着头,默不作声。确定了汽车的颜色后,三个人便一起在纸盒上涂刷颜料。“文文,你刷这边!楠楠,你刷那边!颜色要刷得均匀一点!”嘉嘉一边指挥文文和楠楠,一边走到纸盒的另一面快速涂刷。等颜料快干时,嘉嘉说:“楠楠,你去拿四个圆片做轮子!文文,你去拿点长方形纸片做窗户!”文文拿来纸片后便蹲在地上拉扯双面胶。眼看双面胶越拉越长,有的已经粘在了地板上。我正要上前帮忙,突然出现的一幕让我收住了脚步。只见刚和楠楠一起贴完轮子的嘉嘉看见正在犯难的文文,快步上前阻止道:“不是这样做的!”并及时拉断了粘在地板上的双面胶,贴起了“窗户”。文文在嘉嘉的示范下,又尝试着做了起来。
场景二:
辰辰、湫湫和恬恬正在为“制作什么车”争执不下。见此情形,在旁观察许久的我便走上前问:“你们想好做什么车了吗?”恬恬说:“我和湫湫想做一辆新娘子车,可辰辰想做一辆警车。”“辰辰你说怎么办呢?”我轻轻地摸了摸辰辰的头问。“我们来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听谁的。”辰辰的提议很有道理,我又把目光转向恬恬和湫湫:“你们同意吗?”“同意!”……当我再次把目光转向他们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恬恬正在为“汽车”安装轮子,辰辰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两张银光闪闪的纸模,在做反光镜。湫湫则正在用蘸满颜料的海绵模块装饰“汽车”,她一边印一边问身旁的恬恬:“你看这样漂亮吗?”“嗯,我也想试一试!”“好的!”……活动结束时,我不禁为他们富有创意的设计而惊叹!
场景三:
宁宁、源源和扬扬都对赛车感兴趣,却迟迟没有动手。“有什么问题吗?”我问道。“我们不会做赛车。”宁宁低着头轻声说道。我提议道:“宁宁,你去找一辆玩具赛车来,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扬扬也找了起来。“赛车上有些什么呢?”我问道。“有轮子!”“有几个轮子?是什么形状的?”“除了轮子,还有什么?”一连串的问题顿时让原本安静的他们兴奋了起来:“老师,你看赛车的轮胎有两层呢!”源源把玩具赛车递到我面前。我笑着鼓励他们。很快,他们就行动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我突然看见宁宁在其他地方玩玩具,“你怎么不做汽车了?”我疑惑地问道。“我不会贴轮子。”宁宁一副沮丧的模样。“带我去看看,好吗?”我拉着宁宁的手回到了他们小组。此时,源源和扬扬正在努力地撕即时贴上的那层纸,看见我来了,就把纸递给我:“我不会!”“再试试看,两只手要互相帮忙!就快撕开了!”“宁宁,你也来试一试!”我递给宁宁一张用即时贴剪的轮胎纸模。不一会儿,源源高举着纸模兴奋地喊道:“老师你看,我撕好了!”“我也撕好了!”宁宁起身高呼道。“真不错,你们成功了!想一想,应该把它贴在汽车的什么地方?”我肯定了他们的行为,同时暗示他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我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各小组所呈现出的状况和结果各不相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合作对象是关键因素。我不禁思考:合作对象的组合方式究竟有哪些?教师应如何让这些不同的合作方式在活动中发挥最佳效应?上述案例所呈现的合作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偶发性,却典型地体现出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强弱组合、强强组合、弱弱组合,教师分别给予了不同的指导。
“强弱组合”是指能力较强的幼儿与能力较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如在“场景一”中,嘉嘉俨然是领导人物,她在小组中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带领能力较弱的幼儿有效地进行活动。在这样的组合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向同组能力较强的幼儿学习,同时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积极帮助同伴,通过合作让每个参与者体验到成功。
“强强组合”是指能力较强的幼儿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中每个成员的自主意识都很强,经常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当矛盾出现时,他们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因此很容易激化矛盾,从而影响活动进程,如同“场景二”中孩子们所发生的争执一样。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方面,教师可以旁观他们争执,等待他们自主协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协调员的身份适时介入,帮助幼儿积累更多与人交往的经验,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发展他们的合作行为。
“弱弱组合”是指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如在“场景三”中,源源和扬扬常说“我不会”,以期待成人时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宁宁则干脆选择离开,把任务抛在脑后。对于此类组合,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可以运用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推动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当幼儿有了新的发现时,教师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尽可能独立完成某一项任务,在体验教师关爱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潜力,获得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