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始于“晨”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今年上半年,幼儿园组织了一次“自制体育玩具”比赛。顿时,晨间活动的玩具又丰富了许多,小朋友的兴趣也特别浓。但一个多学期下来,孩子们似乎对这些材料的操作渐渐疲倦了。在组织晨间活动“钻山洞”时,我听到个别幼儿在小声地说:“啊?今天又玩钻山洞啊,我们都不想玩了。”“就是,老玩这些的。”但是迫于教师的威严,都不敢反抗,还是照样玩了起来,可显然他们对这个游戏已经没有了兴趣,只是在老师的强制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玩了几遍后,有些小朋友干脆坐在一旁休息了。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业务学习时,我把问题抛给了大家,请老师们给我出出点子。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原来其他班级也出现同样的问题。经过深入的学习、分析和思考,大家提出了许多想法。于是,我把一些好的点子在一次次晨间活动中进行尝试,发现活动的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接下来我组织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平衡木游戏。
  案例描述:
  在活泼的准备操后,活动开始了。首先,我用神秘的口吻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的平衡木有新的玩法哦!”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惊喜。
  1.小熊过桥。
  “你们还记得《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吗?”
  “记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学小熊过桥,把平衡木排在一起,当作独木桥,你们来做熊宝宝,我们一起来过桥吧。你们是熊宝宝,那卢老师就是……”
  “熊妈妈!”
  孩子们好开心啊,都欢呼雀跃地跑到我身边排好了队伍,还一个劲地叫着:“熊妈妈,熊妈妈……”
  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走平衡木,念到“站不稳,立不牢”时,有些幼儿故意在平衡木上晃来晃去,还用了很害怕的声音来念,念到“一二三,走过桥”时,抬头挺胸,坚定地跨过了桥。孩子们真正地融入到了“小熊过桥”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呢!
  2.带“木桶”过桥。
  为了增加趣味性,我增加了难度,利用了筒管制作的“木桶”,“木桶”里还装着一些纸球,让孩子们带着“木桶”过小桥。孩子们一看果然来劲了,跃跃欲试。
  奔奔提着“木桶”小心翼翼地过去了,可惜掉了两个纸球。
  乐乐想了想,抱着“木桶”,轻松地过了小桥。
  开开把“木桶”顶在头顶,晃晃悠悠地过了小桥,那神气好像在说:“这你们总不会了吧。”
  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木桶”带过小桥,也把笑声带给了大家。
  3.分组比赛。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竞赛“比比哪组小熊最勇敢”。我把幼儿分成两组,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过桥。哨子一吹,孩子们集中精力,观察着赛事,过桥的小朋友也显得特别认真。
  做操的音乐响起了,他们还在继续,似乎都不肯停止,“孩子们,咱们先做操,等做完操了,再来玩一会儿吧!”“哦,熊妈妈真好……”
  案例分析:
  显然这两次晨间活动,第一次是失败的,而第二次相对比较成功。虽然我们在晨间活动中投放了许多材料,但这些材料只是一开始吸引了孩子的目光,长时间下来,孩子失去了兴趣,之后就是机械式游戏,而老师也是以强制的方法让幼儿反复地练习,常常是告诉幼儿要在某个项目上练习很多遍,弄得幼儿和教师都觉得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是如此漫长。经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第二次晨间活动中,我改变了游戏的情节,安排了比赛的形式,把一个枯燥的平衡木练习改成了“小熊过桥”的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会感到乏味,而且能够让幼儿有目标又主动地进行游戏锻炼。
  这样两次晨间活动后,我开始了真正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活动?也许,我们应该注意到怎样保证孩子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也许,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又抑或,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经验玩力所能及的游戏……
  案例反思:
  一、不断丰富晨间活动器材
  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而幼儿对一种东西、一件事物的兴趣保持是比较短的,他们总需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晨间活动材料对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和行为能产生不同的诱惑力,它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活动的愿望与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与活动,能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此晨间活动中的材料,需要为幼儿不断“更新”,在原材料上进行加工,自制体育器械也应该占有一定比例。自制器械是最贴近生活的材料,晨间活动是最贴近自然的活动,两者的搭配,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融合。材料的投放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运动机能。既然要强调是体育活动,那么在活动中一定要能彰显运动的气息,任何一种材料都需要至少能够锻炼孩子们一到两种技能,如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技能都应在材料的投放中有所体现。另外,在材料的投放形式上也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如“点”的方式,跳绳、纵跳触物;“线”的方式,梅花桩、平衡;“面”的方式,拍球、追马尾、羊角球、滚铁环,让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技能都能在材料的投放中有所体现。
  二、情境化的晨间活动内容
  晨间活动是幼儿入园开展的第一个游戏活动,幼儿在晨间活动中的情绪反应直接影响到他在园一整天的心情,有些幼儿会因为没玩到自己想玩的游戏,没拿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而伤心一整天。
  那么哪些游戏才是幼儿喜欢的游戏,班上那么多的幼儿有的喜欢这个,有的喜欢那个,难道都随他们自由选择,那岂不是乱套了。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所谓的喜欢是指让幼儿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给游戏变戏法了。不是所有的玩具都只能是一成不变的玩法,每一种游戏都可以变换出不同的玩法来,避免游戏内容的单一,而导致幼儿失去了进行游戏的兴趣。老师们给游戏大变样,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一个简单的玩沙游戏,如果幼儿只是在沙地上重复地造城堡,挖池塘,把沙子搬过来,搬过去,那兴趣自然会淡。于是我们想到了一个新的玩法,“沙坑寻宝”——把幼儿带来的小玩具事先埋在沙坑里,让幼儿去寻宝。再比如,跳圈练习,让幼儿背上小蜜蜂的翅膀,将圈做成小花的样子,让小蜜蜂飞到花心中间去采蜜,变成了一个“小蜜蜂采花蜜”的游戏,幼儿十分感兴趣。
  其实在晨间活动中,只要教师稍加用心,就会让我们的游戏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
  三、有趣别致的晨间活动形式
  在进行一些游戏时,经常会看到有些幼儿总是在等待,而又有些因为游戏的难度过大而不敢尝试。因此,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可以分组、分层次、分难易程度地组织幼儿游戏,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活动需要。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其性格和能力都有差异。要使每个幼儿在晨间活动中都得到不同的教育和锻炼,教师可以在每次活动时都分层次和难易摆放活动器材。例如在平衡区放置了两根不同的平衡木,一根是有上下坡的,一根没有上下坡。竹梯也是放两张,一张平放地面,另一张则在梯子的一端下面垫一只轮胎,成为有斜坡的梯子。在负重区,提供了长短不同的扁担和轻重不同的包袱,力气大的孩子可一人挑着扁担送货,力气小的可两人抬着扁担送货。送货路上既有平坦的小路,又有架空的小桥(平衡木)。
  为了有目的地发展幼儿的动作,还要采取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锻炼。在集体练习时,根据锻炼的重点,用游戏化的循环练习与竞赛性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又能使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分散活动则能使幼儿拥有活动自主权,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这样一方面给能力强的幼儿展示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尽量给能力弱的幼儿以鼓励,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帮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法锻炼身体,让他们在玩中互相学习。
  这样的安排既让幼儿在自身的能力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又不会因为没有材料而干等,既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也便于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的晨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晨间活动中也是充满艺术的,充满教育契机的。只要老师们多用一点心,多出一点力,就可以让我们的晨间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晨间活动开展得好,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一日之计始于“晨”,让我们的幼儿精神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吧。
其他文献
一个苹果成就了牛顿的科学,两个铁球成就了伽利略的科学,一次洗澡成就了阿基米德的科学……那孩子的科学呢?它会从什么开始呢?一个鸡蛋?一个磁铁?还是一盆水?其实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生活之间,就在我们的玩耍之中,就让孩子从家庭科学小实验开始。科学小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它能让孩子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
期刊
在幼儿园中,我们除了给予孩子无限的关爱,更应该创设一种适宜其自身发展的文化环境。正向园本文化的形成,将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社团活动是发展幼儿园文化的载体,是精神环境形成的重要养分。  一、开展幼儿社团活动的动因  (一)幼儿为本,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园本文化视角下的幼儿社团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融合幼儿园现
期刊
在我园的教师菜单式培训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开设了心理健康类辅导《释放压力,塑造阳光心态——幼儿园教师心理减压专题讲座》,没想到菜单一开出,就引来了老师们的热捧,大家纷纷报名,有一种期待许久之后“终于来了”的感觉。开讲当天,全场座无虚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从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对象、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幼儿教师常见的心理感受及职业倦怠,提出了心理减压的妙方,并通过一个个经典的案例进行现场分析和疏导,
期刊
幼儿自主式绘画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选择绘画方式,充分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所见、所想,表现自我的绘画活动。自主式绘画力求改变过去绘画教学中存在的两种相背离的情况:模仿画教学中重技巧忽视幼儿创造性、自由画教学中强调自由表达忽视幼儿绘画技能的弊端,自主式绘画强调幼儿绘画教育综合德育、智育、美育的多元因素,突出将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糅合在一起的主题综合教育;强调凸显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期刊
设计思路:  大班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垒高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我以积木为操作材料,以垒高为主线,设置叠叠高、抽抽乐的两个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尝试将积木叠高、抽出的过程当中,不断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拓展幼儿的观察视角和探索视角,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突破自己,并进入自我建构的理想状态。整个活动将学习和建构游戏合二为一,让幼儿在垒高活动中体验到了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成功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对如何
期刊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孩子们的普遍认同,以下是本人关于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几点探索:  一、激发兴趣,
期刊
绘画活动,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既是游戏的一种方式,又是他们心理语言的表达及抒发情感的工具。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世界,开启思维,发挥想象以及自主创作,从而加深其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认知,有利于自身经验的积累与发展。  而小班阶段的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不可避免地出现哭闹、焦虑等消极情绪。那么,如何帮助幼儿运用绘画抒发内心的情感需要,缓解入园的焦虑,成为我们小班老师研究的话题之一。  背景描述:
期刊
有效集体教学活动强调有效二字,而我们在点评时发现,有些活动是有效,有些活动是部分有效,还有的是完全无效。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无效的环节和活动。我们看到,在有些活动中,孩子会的依然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有些环节或者有些活动我们基本看不到幼儿新经验建构的过程。那什么是有效活动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专家是这样界定的:有效的活动就是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由教师搭建脚手架,再慢慢撤走脚手架的活动
期刊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活动,主要可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三类。一日活动的实施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才能更科学地落实,其中的过渡环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不然,因为连接前后两个活动之间的纽带就是过渡环节。如何安排好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从而富有趣味性地将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巧妙“串珠成链”,是值得我们
期刊
设计思路:  矿泉水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孩子把它灌上了水,在盥洗室里玩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发现了灌了水的瓶子能让眼睛变大、鼻子变形。我也很好奇地反复操作,竟发现瓶子里还有这么多奇妙的影像变化:拉长、变宽、放大、缩短、甚至还能水平翻转和上下翻转!由此,我开展了一次集体活动“瓶子魔镜”,一是可以满足更多孩子的需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二是通过让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