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一个没有个性的大学生,很难说是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高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塑造大学生独立完善的个性,这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校创造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此,一是树立人人都有创造}生的意识。提起创造者,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科学巨匠、文坛泰斗、历史伟人,创造力曾被人认为极少数人的天赋。然而,创造力是人普遍具有的才能,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现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创造潜能的普遍性;创造性人才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让创造性教育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大学生。二是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整齐划一,注重集体活动,讲究正规有序。这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压抑大学生的个性。承认大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速率、发展方向上存在的种种差异,以促进大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展为目标,发挥大学生的专长和潜力,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是接纳大学生的某些非常规反应。创造性人才总有一些与众不同、有违常规之举,有的甚至不听招呼,不守规矩。根据沃勒奇和科根的研究,创造性高但智力一般的学生通常还表现出较差适应性,如在课堂上东张西望,不遵守课堂纪律。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一项统计调查也显示,那些有科技创新成果而被保送、为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同企业签订专利合同的百余名同学,并不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出奇的“调皮捣蛋”,在他们平时的试卷上,经常有自己想出来的“非标准答案”。因此,对于大学生某些出于创造性人才心理特点的违反常规之举,高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要有宽容包涵之心,多一些接纳,少一些“清规戒律”。
二、鼓励大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一是要积极创设自由、平等、安全、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高校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大胆想象,尊重大学生的独特思路,珍惜大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要相信大学生的创造潜力,给他们以充分信任;要多给予自由少作规定;对于大学生的观点、看法、建议,要认真倾听、高度重视而不急于评判,尽量肯定其积极价值;引导大学生相互交流,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大学生表示赞许。二是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所谓批评意识,是指考察、审视、分析、辩别事物的意识,也包含怀疑的意思。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批判才有创新。科学的历史表明,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在后人对前人的不断批判中,在新理论、新学说不断挑战旧理论、旧学说中前进和发展的。大学生无疑要多读书,要虚心向教师请教,向权威学习,但不能唯书、唯师、唯权威,仅仅满足于掌握已有的知识、定理和结论,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审视、分析、辩别,敢于质疑。当然,这种质疑,不是胡乱怀疑,而是旨在摆脱偏见,消除谬误,获得真理。三是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拼搏精神。风险意识和拼搏精神是创造力的支点,缺少它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创造性成果。四是要乐观自信。这是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创造既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遭到非议和嘲笑,即使创造成功,其创造性成果还可能一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创造者对前途要充满乐观,坚定信心,否则,就很难有所作为。
三、善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动力,是创造活动的力量源泉,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前进的。正如爱因斯坦解释他何以能成功时所说的那样:“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要精选教学方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摒弃教师中心论,坚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完善知识结构,善于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二是问题情境法。问题是科学的出发点的教学模式,是创造的开端。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模式,而应利用或有意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大学生从平凡事物、现实需要、奇异情境、矛盾现象中发现问题,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三是集体研讨法。集体研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通过集体讨论,不同智慧相互振荡,激烈碰撞,可以进发出创造的火花,激起创造灵感。尤其是大科学和复杂课题,更是必须依靠一个甚至几个群体组合,这样更便于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可以加速创造性工作的进展,收效更大。
四、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其重要特征是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一是从思维品质上,通过观察、分析事物的异同、矛盾和变化,增强大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鼓励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不轻信权威,不盲从,不受制于传统的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拓展大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通过因果寻踪、演绎归纳、分析比较,大胆提出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二是从思维方式上,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也与直觉思维和灵感紧密相连。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通过重组法、头脑风暴法,消除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感是在创造性过程达到高潮阶段突然出现的、能导致问题解决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思维中形象运动灵活、鲜明而丰富。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同时,多接触实际,丰富表象,激发创造灵感。直觉是思维的洞察力,有人称之为思维的“感觉”,这就是说,直觉是一种无意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人们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但它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预测。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想象,强化直觉思维训练。
五、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而且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创新的精神,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一是要组织、指导好课堂的实践活动,如讲演、讨论、作业想定等,将大学生从课堂束缚中解放出来;二是要组织好校内的实践活动,如技能比赛、知识竞赛、小发明革新活动等,吸引广大大学生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三是要依托实践性教学基地,积极为学员提供较为开放的实验活动场所,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开阔视野;四是要让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以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一个没有个性的大学生,很难说是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高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塑造大学生独立完善的个性,这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校创造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此,一是树立人人都有创造}生的意识。提起创造者,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科学巨匠、文坛泰斗、历史伟人,创造力曾被人认为极少数人的天赋。然而,创造力是人普遍具有的才能,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根本观点现发,确认了人的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的本性的延伸。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创造潜能的普遍性;创造性人才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让创造性教育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大学生。二是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整齐划一,注重集体活动,讲究正规有序。这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压抑大学生的个性。承认大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速率、发展方向上存在的种种差异,以促进大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展为目标,发挥大学生的专长和潜力,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是接纳大学生的某些非常规反应。创造性人才总有一些与众不同、有违常规之举,有的甚至不听招呼,不守规矩。根据沃勒奇和科根的研究,创造性高但智力一般的学生通常还表现出较差适应性,如在课堂上东张西望,不遵守课堂纪律。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一项统计调查也显示,那些有科技创新成果而被保送、为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同企业签订专利合同的百余名同学,并不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出奇的“调皮捣蛋”,在他们平时的试卷上,经常有自己想出来的“非标准答案”。因此,对于大学生某些出于创造性人才心理特点的违反常规之举,高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要有宽容包涵之心,多一些接纳,少一些“清规戒律”。
二、鼓励大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一是要积极创设自由、平等、安全、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高校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大胆想象,尊重大学生的独特思路,珍惜大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要相信大学生的创造潜力,给他们以充分信任;要多给予自由少作规定;对于大学生的观点、看法、建议,要认真倾听、高度重视而不急于评判,尽量肯定其积极价值;引导大学生相互交流,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大学生表示赞许。二是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所谓批评意识,是指考察、审视、分析、辩别事物的意识,也包含怀疑的意思。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批判才有创新。科学的历史表明,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在后人对前人的不断批判中,在新理论、新学说不断挑战旧理论、旧学说中前进和发展的。大学生无疑要多读书,要虚心向教师请教,向权威学习,但不能唯书、唯师、唯权威,仅仅满足于掌握已有的知识、定理和结论,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审视、分析、辩别,敢于质疑。当然,这种质疑,不是胡乱怀疑,而是旨在摆脱偏见,消除谬误,获得真理。三是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拼搏精神。风险意识和拼搏精神是创造力的支点,缺少它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创造性成果。四是要乐观自信。这是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创造既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遭到非议和嘲笑,即使创造成功,其创造性成果还可能一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创造者对前途要充满乐观,坚定信心,否则,就很难有所作为。
三、善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动力,是创造活动的力量源泉,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前进的。正如爱因斯坦解释他何以能成功时所说的那样:“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要精选教学方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摒弃教师中心论,坚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完善知识结构,善于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二是问题情境法。问题是科学的出发点的教学模式,是创造的开端。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模式,而应利用或有意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大学生从平凡事物、现实需要、奇异情境、矛盾现象中发现问题,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三是集体研讨法。集体研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通过集体讨论,不同智慧相互振荡,激烈碰撞,可以进发出创造的火花,激起创造灵感。尤其是大科学和复杂课题,更是必须依靠一个甚至几个群体组合,这样更便于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可以加速创造性工作的进展,收效更大。
四、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其重要特征是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一是从思维品质上,通过观察、分析事物的异同、矛盾和变化,增强大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鼓励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不轻信权威,不盲从,不受制于传统的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拓展大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通过因果寻踪、演绎归纳、分析比较,大胆提出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二是从思维方式上,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也与直觉思维和灵感紧密相连。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通过重组法、头脑风暴法,消除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感是在创造性过程达到高潮阶段突然出现的、能导致问题解决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其特点是思维中形象运动灵活、鲜明而丰富。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同时,多接触实际,丰富表象,激发创造灵感。直觉是思维的洞察力,有人称之为思维的“感觉”,这就是说,直觉是一种无意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人们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但它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预测。因此,应鼓励大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想象,强化直觉思维训练。
五、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而且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创新的精神,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一是要组织、指导好课堂的实践活动,如讲演、讨论、作业想定等,将大学生从课堂束缚中解放出来;二是要组织好校内的实践活动,如技能比赛、知识竞赛、小发明革新活动等,吸引广大大学生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来;三是要依托实践性教学基地,积极为学员提供较为开放的实验活动场所,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开阔视野;四是要让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以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