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其比例也相当不小。但是,就对诗的欣赏来说,许多学生都感到十分懵懂,不知究竟该欣赏什么,如何欣赏,当然谈到领会诗意也显得十分肤浅。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是语文教师一个不小的责任,欣赏方法的研究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浅薄的看法。
第一步是读懂。要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弄通诗句字面的意思是最为关键的。诗歌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其特别之处,其以简括体现丰富,实现“寓万于一”。而把握典故内涵,是解决读懂的关键。为了实现诗歌“简括”的形式,诗人们经常使用典故,因为使用一个典故,就可以省去大篇的文字,而理解诗歌之难,一定程度上也就在此。
如唐朝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需,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诗中,就引用了多处典故:有关于秦始皇强令“焚书”和以“祖龙”自居的典故,也有秦末农民反对王朝暴政的 “山东乱”和刘邦、项羽青年“不读书”的典故。读者必须知道了这一些,才能真正领会作者诗作的丰富内涵,从而读懂诗歌中作者感伤秦王“焚书”之举的愚昧与荒唐,悟会作者对秦王朝统治者的辛辣嘲讽。又如在祖咏的《望蓟门》一诗中,“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两句,就引了“投笔吏”和“请长缨”两个典故。“投笔吏”是指汉朝班超原来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来终于以功封定远侯;“请长缨”则是指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来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岁。欣赏这首诗,只要了解了这两个典故的内涵,理解全诗诗意、剖析作者思想就不是难事了。
第二步是发挥想象,引起共鸣。文学欣赏活动是凭借语言进行的,创作者将丰富的世界浓缩成语言表达出来,读者则是从语言返回到丰富的世界中来,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就是想象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歌形象,读者则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譬如元代杂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作者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首先将“枯藤”“老树”“昏鸦”拾掇起来,近似十分简单地列在一起,组成一幅深秋的画面,“枯”“老”“昏”三个字将那特定的“秋”伤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顿生伤感之情,然而,这正是作者高度凝练的想象力的体现;然后作者又将眼光投向那满含温情的视角,在那里,有可爱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更有那象征团圆、温馨、归处的“人家”,这样的视觉效果,似乎令人伤感之情得以抚慰;最后作者突然视角一转,眼前出现的竟然又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凄伤与惆怅跃然眼前,令读者也随之凄然伤怀。这正是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之后的艺术表现效果,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个秋日的傍晚,眼前一片凄清:山野里,树藤枯竭苍老,乌鸦丧气哀号,令人触目伤怀,心生幽怨;那清清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别致的小石桥,加上那飘着寥寥炊烟的山里人家,让人顿时心生暖意,似乎回到了心念已久的“家”。可是,这一意念瞬间就消失了,继而是十分沉重的一击:古道上,一位孤独的羁旅之人,眼望着夕阳渐渐西沉,夜色将近,而愁绪万千的自己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满怀惆怅无以表达,最终凝练而成“思卷”一幅。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略李煜对丧失繁华帝王生活的失落与沦落阶下囚的凄楚哀伤,进而添加进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产生自我的感怀,或失落,或惆怅,或忧伤均可。甚而有人读及此诗,触发了爱的思愁,以致借此来抒发对恋人的怀想也是情理中的事。而诗歌欣赏的至高境界也就在此。
我们欣赏诗歌的目的,最基本是在于领略诗人表达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目的。我们欣赏它,更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的燃烧。而所谓诗歌的作用和诗教,主要则是指此而言。
第三步是反复吟哦。论及诗歌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歌都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歌都有节奏感。这就使得诗歌有异于其它文学品种:它大多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可以吟、可以诵。欣赏诗歌,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歌,反复吟哦是很必要的。
一首优秀的诗作,可以流传千年,人们总是一代又一代的传诵。回忆起我在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由于第一次出门在外,想家的思想日渐浓烈,不知多少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瞅着窗外的月光,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按理,从古自今思乡的佳作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痴如醉的反复诵读它呢?这大概一方面是诗歌语言简练、意义浓缩;另一方面则是诗歌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更便于吟唱,更具有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了。今天,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都在大力倡导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与创作,其中创作古诗词的重要难关,就是把握古诗词格律,掌握平仄变化。而反复吟哦就十分有助于对格律、平仄的掌握,吟诵得熟了,诗歌的韵律、平仄就逐步把握了。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将如何鉴定诗歌的唯美与“成色”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逐渐学会自我鉴定才是上策。
第一步是读懂。要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弄通诗句字面的意思是最为关键的。诗歌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其特别之处,其以简括体现丰富,实现“寓万于一”。而把握典故内涵,是解决读懂的关键。为了实现诗歌“简括”的形式,诗人们经常使用典故,因为使用一个典故,就可以省去大篇的文字,而理解诗歌之难,一定程度上也就在此。
如唐朝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需,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诗中,就引用了多处典故:有关于秦始皇强令“焚书”和以“祖龙”自居的典故,也有秦末农民反对王朝暴政的 “山东乱”和刘邦、项羽青年“不读书”的典故。读者必须知道了这一些,才能真正领会作者诗作的丰富内涵,从而读懂诗歌中作者感伤秦王“焚书”之举的愚昧与荒唐,悟会作者对秦王朝统治者的辛辣嘲讽。又如在祖咏的《望蓟门》一诗中,“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两句,就引了“投笔吏”和“请长缨”两个典故。“投笔吏”是指汉朝班超原来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来终于以功封定远侯;“请长缨”则是指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来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岁。欣赏这首诗,只要了解了这两个典故的内涵,理解全诗诗意、剖析作者思想就不是难事了。
第二步是发挥想象,引起共鸣。文学欣赏活动是凭借语言进行的,创作者将丰富的世界浓缩成语言表达出来,读者则是从语言返回到丰富的世界中来,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就是想象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歌形象,读者则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譬如元代杂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作者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首先将“枯藤”“老树”“昏鸦”拾掇起来,近似十分简单地列在一起,组成一幅深秋的画面,“枯”“老”“昏”三个字将那特定的“秋”伤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顿生伤感之情,然而,这正是作者高度凝练的想象力的体现;然后作者又将眼光投向那满含温情的视角,在那里,有可爱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更有那象征团圆、温馨、归处的“人家”,这样的视觉效果,似乎令人伤感之情得以抚慰;最后作者突然视角一转,眼前出现的竟然又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凄伤与惆怅跃然眼前,令读者也随之凄然伤怀。这正是作者充分发挥想象,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之后的艺术表现效果,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个秋日的傍晚,眼前一片凄清:山野里,树藤枯竭苍老,乌鸦丧气哀号,令人触目伤怀,心生幽怨;那清清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别致的小石桥,加上那飘着寥寥炊烟的山里人家,让人顿时心生暖意,似乎回到了心念已久的“家”。可是,这一意念瞬间就消失了,继而是十分沉重的一击:古道上,一位孤独的羁旅之人,眼望着夕阳渐渐西沉,夜色将近,而愁绪万千的自己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满怀惆怅无以表达,最终凝练而成“思卷”一幅。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略李煜对丧失繁华帝王生活的失落与沦落阶下囚的凄楚哀伤,进而添加进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产生自我的感怀,或失落,或惆怅,或忧伤均可。甚而有人读及此诗,触发了爱的思愁,以致借此来抒发对恋人的怀想也是情理中的事。而诗歌欣赏的至高境界也就在此。
我们欣赏诗歌的目的,最基本是在于领略诗人表达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目的。我们欣赏它,更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的燃烧。而所谓诗歌的作用和诗教,主要则是指此而言。
第三步是反复吟哦。论及诗歌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歌都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歌都有节奏感。这就使得诗歌有异于其它文学品种:它大多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可以吟、可以诵。欣赏诗歌,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歌,反复吟哦是很必要的。
一首优秀的诗作,可以流传千年,人们总是一代又一代的传诵。回忆起我在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由于第一次出门在外,想家的思想日渐浓烈,不知多少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瞅着窗外的月光,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按理,从古自今思乡的佳作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痴如醉的反复诵读它呢?这大概一方面是诗歌语言简练、意义浓缩;另一方面则是诗歌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更便于吟唱,更具有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了。今天,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都在大力倡导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与创作,其中创作古诗词的重要难关,就是把握古诗词格律,掌握平仄变化。而反复吟哦就十分有助于对格律、平仄的掌握,吟诵得熟了,诗歌的韵律、平仄就逐步把握了。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将如何鉴定诗歌的唯美与“成色”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逐渐学会自我鉴定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