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他共事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他寡言少语,我大而化之,他稳重老成,我急躁冒失。他办他的报纸,我干我的广播,难得打个照面,寒暄几句,仅此而已。
闲暇时,我们却是难得投缘的朋友。每次聚会,给他斟酒,嘴上连声拒绝,但总拗不过大家,只好憨憨地笑笑,任由主人斟满。他醉过几次,酒醉的他一反老成持重的常态,足之蹈之不能自已,话明显多了,情绪也明显亢奋起来,他会很夸张地搂住我或同事絮絮叨叨,刚开席时的浅饮低酌变成开怀豪饮,席尽人散前本已阑珊的意兴,又被他撩得热火朝天。他敬完这个敬那个,俨然是设宴的主人。直到他生病,才有知情的同事说,刚工作时他滴酒不沾,外出应酬需同事代喝才能解围。
跟他搭档打牌,无论输赢,他都不会像我一样喜怒形于色,出错张牌,顶多轻描淡写嗔怪两句,绝不骂骂咧咧,他的气定神闲,使我很乐意与他打对家。
刚调进单位时,我在总编室,他已在《广电报》工作好几年。有时宣传方面一些材料要汇总上报,重点基本都是广播和电视,很少涉及《广电报》,即便涉及,通常也是对公益广告的刊登有所要求,在我看来是无足轻重一笔带过的例行公事,所以也就例行公事地在电话里向他传达一下。未想到他十分重视,亲自动笔起草方案,亲自审定版面安排,还叫人把报纸小样送来征询我的意见,他的认真既让我有些难堪,又为自己的敷衍而自责。几次下来,领教了他这种作风,我也不敢动辄在电话里“发号施令”了。他大我3岁,按说该以兄长自居,但早几年,无论对我还是对资历相当年龄相仿的同事,他言必自称小王,谦恭的态度让我觉得有些过分。一次,他请几个广告客户共进晚餐,顺带把我叫去,酒桌上耳闻目睹他在几个年龄小他一大截的老总跟前自称小王,我先前的疑惑从此打消。他办的这张报纸,不完成每年发行和创收指标,二十几号人的生计便是大问题,在被视为衣食父母的客户面前,毕恭毕敬诚惶诚恐,都是可以理解的,何况他在这座城市本来就没可以倚靠的大树。
他生病前一年年底,单位组织我们到南方几家广播电视台学习考察,我与他同居一室。刚开始几天,很少交流。晚饭后回到房间,他要么摆弄相机翻看沿途景色,要么倚在床上翻看报纸,冷不丁会冒出一句,“你先洗澡吧”,或者,“你想看什么电视节目”,除此以外再无更多言语。返程前一晚,他突然兴致高涨,盘坐在床上跟我谈工作,谈家庭,谈他的如烟往事。也正是这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才使我完整了解了他。他老家在苏北农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泰州电视台,干了一阵子电视,随后便一直在《广电报》工作,按既定程序完成一个男人的人生步骤,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在异乡落地生根。他老婆是当地人,处于半下岗状态,那段时间正是他事业刚起步之际,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无暇顾及家庭。他说,他的心情在那段日子里经常大起大落。
不能侍奉双亲的无奈、初为人父的兴奋、独自承担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困顿、被组织提拔重用的喜悦甚至谈成一笔广告业务的满足,我都能理解。我们一直聊到凌晨,很少见他说这么多话。彼时,他已从《广电报》调到集团事业产业部,还兼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以前在《广电报》当老总,一声令下,麾下尚有二十几号人响应,换了岗位,级别没变,但几乎就他一个光杆司令,提笔办文、跑腿公关、洽谈业务之类的活儿,都需要他亲力亲为。我跟他插科打诨:“大老板要求我们能文能武,你当之无愧。”他嘿嘿一笑:“洋话。”
去年3月,一向硬朗结实的他,突然癫痫发作倒地不起,送到医院检查,脑瘤,且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第一次手术后,我去医院看他,除了头上被纱布包裹起来,其他并无异样,也没在他脸上捕捉到绝望和痛苦的表情。我故作轻松,既想尽力掩饰内心的难过,又想努力营造小病小痛不足为惧的轻松氛围,就开玩笑说:“小王,以后可不要用脑过度了。”他仍然嘿嘿一笑:“洋话。”
他是个意志坚强的男人,但肿瘤生长的速度并不因他的意志而变慢,经历第二次手术摧残,他的身体被彻底掏空了。今年夏天,在一个酷热难耐的早晨,他一句话也没留下,离我们而去。晚上,我和他生前要好的几个朋友一起守灵,整个殡仪馆只有他这一家办丧事,周围黑灯瞎火,惟有我们所在的这个灵堂里灯火通明,大家凑成两桌一起打牌。灵堂里低回的哀乐混杂着烧纸钱的烟味,在寂寥的夜空四处飘散,我时不时掉过头看看棺木中熟睡的他,心里念叨着,泽成兄,来世我们还打对家。
闲暇时,我们却是难得投缘的朋友。每次聚会,给他斟酒,嘴上连声拒绝,但总拗不过大家,只好憨憨地笑笑,任由主人斟满。他醉过几次,酒醉的他一反老成持重的常态,足之蹈之不能自已,话明显多了,情绪也明显亢奋起来,他会很夸张地搂住我或同事絮絮叨叨,刚开席时的浅饮低酌变成开怀豪饮,席尽人散前本已阑珊的意兴,又被他撩得热火朝天。他敬完这个敬那个,俨然是设宴的主人。直到他生病,才有知情的同事说,刚工作时他滴酒不沾,外出应酬需同事代喝才能解围。
跟他搭档打牌,无论输赢,他都不会像我一样喜怒形于色,出错张牌,顶多轻描淡写嗔怪两句,绝不骂骂咧咧,他的气定神闲,使我很乐意与他打对家。
刚调进单位时,我在总编室,他已在《广电报》工作好几年。有时宣传方面一些材料要汇总上报,重点基本都是广播和电视,很少涉及《广电报》,即便涉及,通常也是对公益广告的刊登有所要求,在我看来是无足轻重一笔带过的例行公事,所以也就例行公事地在电话里向他传达一下。未想到他十分重视,亲自动笔起草方案,亲自审定版面安排,还叫人把报纸小样送来征询我的意见,他的认真既让我有些难堪,又为自己的敷衍而自责。几次下来,领教了他这种作风,我也不敢动辄在电话里“发号施令”了。他大我3岁,按说该以兄长自居,但早几年,无论对我还是对资历相当年龄相仿的同事,他言必自称小王,谦恭的态度让我觉得有些过分。一次,他请几个广告客户共进晚餐,顺带把我叫去,酒桌上耳闻目睹他在几个年龄小他一大截的老总跟前自称小王,我先前的疑惑从此打消。他办的这张报纸,不完成每年发行和创收指标,二十几号人的生计便是大问题,在被视为衣食父母的客户面前,毕恭毕敬诚惶诚恐,都是可以理解的,何况他在这座城市本来就没可以倚靠的大树。
他生病前一年年底,单位组织我们到南方几家广播电视台学习考察,我与他同居一室。刚开始几天,很少交流。晚饭后回到房间,他要么摆弄相机翻看沿途景色,要么倚在床上翻看报纸,冷不丁会冒出一句,“你先洗澡吧”,或者,“你想看什么电视节目”,除此以外再无更多言语。返程前一晚,他突然兴致高涨,盘坐在床上跟我谈工作,谈家庭,谈他的如烟往事。也正是这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才使我完整了解了他。他老家在苏北农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泰州电视台,干了一阵子电视,随后便一直在《广电报》工作,按既定程序完成一个男人的人生步骤,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在异乡落地生根。他老婆是当地人,处于半下岗状态,那段时间正是他事业刚起步之际,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无暇顾及家庭。他说,他的心情在那段日子里经常大起大落。
不能侍奉双亲的无奈、初为人父的兴奋、独自承担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困顿、被组织提拔重用的喜悦甚至谈成一笔广告业务的满足,我都能理解。我们一直聊到凌晨,很少见他说这么多话。彼时,他已从《广电报》调到集团事业产业部,还兼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以前在《广电报》当老总,一声令下,麾下尚有二十几号人响应,换了岗位,级别没变,但几乎就他一个光杆司令,提笔办文、跑腿公关、洽谈业务之类的活儿,都需要他亲力亲为。我跟他插科打诨:“大老板要求我们能文能武,你当之无愧。”他嘿嘿一笑:“洋话。”
去年3月,一向硬朗结实的他,突然癫痫发作倒地不起,送到医院检查,脑瘤,且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第一次手术后,我去医院看他,除了头上被纱布包裹起来,其他并无异样,也没在他脸上捕捉到绝望和痛苦的表情。我故作轻松,既想尽力掩饰内心的难过,又想努力营造小病小痛不足为惧的轻松氛围,就开玩笑说:“小王,以后可不要用脑过度了。”他仍然嘿嘿一笑:“洋话。”
他是个意志坚强的男人,但肿瘤生长的速度并不因他的意志而变慢,经历第二次手术摧残,他的身体被彻底掏空了。今年夏天,在一个酷热难耐的早晨,他一句话也没留下,离我们而去。晚上,我和他生前要好的几个朋友一起守灵,整个殡仪馆只有他这一家办丧事,周围黑灯瞎火,惟有我们所在的这个灵堂里灯火通明,大家凑成两桌一起打牌。灵堂里低回的哀乐混杂着烧纸钱的烟味,在寂寥的夜空四处飘散,我时不时掉过头看看棺木中熟睡的他,心里念叨着,泽成兄,来世我们还打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