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家庄高新区教研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011年,我区启动了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生态群的构建与研究》的研究工作。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一线教师座谈,了解到制约教师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传统的期末考试。因此,我区于2011年率先在低年级启动了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在考试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摸索出一些可喜的经验。
1. 完善考试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评价以考查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为主,但只凭一张语文试卷,很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查。改变后的低年级期末评价内容则更加全面,大致有以下三个版块组成:
1.1 写字版块。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采用笔试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一类汉字音、形、义以及笔画、部首等汉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卷面上还设有卷面书写分,同时考查学生卷面书写情况。
1.2 朗读与理解版块。这部分内容的测试主要采用口试的方法。先给学生一段带拼音的短文,让学生准备10分钟后,再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然后教师出示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口头说出问题的答案。此项测试是对学生拼音、识字、朗读、浅化理解、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1.3 积累与运用版块。这部分内容采用综合测试的办法,主要考查学生课内外积累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情况。课内积累主要包括教材中重点词句的积累和课文背诵。词语积累以口头填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课文背诵内容则由学生抽签决定,然后在教师或家长、同学的检查下完成;课外积累主要考查学生经典诵读和广泛阅读情况,此项测试由老师和家长协同完成;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则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考查小组,通过检查学生平时的学以致用积累本,视学生的写话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
2. 丰富考试评价形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为了使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方式,让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成为评价改革的参与者、设计者。
2.1 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口试主要考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朗读、理解、积累和表达能力。笔试主要侧重对学生写字、组词、标点符号、写话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2.2 实行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单项测试如笔试中的“看拼音写词语”,就是对学生写字能力的测试;综合测试如口试中的“朗读与理解”。设置综合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简化了考试流程,节约了考试时间。
2.3 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发现期末检测的内容如果都集中到学期末,检测的过程十分繁琐,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考试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一些检测内容,如短文的朗读、课文的背诵、经典诵读篇目的检查,要求教师、学生、家长通力合作,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检测,留下记录,期末再将检测的成绩计入学生综合评定表中。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加深了家长对学校、孩子的了解,促进了家校共育。
2.4 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考试评价改革还增加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内容。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表现,如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完成阅读任务情况、读书量、亲子阅读情况、学生积累与学以致用情况等方面,给学生打分,并将分数计入期末综合评定表中。这样考查的目的意在形成低年级学生大量诵读、积累与运用的积极态度,促进从读到说和写,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机转化。
2.5 提倡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学生认为此次检测未能考出应有的水平,就鼓励学生提出申请。经过短期复习后,进行重新检测,教师再将二次检测后学生较满意的分数计入期末综合评定表中。这种评价不定时间,不定场合,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就是成功。这种开放的动态的考试,对于呵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6 改革旧分数的含金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分数改革。期末学生的语文成绩总分仍旧是“一百分”,但我们改革了旧分数的含金量,重新打造“一百分的新合金”,即:
口试40分+ 笔试55分 + 卷面分5分 = 综合素质100分
新的“一百分”,更加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综合评价。学科评价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每到学期末,教研室就下发通知,要求教师在填写《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时,将学生语文考试的总分折合成等级。期末终结性评语要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用富有情感化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特点,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或希望。这样“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3. 成效与反思 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使我区的语文教学改革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欣喜地发现,应试教育对教学的制约作用正在逐步消失;课堂上教师精讲精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以“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为目的的“三读工程”(经典诵读、美文赏读、百书览读),也已经在我区各学校开始实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的困惑: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实施起来比较繁琐,如何进一步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我们仅对低年级的考试评价做了一些尝试,中高年级的考试评价怎么改?探索评价的路还很长,实践中的困惑又将成为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2011年,我区启动了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生态群的构建与研究》的研究工作。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一线教师座谈,了解到制约教师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传统的期末考试。因此,我区于2011年率先在低年级启动了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在考试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摸索出一些可喜的经验。
1. 完善考试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评价以考查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为主,但只凭一张语文试卷,很难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查。改变后的低年级期末评价内容则更加全面,大致有以下三个版块组成:
1.1 写字版块。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采用笔试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一类汉字音、形、义以及笔画、部首等汉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卷面上还设有卷面书写分,同时考查学生卷面书写情况。
1.2 朗读与理解版块。这部分内容的测试主要采用口试的方法。先给学生一段带拼音的短文,让学生准备10分钟后,再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然后教师出示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口头说出问题的答案。此项测试是对学生拼音、识字、朗读、浅化理解、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1.3 积累与运用版块。这部分内容采用综合测试的办法,主要考查学生课内外积累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情况。课内积累主要包括教材中重点词句的积累和课文背诵。词语积累以口头填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课文背诵内容则由学生抽签决定,然后在教师或家长、同学的检查下完成;课外积累主要考查学生经典诵读和广泛阅读情况,此项测试由老师和家长协同完成;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则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考查小组,通过检查学生平时的学以致用积累本,视学生的写话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
2. 丰富考试评价形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为了使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方式,让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成为评价改革的参与者、设计者。
2.1 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口试主要考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朗读、理解、积累和表达能力。笔试主要侧重对学生写字、组词、标点符号、写话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2.2 实行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单项测试如笔试中的“看拼音写词语”,就是对学生写字能力的测试;综合测试如口试中的“朗读与理解”。设置综合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简化了考试流程,节约了考试时间。
2.3 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发现期末检测的内容如果都集中到学期末,检测的过程十分繁琐,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考试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一些检测内容,如短文的朗读、课文的背诵、经典诵读篇目的检查,要求教师、学生、家长通力合作,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检测,留下记录,期末再将检测的成绩计入学生综合评定表中。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加深了家长对学校、孩子的了解,促进了家校共育。
2.4 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考试评价改革还增加了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评价内容。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表现,如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完成阅读任务情况、读书量、亲子阅读情况、学生积累与学以致用情况等方面,给学生打分,并将分数计入期末综合评定表中。这样考查的目的意在形成低年级学生大量诵读、积累与运用的积极态度,促进从读到说和写,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机转化。
2.5 提倡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学生认为此次检测未能考出应有的水平,就鼓励学生提出申请。经过短期复习后,进行重新检测,教师再将二次检测后学生较满意的分数计入期末综合评定表中。这种评价不定时间,不定场合,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就是成功。这种开放的动态的考试,对于呵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6 改革旧分数的含金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分数改革。期末学生的语文成绩总分仍旧是“一百分”,但我们改革了旧分数的含金量,重新打造“一百分的新合金”,即:
口试40分+ 笔试55分 + 卷面分5分 = 综合素质100分
新的“一百分”,更加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综合评价。学科评价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每到学期末,教研室就下发通知,要求教师在填写《小学生综合评价手册》时,将学生语文考试的总分折合成等级。期末终结性评语要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用富有情感化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特点,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或希望。这样“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3. 成效与反思 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使我区的语文教学改革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欣喜地发现,应试教育对教学的制约作用正在逐步消失;课堂上教师精讲精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以“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为目的的“三读工程”(经典诵读、美文赏读、百书览读),也已经在我区各学校开始实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的困惑: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实施起来比较繁琐,如何进一步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我们仅对低年级的考试评价做了一些尝试,中高年级的考试评价怎么改?探索评价的路还很长,实践中的困惑又将成为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