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班级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人本身,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班级管理应以人的发展、主体性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为主要目标。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关键字:班级管理 班主任 心理素质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也有过许多独特的工作方法。过去,很推崇师道尊严那一套,认为管得“严”,管得“听话”就是好,其实不然。现代班级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人本身,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班级管理应以人的发展、主体性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为主要目标,因此班级管理应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放在首位。
怎样通过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呢?根据本人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使管理角色多样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只允许少数人进入班级管理的核心,其他人只能在规定的角色范围内按照要求去行动。这样做不仅削弱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他们个性表现的机会,也严重压抑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充分发展。所以,班级管理要改变传统“层级化”的管理分配制度,形成一种“角色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使每个人在集体中获得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或服务责任的角色,处于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如,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学科代表,还可以有意增设更多的班级岗位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多重作用:一是使学生获得了自信心、自尊感、归属感。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成就感。三是可以在工作中与他人互动,换位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宽容、诚实、有责任感等心理素质。
二、让学生自主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班级管理历来重视活动,把活动作为增强集体凝集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但是,传统的班级管理在设计活动时大多是基于学校要求,在统一的学校教育目标和任务指导下进行,而对学生个体需要则缺少关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活动自主性的意思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允许学生对具体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进行自我选择与决定。在活动中,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包办一切,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一般而言,教师只需引导方向,提出参考意见,不宜过多直接介入。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正当爱好和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制力和创造性等心理素质。
三、目标激励,形成恰当的管理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使用恰当的目标激励,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运用不当,则会阻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故班主任在实施目标管理时,要注意:
①目标不能过于单一。班主任不能仅仅盯着智育目标和知识目标,把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变成单纯对文化课考试成绩的追求。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目标选择,不仅易使学生出现烦恼、紧张等负性情绪,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完善、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优化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②目标要适合学生各自特点。班主任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但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过高,连续失败会引起学生的挫折感,易形成自卑、胆怯、自暴自弃等不良品质和消极的自我概念。
③目标设置要处理好使用与竞争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多的竞争易使获胜者夸大自己的能力,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易使失败者降低自我评价,产生一种潜在的习惯性无助感。而合作者若引导不当,会使学生养成过于依赖、坐享其成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四、平等待生,转变班主任的认知偏差
学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班主任的认知偏差有关,表现为当班主任评价学生时,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即认为学习成绩优秀(低劣)的学生在性格、心理发展等其它方面都优秀(低劣)。这种认知偏差容易使受偏爱的学生滋生骄傲情绪,形成诸如优越感、有恃无恐等不良心理素质;使得不到教师喜爱甚至被消极偏见所困扰的学生滋生自卑感,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漠的心理状态中,也抑制了自身心理素质中闪光点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其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水平,进而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由于自我意识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对学生整个心理素质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提高认知能力,抛弃对学生的成见,扭转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要以公平地对待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原则,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基本品质的培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另外,奖励是学生行为塑造与改造的重要手段。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奖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其对爱与尊重的需要。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韦丰桥,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国论文中心2009.6
[2]俞少华,张亚林.我国高中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131.
[3]马建清,王东莉.我国高中生心理咨询心态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7,(9):25~31.
关键字:班级管理 班主任 心理素质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也有过许多独特的工作方法。过去,很推崇师道尊严那一套,认为管得“严”,管得“听话”就是好,其实不然。现代班级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人本身,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班级管理应以人的发展、主体性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为主要目标,因此班级管理应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放在首位。
怎样通过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呢?根据本人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使管理角色多样化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只允许少数人进入班级管理的核心,其他人只能在规定的角色范围内按照要求去行动。这样做不仅削弱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他们个性表现的机会,也严重压抑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充分发展。所以,班级管理要改变传统“层级化”的管理分配制度,形成一种“角色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使每个人在集体中获得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或服务责任的角色,处于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如,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学科代表,还可以有意增设更多的班级岗位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多重作用:一是使学生获得了自信心、自尊感、归属感。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成就感。三是可以在工作中与他人互动,换位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形成宽容、诚实、有责任感等心理素质。
二、让学生自主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班级管理历来重视活动,把活动作为增强集体凝集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但是,传统的班级管理在设计活动时大多是基于学校要求,在统一的学校教育目标和任务指导下进行,而对学生个体需要则缺少关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班级活动自主性的意思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允许学生对具体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进行自我选择与决定。在活动中,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包办一切,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一般而言,教师只需引导方向,提出参考意见,不宜过多直接介入。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正当爱好和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制力和创造性等心理素质。
三、目标激励,形成恰当的管理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使用恰当的目标激励,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运用不当,则会阻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故班主任在实施目标管理时,要注意:
①目标不能过于单一。班主任不能仅仅盯着智育目标和知识目标,把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变成单纯对文化课考试成绩的追求。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目标选择,不仅易使学生出现烦恼、紧张等负性情绪,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完善、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优化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②目标要适合学生各自特点。班主任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但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过高,连续失败会引起学生的挫折感,易形成自卑、胆怯、自暴自弃等不良品质和消极的自我概念。
③目标设置要处理好使用与竞争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多的竞争易使获胜者夸大自己的能力,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易使失败者降低自我评价,产生一种潜在的习惯性无助感。而合作者若引导不当,会使学生养成过于依赖、坐享其成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四、平等待生,转变班主任的认知偏差
学生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班主任的认知偏差有关,表现为当班主任评价学生时,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即认为学习成绩优秀(低劣)的学生在性格、心理发展等其它方面都优秀(低劣)。这种认知偏差容易使受偏爱的学生滋生骄傲情绪,形成诸如优越感、有恃无恐等不良心理素质;使得不到教师喜爱甚至被消极偏见所困扰的学生滋生自卑感,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漠的心理状态中,也抑制了自身心理素质中闪光点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和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其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水平,进而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由于自我意识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对学生整个心理素质的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提高认知能力,抛弃对学生的成见,扭转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要以公平地对待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原则,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基本品质的培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另外,奖励是学生行为塑造与改造的重要手段。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奖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其对爱与尊重的需要。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韦丰桥,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国论文中心2009.6
[2]俞少华,张亚林.我国高中生心理辅导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131.
[3]马建清,王东莉.我国高中生心理咨询心态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7,(9):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