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主持的深圳市罗湖区软科学课题、罗湖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后列为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古诗词歌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实验”已经十年,在顺利结题的同时,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赏,并通过国家级专家(全国中语会原会长、现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教授,全国中语会原副会长、已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鐘樑教授,首都师大文学院饶杰腾教授)鉴定。用歌唱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教师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乐学,易学,易记,易理解。效果良好。
一、精心配曲抓三“三”
配曲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这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确立为三个“三”:
1. 找准研究三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每一首古诗词都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进行谱曲;二是研究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及其欣赏习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尽量做到贴近而不迎合、引导而不拔高;三是研究经典校园歌曲和儿童歌曲的风格及创作规律,用以指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2. 坚持配曲三原则
根据这三个重点,课题组确定了三条原则:一、乐曲是形式,必须服从古诗词内容的需要。二、旋律要尽量简单、简洁,非常适合中学生视唱,真正体现唱歌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尽可能做到优美动听,让学生爱唱。用三原则来审视所配的乐曲,每首乐曲都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如用江南丝竹的韵律配的《江南春》《清明》,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艺术地再现了千里江南一轴烟雨长景:啼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楼台,无一不在烟雨中。霏霏细雨,淡淡轻烟,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优美的旋律把音节本来就十分和谐圆满的《清明》演绎得十分清新、明快,让人感到一种乡野的情趣,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杜甫的《春望》,曲作者大量使用后置休止符,运用凝固式的音乐语言,营造一种雕塑般的悲壮美,加深了诗歌的沉重感。用民歌调式谱写的男女声二重唱《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则有意再现了青山对峙,轻舟似箭,猛浪若奔,碧水低回的壮美、开阔的意境。《望月怀远》则用三拍子、同组音转换的方式,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印象派的风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舒缓绵长,体现了情深意长的感情色彩;中音音域,给人一种云中漫步之感。《雁门太守行》则采用进行曲形式,每个音符都像进军的鼓点,低重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有一股随时准备爆发出来的激情。表达了一种大敌当前,将士们在寒风凛冽中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的战斗豪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运用了AB曲式、二段体的创作手法,模仿木鱼声、牧童的牧歌声、钟磬声,通过这些悦耳之声反衬寺院的寂静,表现了佛家的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空灵感。凡此种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3. 追求整合三重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彰显古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教唱,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暗合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其次,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因而,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更要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能够相通就跟诗与歌能够相通一样,三者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词,既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又常常被人选作音乐的题材。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与诗、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歌是听觉的艺术,三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和歌,是用语言(诗用文字,歌用旋律)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曲作者在为古诗词配曲时,必须通过音乐语言(旋律)这个媒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曲作者也应该十分重视并深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
二、巧用记忆多通道
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它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许多心理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 兴趣浓厚,记忆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我们在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时,利用的就是这种多通道记忆原理。让学生看、读、听、唱、舞,刺激到学生的多个感官,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
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G. 波卫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在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记忆起到了自动分捡事物类型、选择适用情感的功能。在对古诗词配曲时,要特别注意到让音乐的情绪紧扣着古诗词即诗人的情绪。诗人们情动而辞发,曲作者配曲以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披文入情与歌唱入情统一起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如为苏轼的《江城子》配曲,就采取A B Aˊ的结构,准确的表达出悼念诗人亡妻“悲——喜——悲”的感情轨迹。《白马篇》则采取北方歌谣的曲调,把诗中游侠高超的武艺、爱国的精神、矫健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度用音乐语言作了恰当的刻画,让学生在歌唱时就有一种意气风发、激越的感觉。其余乐曲,也都做到了当婉约时则婉约,当豪放时则豪放;依词配曲,缘情传情,因人设韵。为学生的情感记忆铺路搭桥。
三、取得教学好效果
自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以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数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年来,无论是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还是参加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古诗词默写几乎是一网打尽。2002-2010年中考,参加《古诗新唱》实验的学校(班级)初三学生语文毕业成绩人平均分均突破500分(标准分),名列罗湖区前茅。古诗词记忆难的问题在这些学校已经基本解决。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的核心是“歌”,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来是艰苦的,但这一“歌”,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大文学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再生产现状研究”的仇海平教授两次撰文高度评价我校的“古诗新唱”课题。他说:“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感受作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仇海平教授特别推崇我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木兰诗》,他这样评价:“借助音乐传播文化,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益探索。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有其特殊的创作要求:既要体现原作的古典意蕴,同时又要满足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要在古典与时尚、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杨建华《木兰诗》曲风清新活泼,饶有风味,旋律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十年磨剑不寻常
本课题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起开展研究,正好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在惠及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在进步,从一级升为高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不惑到知天命,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深化创作阶段:(2001年9月—2005年3月)完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配曲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具体做法又分为:
1.“拿来”。新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直接拿来教唱。
2. 套用。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这种“套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種深思熟虑之后的再创作。如李叔同的《送别》套用的就是一首美国歌曲,这首曲子原先在美国并不出名,但经李叔同套用之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均引用了这首歌曲作其背景音乐。
3. 创作。这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
(二)实验与推广阶段:(2005年9月—2010年4月)以松泉中学为中心,先在罗湖区部分中小学推广;巩固湖北省黄石市、贵州省铜仁地区两个大的实验基地,支持西宁十二中实验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零星实验教师的联系,争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罗湖区中小学校较大面积地推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
(三)课题结题阶段:(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出版《古诗新唱——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
目前,本课题已高分通过罗湖区软科学课题,罗湖区、深圳市“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出版《古诗新唱》CD,面向全国发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验中,成功地帮助学生识记古诗词,并在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闯出了一条新路,丰富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松泉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淳
一、精心配曲抓三“三”
配曲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这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确立为三个“三”:
1. 找准研究三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每一首古诗词都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进行谱曲;二是研究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及其欣赏习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尽量做到贴近而不迎合、引导而不拔高;三是研究经典校园歌曲和儿童歌曲的风格及创作规律,用以指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2. 坚持配曲三原则
根据这三个重点,课题组确定了三条原则:一、乐曲是形式,必须服从古诗词内容的需要。二、旋律要尽量简单、简洁,非常适合中学生视唱,真正体现唱歌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尽可能做到优美动听,让学生爱唱。用三原则来审视所配的乐曲,每首乐曲都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如用江南丝竹的韵律配的《江南春》《清明》,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艺术地再现了千里江南一轴烟雨长景:啼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楼台,无一不在烟雨中。霏霏细雨,淡淡轻烟,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优美的旋律把音节本来就十分和谐圆满的《清明》演绎得十分清新、明快,让人感到一种乡野的情趣,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杜甫的《春望》,曲作者大量使用后置休止符,运用凝固式的音乐语言,营造一种雕塑般的悲壮美,加深了诗歌的沉重感。用民歌调式谱写的男女声二重唱《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则有意再现了青山对峙,轻舟似箭,猛浪若奔,碧水低回的壮美、开阔的意境。《望月怀远》则用三拍子、同组音转换的方式,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印象派的风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舒缓绵长,体现了情深意长的感情色彩;中音音域,给人一种云中漫步之感。《雁门太守行》则采用进行曲形式,每个音符都像进军的鼓点,低重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有一股随时准备爆发出来的激情。表达了一种大敌当前,将士们在寒风凛冽中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的战斗豪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运用了AB曲式、二段体的创作手法,模仿木鱼声、牧童的牧歌声、钟磬声,通过这些悦耳之声反衬寺院的寂静,表现了佛家的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空灵感。凡此种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3. 追求整合三重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彰显古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教唱,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暗合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其次,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因而,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更要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能够相通就跟诗与歌能够相通一样,三者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词,既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又常常被人选作音乐的题材。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与诗、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歌是听觉的艺术,三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和歌,是用语言(诗用文字,歌用旋律)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曲作者在为古诗词配曲时,必须通过音乐语言(旋律)这个媒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曲作者也应该十分重视并深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
二、巧用记忆多通道
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它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许多心理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 兴趣浓厚,记忆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我们在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时,利用的就是这种多通道记忆原理。让学生看、读、听、唱、舞,刺激到学生的多个感官,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
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G. 波卫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在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记忆起到了自动分捡事物类型、选择适用情感的功能。在对古诗词配曲时,要特别注意到让音乐的情绪紧扣着古诗词即诗人的情绪。诗人们情动而辞发,曲作者配曲以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披文入情与歌唱入情统一起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如为苏轼的《江城子》配曲,就采取A B Aˊ的结构,准确的表达出悼念诗人亡妻“悲——喜——悲”的感情轨迹。《白马篇》则采取北方歌谣的曲调,把诗中游侠高超的武艺、爱国的精神、矫健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度用音乐语言作了恰当的刻画,让学生在歌唱时就有一种意气风发、激越的感觉。其余乐曲,也都做到了当婉约时则婉约,当豪放时则豪放;依词配曲,缘情传情,因人设韵。为学生的情感记忆铺路搭桥。
三、取得教学好效果
自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以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数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年来,无论是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还是参加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古诗词默写几乎是一网打尽。2002-2010年中考,参加《古诗新唱》实验的学校(班级)初三学生语文毕业成绩人平均分均突破500分(标准分),名列罗湖区前茅。古诗词记忆难的问题在这些学校已经基本解决。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的核心是“歌”,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来是艰苦的,但这一“歌”,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大文学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再生产现状研究”的仇海平教授两次撰文高度评价我校的“古诗新唱”课题。他说:“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感受作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仇海平教授特别推崇我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木兰诗》,他这样评价:“借助音乐传播文化,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益探索。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有其特殊的创作要求:既要体现原作的古典意蕴,同时又要满足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要在古典与时尚、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杨建华《木兰诗》曲风清新活泼,饶有风味,旋律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十年磨剑不寻常
本课题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起开展研究,正好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在惠及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在进步,从一级升为高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不惑到知天命,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深化创作阶段:(2001年9月—2005年3月)完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配曲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具体做法又分为:
1.“拿来”。新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直接拿来教唱。
2. 套用。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这种“套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種深思熟虑之后的再创作。如李叔同的《送别》套用的就是一首美国歌曲,这首曲子原先在美国并不出名,但经李叔同套用之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均引用了这首歌曲作其背景音乐。
3. 创作。这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
(二)实验与推广阶段:(2005年9月—2010年4月)以松泉中学为中心,先在罗湖区部分中小学推广;巩固湖北省黄石市、贵州省铜仁地区两个大的实验基地,支持西宁十二中实验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零星实验教师的联系,争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罗湖区中小学校较大面积地推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
(三)课题结题阶段:(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出版《古诗新唱——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
目前,本课题已高分通过罗湖区软科学课题,罗湖区、深圳市“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出版《古诗新唱》CD,面向全国发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验中,成功地帮助学生识记古诗词,并在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闯出了一条新路,丰富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松泉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