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格教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已渐趋成熟。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微格教学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推广微格教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微格教学系统的建设
微格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一般由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示范室组成,如下图所示。
1 微格教室
一般的微格教室装有话筒、摄像头、电视机。话筒用来拾取训练者的声音;摄像头用来录取训练者的活动过程,每个微格教室通常装有3个摄像头,摄像头的活动在控制室控制;电视机用来播放训练者的教学过程,以便进行教学评价。微格教室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用来播放课件和电子教材。微格教室的所有设备都和控制室相连,可以在控制室控制。
2 控制室
控制室装有视频切换台、调音台、录像机、监视器。为了方便操作,一般使用的是硬盘录像机,输入输出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接口,录像机既可以录制每一台摄像头的画面,也可以录制视频切换台输出的信号;调音台用来控制训练者和学生的声音大小。监视器用来监视每个摄像头的工作位置和情况,以便控制摄像头。从微格教室输出的信号(视音频)分两路,一路送往录像机,另一路送往观摩室,供教师同步评价分析。
3 观摩室
观摩室是装有电视机的普通教室。将来自某一微格教室的视音频信号,通过控制室的选择传输到观摩室,既可以实时地播放信号,也可以非实时地播放。观摩室可以让更多学生观看,也可以供教师评价。
4 示范室
示范室采用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在示范室内可以选择收看任一微格教室的教学训练情况,同时可以将示范室的信号传输到每个微格教室。示范室一般是一个多用途场所,如可以作为演播室等。
实施操作步骤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新课改在实施中面临的许许多多现实问题: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新教材的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教法与学法之间关系的研究、三维目标的关系、新教师的成长、老教师优秀经验的传承及其对新课程的适应……当然也包括常规教学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设计实验步骤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 微格教学实验
组成微型课堂。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就是本校同事,他们在微型课堂中分别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课堂文字记录员、摄录像设备操作人员等。如学校无摄录像设备专门操作人员,年级组或教研组应该对组内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事先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
微格教学实践(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执教者讲一节课的一部分,凸显一两个观点,所用时间视内容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而定,一般为5~10分钟。在上微型课之前,执教者要做一简短的说明,阐明教学目标和设计理念。
准确记录信息。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可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实况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记录是否必须使用摄录像设备,则要视实验所具备的条件而定,录音对记录课堂线索也很适用。如没有以上设备条件,也可用照相、文字记录的方法,但不如录像真实、准确、生动。
反馈和评价。能否对执教者的角色扮演过程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参与者能否通过微格教学得到提高的关键。反馈和评价是教学实验研究中的主要过程,也是实验极为重要的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微格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是提高实验研究成效的重要保证。
重放再现。重放录音、录像,让执教者耳听目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事先的设计相对照,找出优点与不足。由于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刺激强烈,执教者看后印象深刻,对缺点改正快。
自我评价。观看自己的角色扮演录像后,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存在教学行为不当等其他问题,以明确改进方向。
讨论评价。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都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实践过程,总结出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微型课堂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目标的要求制作评价量表,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教师角色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另一种可采用“2 2”方式——参与者独立发言,评语为2条主要优点和2条主要不足。这种方法主要是定性评价,通过实际状态与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价值判断,指出其成功和有待改进之处,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总结反思,修改教案。这是每次微格教学实验研究的最后一步,也是下次实验的新起点。每位参与者会后会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短记。执教者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价中所提出的问题修改教案,准备再重复角色扮演。
2 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
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是宝贵的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和深入研究的好资源,它们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1)原始资料要尽可能数字化,方便管理和以后的再利用。如录音、录像、数码照片、课件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分类刻录成光盘。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也可放到局域网上,方便教师们学习、研究和再创造。
(2)取得共识的成果,要及时总结成文本,形成教学方案,以供同科教师学习和创造性利用。成熟的小课件作为积件,其他教师可直接运用,以节约时间和精力。
(3)资源的积累和共享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给予重视。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一个区域的教学资源、一个县的教学资源……点点雨滴成小溪,条条小溪成江河。
此外,学校资料部门要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教师体会到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改变了过去认为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大的片面看法。由于微格教学能产生明显的实际训练效果,教师们会自觉地苦练基本功。可以说,微格教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的变量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理论基础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实践证明,开展微格教学培训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深入,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教师们初步了解了微格教学的概貌及其优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尝到了甜头。这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江苏太湖高级中学)
微格教学系统的建设
微格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一般由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示范室组成,如下图所示。

1 微格教室
一般的微格教室装有话筒、摄像头、电视机。话筒用来拾取训练者的声音;摄像头用来录取训练者的活动过程,每个微格教室通常装有3个摄像头,摄像头的活动在控制室控制;电视机用来播放训练者的教学过程,以便进行教学评价。微格教室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用来播放课件和电子教材。微格教室的所有设备都和控制室相连,可以在控制室控制。
2 控制室
控制室装有视频切换台、调音台、录像机、监视器。为了方便操作,一般使用的是硬盘录像机,输入输出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接口,录像机既可以录制每一台摄像头的画面,也可以录制视频切换台输出的信号;调音台用来控制训练者和学生的声音大小。监视器用来监视每个摄像头的工作位置和情况,以便控制摄像头。从微格教室输出的信号(视音频)分两路,一路送往录像机,另一路送往观摩室,供教师同步评价分析。
3 观摩室
观摩室是装有电视机的普通教室。将来自某一微格教室的视音频信号,通过控制室的选择传输到观摩室,既可以实时地播放信号,也可以非实时地播放。观摩室可以让更多学生观看,也可以供教师评价。
4 示范室
示范室采用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在示范室内可以选择收看任一微格教室的教学训练情况,同时可以将示范室的信号传输到每个微格教室。示范室一般是一个多用途场所,如可以作为演播室等。
实施操作步骤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新课改在实施中面临的许许多多现实问题: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新教材的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教法与学法之间关系的研究、三维目标的关系、新教师的成长、老教师优秀经验的传承及其对新课程的适应……当然也包括常规教学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设计实验步骤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 微格教学实验
组成微型课堂。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就是本校同事,他们在微型课堂中分别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课堂文字记录员、摄录像设备操作人员等。如学校无摄录像设备专门操作人员,年级组或教研组应该对组内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事先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
微格教学实践(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执教者讲一节课的一部分,凸显一两个观点,所用时间视内容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而定,一般为5~10分钟。在上微型课之前,执教者要做一简短的说明,阐明教学目标和设计理念。
准确记录信息。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可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实况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记录是否必须使用摄录像设备,则要视实验所具备的条件而定,录音对记录课堂线索也很适用。如没有以上设备条件,也可用照相、文字记录的方法,但不如录像真实、准确、生动。
反馈和评价。能否对执教者的角色扮演过程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参与者能否通过微格教学得到提高的关键。反馈和评价是教学实验研究中的主要过程,也是实验极为重要的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微格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是提高实验研究成效的重要保证。
重放再现。重放录音、录像,让执教者耳听目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事先的设计相对照,找出优点与不足。由于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刺激强烈,执教者看后印象深刻,对缺点改正快。
自我评价。观看自己的角色扮演录像后,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存在教学行为不当等其他问题,以明确改进方向。
讨论评价。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都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实践过程,总结出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微型课堂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目标的要求制作评价量表,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教师角色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另一种可采用“2 2”方式——参与者独立发言,评语为2条主要优点和2条主要不足。这种方法主要是定性评价,通过实际状态与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价值判断,指出其成功和有待改进之处,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总结反思,修改教案。这是每次微格教学实验研究的最后一步,也是下次实验的新起点。每位参与者会后会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短记。执教者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价中所提出的问题修改教案,准备再重复角色扮演。
2 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
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是宝贵的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和深入研究的好资源,它们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1)原始资料要尽可能数字化,方便管理和以后的再利用。如录音、录像、数码照片、课件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分类刻录成光盘。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也可放到局域网上,方便教师们学习、研究和再创造。
(2)取得共识的成果,要及时总结成文本,形成教学方案,以供同科教师学习和创造性利用。成熟的小课件作为积件,其他教师可直接运用,以节约时间和精力。
(3)资源的积累和共享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给予重视。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一个区域的教学资源、一个县的教学资源……点点雨滴成小溪,条条小溪成江河。
此外,学校资料部门要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教师体会到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改变了过去认为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大的片面看法。由于微格教学能产生明显的实际训练效果,教师们会自觉地苦练基本功。可以说,微格教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的变量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理论基础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实践证明,开展微格教学培训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深入,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教师们初步了解了微格教学的概貌及其优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尝到了甜头。这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江苏太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