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教育已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
关健词:地理教学 加强 “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那么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工程,要从孩童开始,从中小学抓起。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到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并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任务
一、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与平均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分区的中国地理等知识,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如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 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合同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 历史 、 政治 、 经济 、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5•12”汶川大地震和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在面对 现代 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以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 发展 ,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总之,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只有教师从思想上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更多、更好地开展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 澄. 地理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2
[2]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3]初中地理教材.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
[4]王爱勤.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4).
关健词:地理教学 加强 “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那么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工程,要从孩童开始,从中小学抓起。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到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并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任务
一、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与平均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分区的中国地理等知识,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如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 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合同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 历史 、 政治 、 经济 、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5•12”汶川大地震和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在面对 现代 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以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 发展 ,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总之,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只有教师从思想上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更多、更好地开展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 澄. 地理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2
[2]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3]初中地理教材.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
[4]王爱勤.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错位与整合,《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