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的“灵魂”、“神经中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整体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有人说,要评估一所学校,最好先考察学校的校长。这就要求校长深明任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理想的校长。
大多数校长都是从一线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从优秀教师成长为理想校长,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备期,也就是从优秀教师成长为校长前的这一阶段。虽然大部分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优秀教师都能成为校长,所以学校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积累经验的平台。多数校长都历经了教师、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中层干部和副校长等若干台阶,领导和群众认可,并寄予更高期望,才成为校长的。第二阶段:转型期,这是任校长的初期。此时校长要尽快转变角色,从学校的整体、大局出发,尽快适应、了解校内人际关系;积极学习理论和他人的办学经验,全面积累管理经验。随着与教师、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不断和谐,办学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校长的角色也就基本定位了。第三阶段:称职期,这一阶段的校长基本掌握了管理常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这时校长要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探索办学规律,应基本具备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第四阶段:成熟期,此时的校长已经在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前提下,有了自己独特的办学见解和方法。这时校长要敢于破旧,破除原有的思维与行为的定式;更需要有重建的热情,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勃勃生机;要保持自信,对发展保持开放,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
经历了这四个阶段的历练,也不一定能成为理想校长,因为校长的成长还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校长自身素质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则是校长成长的根本原因。那么校长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呢?
一、要将职业作为一种事业去追求
校长必须将职业作为事业追求,这样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有动力,才会有目标和有理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精神的力量所在,是带给学校蓬勃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中影响全局,关系着孩子的未来,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教育不可重来,也不可复制,因此校长应该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事业,这样才会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的尊重和发展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在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教育殿堂里,这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需求显得更为强烈也更为重要。因而在学校里,一个校长的非权力影响比权利影响更为重要。在师生特别是教师的心目中,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力,而是来自校长的学识与人格力量。可以说,一个优秀校长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底蕴,是其事业成功必备的元素级的基地,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校长的气质、风度、行为方式和感染力。因此,校长应特别重视自身修养和品德的锤炼,以人格魅力影响全校师生。
三、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1.知人就要善任。
在学校管理中用人是关键,只要选准人才,就要敢于放权。邓小平同志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于是否会用人,这是领导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学会用人、容人,对教师关心、爱护、培养,让他们充分发挥应有才能,能充分体现校长的胸怀与气量。“用”的秘诀在于:化人智为己智,化人力为己力。最优秀的校长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让别人做了什么。换句话,把他人的智与力转嫁到自己身上,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强势团队。管理就是上下能形成一个融洽的气氛,你给职工甜头,职工就给你盼头。我记得有位大教育家曾经说:“事不必躬亲,权不必死抱。谋人之智在于察,在于用,此为管理者的艺术。”
2.认真研究自己的学校、研究自己。
自己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自己学校在区域性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自己学校现在面对的问题、困难、积淀下来的优势,都是校长首先必须研究的。任何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建立在学校自身的基础之上。发现学校的问题,就是发现学校发展的空间;意识到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问题。因此,将视野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时,才能在外界背景下关注自己内部的发展问题,才会发现: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每所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挑战性,每个校长都面对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校长还应透彻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个性、需求、价值观及教育观念等。思维方式、观念体系、管理能力、生命情态等有了提升,才开始成长。
3.对学校进行全面规划。
规划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思与目标设计。这里的规划不是为达到别人的要求而作,而是为学校的发展、工作而准备的。校长要在研究学校的基础上,在整合学校成员个人愿望的前提下,以发展的视野、改革的思路对学校的发展做建设性的构思,为学校指明前进的方向。校长不仅仅要有发展目标意识,还要有更为清晰、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校长要设计合理的支持、保障制度。这一过程使校长进入真实的“临战”状态。
4.依据实践进行实践、反思、重建。
要依据规划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规划。校长聚集、开发、不断生成学校发展的资源和力量,在学校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控、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层次,深化学校的各项改革,都具有创造性。这是一种真实的“建设”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校长要不断地反思与重建。反思是个体发展乃至学校发展的保障。只有当校长能自觉主动地反思时,学校领导实践才具有提升“人”的价值,才有改进的空间。重建,是在问题发现之后的一种真实的自我提升。只有经历了“重建”阶段,人的成长层次才会得到真实的提升。重建强调的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更新。
总之,不论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只要当了校长,就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从头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段学习、勇于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管理水平、创造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和谐地、同步地向前发展,才能日趋成熟起来,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理想的校长。
大多数校长都是从一线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从优秀教师成长为理想校长,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备期,也就是从优秀教师成长为校长前的这一阶段。虽然大部分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优秀教师都能成为校长,所以学校要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积累经验的平台。多数校长都历经了教师、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中层干部和副校长等若干台阶,领导和群众认可,并寄予更高期望,才成为校长的。第二阶段:转型期,这是任校长的初期。此时校长要尽快转变角色,从学校的整体、大局出发,尽快适应、了解校内人际关系;积极学习理论和他人的办学经验,全面积累管理经验。随着与教师、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不断和谐,办学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校长的角色也就基本定位了。第三阶段:称职期,这一阶段的校长基本掌握了管理常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这时校长要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学校的未来和发展,探索办学规律,应基本具备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第四阶段:成熟期,此时的校长已经在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前提下,有了自己独特的办学见解和方法。这时校长要敢于破旧,破除原有的思维与行为的定式;更需要有重建的热情,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勃勃生机;要保持自信,对发展保持开放,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
经历了这四个阶段的历练,也不一定能成为理想校长,因为校长的成长还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校长自身素质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则是校长成长的根本原因。那么校长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呢?
一、要将职业作为一种事业去追求
校长必须将职业作为事业追求,这样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有动力,才会有目标和有理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精神的力量所在,是带给学校蓬勃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中影响全局,关系着孩子的未来,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教育不可重来,也不可复制,因此校长应该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事业,这样才会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的尊重和发展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深入人心。在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教育殿堂里,这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需求显得更为强烈也更为重要。因而在学校里,一个校长的非权力影响比权利影响更为重要。在师生特别是教师的心目中,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力,而是来自校长的学识与人格力量。可以说,一个优秀校长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底蕴,是其事业成功必备的元素级的基地,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校长的气质、风度、行为方式和感染力。因此,校长应特别重视自身修养和品德的锤炼,以人格魅力影响全校师生。
三、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1.知人就要善任。
在学校管理中用人是关键,只要选准人才,就要敢于放权。邓小平同志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于是否会用人,这是领导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学会用人、容人,对教师关心、爱护、培养,让他们充分发挥应有才能,能充分体现校长的胸怀与气量。“用”的秘诀在于:化人智为己智,化人力为己力。最优秀的校长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让别人做了什么。换句话,把他人的智与力转嫁到自己身上,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强势团队。管理就是上下能形成一个融洽的气氛,你给职工甜头,职工就给你盼头。我记得有位大教育家曾经说:“事不必躬亲,权不必死抱。谋人之智在于察,在于用,此为管理者的艺术。”
2.认真研究自己的学校、研究自己。
自己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自己学校在区域性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自己学校现在面对的问题、困难、积淀下来的优势,都是校长首先必须研究的。任何学校的内涵发展,都建立在学校自身的基础之上。发现学校的问题,就是发现学校发展的空间;意识到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关系到学校发展的现实路径问题。因此,将视野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时,才能在外界背景下关注自己内部的发展问题,才会发现: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每所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挑战性,每个校长都面对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校长还应透彻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个性、需求、价值观及教育观念等。思维方式、观念体系、管理能力、生命情态等有了提升,才开始成长。
3.对学校进行全面规划。
规划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思与目标设计。这里的规划不是为达到别人的要求而作,而是为学校的发展、工作而准备的。校长要在研究学校的基础上,在整合学校成员个人愿望的前提下,以发展的视野、改革的思路对学校的发展做建设性的构思,为学校指明前进的方向。校长不仅仅要有发展目标意识,还要有更为清晰、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校长要设计合理的支持、保障制度。这一过程使校长进入真实的“临战”状态。
4.依据实践进行实践、反思、重建。
要依据规划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规划。校长聚集、开发、不断生成学校发展的资源和力量,在学校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控、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层次,深化学校的各项改革,都具有创造性。这是一种真实的“建设”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校长要不断地反思与重建。反思是个体发展乃至学校发展的保障。只有当校长能自觉主动地反思时,学校领导实践才具有提升“人”的价值,才有改进的空间。重建,是在问题发现之后的一种真实的自我提升。只有经历了“重建”阶段,人的成长层次才会得到真实的提升。重建强调的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自我更新。
总之,不论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只要当了校长,就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从头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段学习、勇于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管理水平、创造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和谐地、同步地向前发展,才能日趋成熟起来,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理想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