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孩子们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积淀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此,需要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高度重视。文中,主要就针对阅读课型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精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我校自2012年4月开展“阅读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享受阅读的乐趣”课题研究以来,高度重视阅读课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组,由孙立芳校长和孙爱梅老师担任研究负责人,带领广大语文老师针对怎样上好阅读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我们重点在中高年级我们进行了精读课、略读课和读写结合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贵有疑”“学从疑始”。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精读课文教学中,首先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抓题眼,根据课题质疑。会读书的孩子一定是会利用课题的孩子。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例如“触摸”,即轻轻地抚摸,可是春天怎么可以“抚摸”呢?是谁在触摸春天呢?他为什么要触摸春天,而不是去快快乐乐地欣赏春天、感受春天呢?在教学《新型玻璃》时,孩子们提出了:新型玻璃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称为“新型玻璃”“新”在什么地方呢?这种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对于着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是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对所提问题给予了肯定,并告诉孩子:会质疑是会阅读的表现,有疑问才会有收获。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了每接触一篇文章都要尽量多读几遍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常要做到四读:(1)初读。读通全文,了解大意,理解文章的脉络;学习生字词语。(2)细读。边读边想边议,再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寓于自己地朗读之中,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精读,即欣赏文中的佳词锦句与作者产生共鸣。(4)回读,回歸课文整体,感悟升华理解课文主题。
初读环节中我们要求学生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读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梗概。同时,我们在初读环节我们要求读准字音,借助生字拼音或者手中的工具书或者同位的帮助排除文中的阅读障碍。读文后,及时交流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分析自己知道了哪些内容,解决了哪些疑问。但是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生词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智慧。总之,只要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我们就会积极运用。
精读课文环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发挥好主导作用,不可急功近利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教师可以紧扣课文设计一到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以此为纲抓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进行品读、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安排多名老师执教同一课文,尽管评课过程中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是老师们总会对自己的课作出深刻反思,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课堂。
回读读文就是在学完课文重点段落之后,回归课文主体,进一步整篇读文,升华主题。例如我在教学现代诗歌《种子的梦》时,精读感悟后,我插入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并问学生:那一颗小小的孤独的种子还仅仅是一颗种子吗?“种子的梦”还仅仅是种子的梦吗?此时学生明白了,“种子的梦”其实就是作者的心声,是作者的愿望,是作者的憧憬啊!这样我们配上音乐再次读文就是一种对文本理解的一种升华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充分理解了作者柯岩饱经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后,依然执着地憧憬着光明的未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生学习是为了不教,教学生阅读是为了他们自己会读。课文结束,我们总不忘结合所学内容给孩子们做适当的读书推荐,例如学习了《触摸春天》我们及时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草船借箭》我们就会推荐《三国演义》;学习了林海音的《迟到》,我们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课题研究组把结合阅读课指导学生写作确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经过多次听评课和研讨交流,我们逐步获得了较为明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现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分享。
“读写结合课”首先是读,读是为了指导写,充分的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在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一般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孩子阅读,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习作练笔。
指导学生读很关键,要把握好课文的重点段落,明确目标。以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我们首先要确定能够为写作服务的重点内容——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描写段落。第二步指导阅读重点段落。课文是怎样描写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抓住课文的二、四、五、六自然段重点教学。课件出示相应段落,边读边品味语言的美妙,引导学生认识“细雨如丝”“ 甘露”“ 贪婪地吮吸”“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等语句的表达特点,并学习着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样的语言会让文章变得生动。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学生通过学习交流知道了课文的写作方法是从形、色、味三方面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的。掌握了方法,接下来就是写作了。四观察仿写。
当然,读写结合课的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写作,还可以是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多样的类型。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特点灵活安排,只要运用恰当就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自从2012年开展“阅读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享受阅读的乐趣”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修改、与总结中提升着自己的认识,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最后祝愿我们广大教师乘着阅读多元化课型研究的东风,走进更广阔更灿烂的阅读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114-116.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精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我校自2012年4月开展“阅读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享受阅读的乐趣”课题研究以来,高度重视阅读课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组,由孙立芳校长和孙爱梅老师担任研究负责人,带领广大语文老师针对怎样上好阅读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我们重点在中高年级我们进行了精读课、略读课和读写结合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贵有疑”“学从疑始”。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精读课文教学中,首先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抓题眼,根据课题质疑。会读书的孩子一定是会利用课题的孩子。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时,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例如“触摸”,即轻轻地抚摸,可是春天怎么可以“抚摸”呢?是谁在触摸春天呢?他为什么要触摸春天,而不是去快快乐乐地欣赏春天、感受春天呢?在教学《新型玻璃》时,孩子们提出了:新型玻璃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称为“新型玻璃”“新”在什么地方呢?这种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对于着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是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对所提问题给予了肯定,并告诉孩子:会质疑是会阅读的表现,有疑问才会有收获。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了每接触一篇文章都要尽量多读几遍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常要做到四读:(1)初读。读通全文,了解大意,理解文章的脉络;学习生字词语。(2)细读。边读边想边议,再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寓于自己地朗读之中,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精读,即欣赏文中的佳词锦句与作者产生共鸣。(4)回读,回歸课文整体,感悟升华理解课文主题。
初读环节中我们要求学生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读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梗概。同时,我们在初读环节我们要求读准字音,借助生字拼音或者手中的工具书或者同位的帮助排除文中的阅读障碍。读文后,及时交流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分析自己知道了哪些内容,解决了哪些疑问。但是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生词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智慧。总之,只要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我们就会积极运用。
精读课文环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发挥好主导作用,不可急功近利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教师可以紧扣课文设计一到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以此为纲抓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进行品读、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安排多名老师执教同一课文,尽管评课过程中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是老师们总会对自己的课作出深刻反思,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课堂。
回读读文就是在学完课文重点段落之后,回归课文主体,进一步整篇读文,升华主题。例如我在教学现代诗歌《种子的梦》时,精读感悟后,我插入诗歌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并问学生:那一颗小小的孤独的种子还仅仅是一颗种子吗?“种子的梦”还仅仅是种子的梦吗?此时学生明白了,“种子的梦”其实就是作者的心声,是作者的愿望,是作者的憧憬啊!这样我们配上音乐再次读文就是一种对文本理解的一种升华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充分理解了作者柯岩饱经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后,依然执着地憧憬着光明的未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生学习是为了不教,教学生阅读是为了他们自己会读。课文结束,我们总不忘结合所学内容给孩子们做适当的读书推荐,例如学习了《触摸春天》我们及时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草船借箭》我们就会推荐《三国演义》;学习了林海音的《迟到》,我们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课题研究组把结合阅读课指导学生写作确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经过多次听评课和研讨交流,我们逐步获得了较为明晰的教学思路与模式,现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分享。
“读写结合课”首先是读,读是为了指导写,充分的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在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一般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孩子阅读,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习作练笔。
指导学生读很关键,要把握好课文的重点段落,明确目标。以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我们首先要确定能够为写作服务的重点内容——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描写段落。第二步指导阅读重点段落。课文是怎样描写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抓住课文的二、四、五、六自然段重点教学。课件出示相应段落,边读边品味语言的美妙,引导学生认识“细雨如丝”“ 甘露”“ 贪婪地吮吸”“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等语句的表达特点,并学习着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样的语言会让文章变得生动。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学生通过学习交流知道了课文的写作方法是从形、色、味三方面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的。掌握了方法,接下来就是写作了。四观察仿写。
当然,读写结合课的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写作,还可以是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多样的类型。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特点灵活安排,只要运用恰当就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自从2012年开展“阅读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享受阅读的乐趣”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修改、与总结中提升着自己的认识,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最后祝愿我们广大教师乘着阅读多元化课型研究的东风,走进更广阔更灿烂的阅读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