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意识的产生,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提出了“苹果为何垂直往下落而不往天上飞”的问题,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澡盆中洗澡时,提出了“为何自己身体越往下沉,反而感到身体越轻”的问题,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事实证明,“问题”正是创造的源泉和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然而在当前素质教育下的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不敢或不愿提出疑问,不善于提出疑问,甚至没有问题可问,这个现象的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我深深感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从会说话起,头脑里就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问号,不断的发问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但逐渐长大后,他们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渐淡薄,我以为孩子的这一病况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关系。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二是受课堂纪律的束缚,学生有问也不能及时提出来;三是教材、教师的权威意识的存在,否定了一些所谓的“牛角尖”。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探索
(一)、调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任何物品都无法产出。思维也一样,每个人头脑中所思考的事物和问题,都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新思维之前,我们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我在讲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前,用他同时期所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来导入,因有学生了解历史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战,所以对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提出疑问,“毛泽东不学项羽为了所谓的名誉而导致乌江自刎的结局,那他这种志在夺得革命全面胜利的豪气是否也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怎愁这种学生对课文解读过于粗糙?因此,我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既要学好课内知识,又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形成敏捷的思维,从而质疑问难。为此,我每周都会固定一节课给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以丰富他们的积累。
(二)、创造课堂的和谐氛围。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本来就是一个以生动鲜活为基本特点的学科,它应该允许分歧和争鸣。在新课标具体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的和谐学习氛围,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及时鼓励、表扬发问的学生,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甚至幼稚可笑,只要是有效提问,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尤其是学困生。
我在讲《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原文基础上用语言创造性地描述了桃林的美丽景色,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我对全班学生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有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有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讲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位时常上课迟到的学生大声说道“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人穿着打扮怎会跟上了时尚潮流?”他的问题及用词让全班哄堂大笑,我出示了《桃花源诗》并让学生在诗中寻找答案,大家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终于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中得出两个世界的人不可能穿着打扮一样,进而有学生大胆质疑课下注释把“外人”翻译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错的。这是多么宝贵的问题意识啊,我对全班同学给予了及时的表扬,更对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了肯定,从他高兴的表情中,我尝到了和谐氛围下的教学甜头。
(三)、重视学生的发展本位。
新课标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学习回归人之本体,回归生命和心灵,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我在分析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时,谈到幸运的人理应对不幸的人给予帮助,一学生提问“所有的不幸者都应该得到帮助吗?”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但面对他故意刁难似的提问,我本想回答“是的,所有不幸的人”以打发他坐下,还没等我话出口,他已经激动地讲述了他因同情擦鞋者的辛苦而去擦不算脏的球鞋,却被那人多宰了一元钱的事例,说完后,还愤愤不平。接着下面又有好几位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也小声议论起来。我本是要分析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善良去体察老王的善良,现在却演变成了该不该同情不幸者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让我已意识到学生悲悯情怀缺失这一严重问题,只有唤醒他们内心的善良,才能真正理解透彻此文。在打乱教学计划与关系学生一生发展的问题上,我选择了后者,后来成了一堂关注小人物命运的真情作文课。学生的这一不解之疑是十分有价值的,这也成为这节课的亮点所在。
(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人说学生没有问题,那老师就是问题。那么教师更应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首先从课题提问。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要么指出文章的写作对象,要么隐藏着文章的主旨。出示课题时,让学生答从课题上知道了些什么,还有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吗?如《阿长与〈山海经〉》,学生答:阿长是本文要写的人物,《山海经》是一本书,目不识丁的阿长怎会与一本书扯上联系呢?
初读课文从把握全文的中心入手。文中所写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全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有没有主旨句?
再读课文从关键语段的赏析入手。抓住重点段落的中心句,体会关键词语在句段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学习经过课堂上的提问演示,让学生逐步养成自问自答的质疑习惯,所以我让学生在做每篇课文预习时,必需把自己的问题和答案用铅笔在书上作批注。
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强调问题意识,不仅使学生去努力解决问题,更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长期坚持,我相信定能迎来素质教育的金秋。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然而在当前素质教育下的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不敢或不愿提出疑问,不善于提出疑问,甚至没有问题可问,这个现象的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我深深感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从会说话起,头脑里就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问号,不断的发问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但逐渐长大后,他们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渐淡薄,我以为孩子的这一病况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关系。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二是受课堂纪律的束缚,学生有问也不能及时提出来;三是教材、教师的权威意识的存在,否定了一些所谓的“牛角尖”。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探索
(一)、调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任何物品都无法产出。思维也一样,每个人头脑中所思考的事物和问题,都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新思维之前,我们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我在讲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前,用他同时期所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来导入,因有学生了解历史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战,所以对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提出疑问,“毛泽东不学项羽为了所谓的名誉而导致乌江自刎的结局,那他这种志在夺得革命全面胜利的豪气是否也在本文中有所体现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怎愁这种学生对课文解读过于粗糙?因此,我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既要学好课内知识,又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形成敏捷的思维,从而质疑问难。为此,我每周都会固定一节课给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以丰富他们的积累。
(二)、创造课堂的和谐氛围。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本来就是一个以生动鲜活为基本特点的学科,它应该允许分歧和争鸣。在新课标具体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的和谐学习氛围,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及时鼓励、表扬发问的学生,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甚至幼稚可笑,只要是有效提问,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尤其是学困生。
我在讲《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原文基础上用语言创造性地描述了桃林的美丽景色,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我对全班学生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有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有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讲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位时常上课迟到的学生大声说道“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人穿着打扮怎会跟上了时尚潮流?”他的问题及用词让全班哄堂大笑,我出示了《桃花源诗》并让学生在诗中寻找答案,大家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终于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中得出两个世界的人不可能穿着打扮一样,进而有学生大胆质疑课下注释把“外人”翻译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错的。这是多么宝贵的问题意识啊,我对全班同学给予了及时的表扬,更对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了肯定,从他高兴的表情中,我尝到了和谐氛围下的教学甜头。
(三)、重视学生的发展本位。
新课标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学习回归人之本体,回归生命和心灵,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我在分析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时,谈到幸运的人理应对不幸的人给予帮助,一学生提问“所有的不幸者都应该得到帮助吗?”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但面对他故意刁难似的提问,我本想回答“是的,所有不幸的人”以打发他坐下,还没等我话出口,他已经激动地讲述了他因同情擦鞋者的辛苦而去擦不算脏的球鞋,却被那人多宰了一元钱的事例,说完后,还愤愤不平。接着下面又有好几位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也小声议论起来。我本是要分析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善良去体察老王的善良,现在却演变成了该不该同情不幸者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让我已意识到学生悲悯情怀缺失这一严重问题,只有唤醒他们内心的善良,才能真正理解透彻此文。在打乱教学计划与关系学生一生发展的问题上,我选择了后者,后来成了一堂关注小人物命运的真情作文课。学生的这一不解之疑是十分有价值的,这也成为这节课的亮点所在。
(四)、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人说学生没有问题,那老师就是问题。那么教师更应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首先从课题提问。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要么指出文章的写作对象,要么隐藏着文章的主旨。出示课题时,让学生答从课题上知道了些什么,还有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吗?如《阿长与〈山海经〉》,学生答:阿长是本文要写的人物,《山海经》是一本书,目不识丁的阿长怎会与一本书扯上联系呢?
初读课文从把握全文的中心入手。文中所写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全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有没有主旨句?
再读课文从关键语段的赏析入手。抓住重点段落的中心句,体会关键词语在句段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学习经过课堂上的提问演示,让学生逐步养成自问自答的质疑习惯,所以我让学生在做每篇课文预习时,必需把自己的问题和答案用铅笔在书上作批注。
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强调问题意识,不仅使学生去努力解决问题,更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长期坚持,我相信定能迎来素质教育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