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一个地方为人们所喜欢、所熟悉、所牵挂、所留恋,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或风光旖旎,引人向往;或文脉绵瓞,发人深思;或名人荟萃,令人景仰。
余姚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论自然风光,她有龙泉山、客星山,有四明湖、白水冲,山明水秀、风景秀丽、古迹荟集、亭阁俨然;论人文胜迹,一个河姆渡遗址就让余姚闻名中外,声名远播;论历史人物,更是灿若星辰,不可胜数。在这些要素中,只要拥有其中任何一个,都让人羡慕不已。而余姚却全部拥有,可以说上苍格外眷顾。
从秦代以来,余姚涌现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时期高风亮节的严子陵、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等等,余姚因此而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在自古至今余姚诸多历史人物中,我最早知道的是唐人虞世南。在余姚,坊间流传一句话:“一部余姚志,半部虞氏史。”虞氏家族在当地千年不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对余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虞世南。
最早知道虞世南这个名字,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发疯一样迷上了唐诗,想方设法搜集唐诗来读。记不清在哪儿了,我读到了虞世南的诗《蝉》:
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所称道,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有名,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虽然引用者未必知道它的作者和原诗的名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一般人认为,蝉声远传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品格高洁而声名远播,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真是一语破的。
这首诗和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着重描写蝉吟之声,而是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高洁品格。然而,骆诗表达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的消沉与哀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显得昂扬、自信,所以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成为流传千载的名句。
虞世南诗文俱佳,他著有《虞世南集》三十卷,早佚,《全唐诗》存其诗38首。因是近臣,故侍宴应诏的作品较多,然其诗风清丽中透着刚健。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比如《赋得临池竹应制》: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首诗是虞世南酬和唐太宗《赋得临池竹》的应制诗,但不同流俗。诗的最后一联“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可以说是“诗眼”,只有当竹子受到考验时,它的品格才能显现出来。歌颂了竹子坚韧耐苦、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一千多年后,陈毅元帅有《青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此诗最后两句与虞诗如出一辙,似是化用而来。
此后,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对虞世南的了解也更多了。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世南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虞世南出身于名门望族、簪缨世家,不过他身上没有一点纨绔习气。虞世南性格沉静寡欲,读书非常刻苦,与他的哥哥虞世基以博学闻名天下。隋朝时,兄弟俩同入长安,得到隋炀帝的征召。然而虞世南因为耿直,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升迁;哥哥虞世基却善于讨隋炀帝的喜欢,很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虞世基富贵后很会享受,妻子穿衣都模仿王公贵族,虞世南虽然同他们住在一起,却清贫节俭,不改变自己的性情。等到隋朝灭亡,宇文化及反叛杀死了隋炀帝,虞世基也将一同受戮,虞世南抱着哥哥痛号悲泣,请求让自己替兄受死,宇文化及没有答应,但也佩服他的义气,没有为难他。世南因此悲伤得瘦损异常,形销骨立,时人因而都称赞他。当时,隋礼部侍郎许善心与虞世基同为宇文化及所害,他的儿子许敬宗为了自保,故意手舞足蹈以取悦敌人,时人以此为话柄。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后来对人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旧唐书·许敬宗传》)褒贬之意,溢于言表。
虞世南在书法上造诣颇深,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虞世南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經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等。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他编的《北堂书钞》共一百六十卷,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类书,摘录了唐初能见到的各种古书,这些古书如今大多已经失传了,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加令人敬佩的,是虞世南的风骨。虞世南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人刚正严肃,诚恳谦逊。他敢于直言进谏,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对其评价相当之高:“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瀚。”唐人《隋唐嘉话》亦称“兼是五善,一人而已”。司马光则形容他“外和柔而内忠直”。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陈文帝知世南博学,召为法曹参军。陈朝灭亡,与兄世基同入长安,做了隋朝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当时世基任内史侍郎,权倾当朝,荣华无比。虞世南虽与世基同住,仍以勤俭务本。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
虞世南最可贵的,是铁骨铮铮,敢于犯颜直谏。太宗器重他博学多识,常在处理机要事务的空当,召他前来共同研读经学史学,并交流讨论。虞世南虽然身体柔弱,但性情却十分刚烈,每当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时,必定诚心以正言相劝诫,所言都有帮助。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曌,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旧唐书·虞世南传》)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下诏为父亲建造陵墓,以汉高祖刘邦墓长陵为模式,极其隆厚。虞世南两次上疏谏阻,认为立国不久应当节用安民,主张“薄葬”。在虞世南和群臣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世南,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彗星虽见,未足为忧。”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唐太宗爱好打猎,虞世南也屡次上疏劝阻。
有一阵子,唐太宗迷恋上了南朝宫体诗。一天,他召几位近臣入宫宴饮,喝得高兴之余,他提笔挥毫,赋诗一首,让虞世南赓和。不料,虞世南面容严肃地说:“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意思是说,皇上你的诗虽然格律很工整,但内容有点“三俗”,“三观”有点不正,流传出去,恐怕无益于形成好的社会风尚,所以对不起,这个诗我不能写。酒席之上欢乐的气氛立刻有些凝固。太宗有些不快,说:“当初你在隋为官,不也写过宫体诗吗?”虞世南回答说:“陛下胸怀大志,炀帝沉迷享乐,岂能同日而语呢?”太宗尴尬地笑了几声,说:“我不过是想试探一下你罢了,不必当真。”宴会不欢而散。不过,事后太宗还是赐给虞世南五十匹丝帛,以表彰他的刚正忠烈。虞世南多次规谏,都被采纳,史称其“有犯无隐,多类此也”。
这些谏言不但没有惹怒唐太宗,反而令他对虞世南“益亲礼之”。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他的直言敢谏,为官清正,对于促成“贞观之治”是有影响的。
虞世南年逾古稀后,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都未获批准。直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方同意他致仕,然而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禄赐防阁,并同京官职事。五月二十五日(7月11日)卒于长安,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后来,他又专门为虞世南写了一首诗,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诗,将何以示?”命人在虞世南灵帐前读完后焚化,希望虞世南的神识能有所感悟。几年后,太宗曾在夜里梦见虞世南,像平生一样。后来太宗下令在虞世南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了一尊天尊像,以追怀他的美德,寄托思念之情。
当我了解了虞世南的生平事迹后,重读《蝉》诗,我对它的理解已不同于过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蟬因其餐风饮露,栖于高枝,向来被视为品德高洁的象征。蝉的这种品格与虞世南的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相吻合,寄托了他清高雅洁的操守情怀。清代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评他“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这或许正是他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吧。唐人《宣和书谱》曾对比虞世南与欧阳询的书法说:“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意思是说,虞世南的字“外柔内刚”,有君子的器识。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品格的写照呢?
余姚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论自然风光,她有龙泉山、客星山,有四明湖、白水冲,山明水秀、风景秀丽、古迹荟集、亭阁俨然;论人文胜迹,一个河姆渡遗址就让余姚闻名中外,声名远播;论历史人物,更是灿若星辰,不可胜数。在这些要素中,只要拥有其中任何一个,都让人羡慕不已。而余姚却全部拥有,可以说上苍格外眷顾。
从秦代以来,余姚涌现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时期高风亮节的严子陵、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等等,余姚因此而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在自古至今余姚诸多历史人物中,我最早知道的是唐人虞世南。在余姚,坊间流传一句话:“一部余姚志,半部虞氏史。”虞氏家族在当地千年不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对余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虞世南。
最早知道虞世南这个名字,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发疯一样迷上了唐诗,想方设法搜集唐诗来读。记不清在哪儿了,我读到了虞世南的诗《蝉》:
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所称道,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有名,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虽然引用者未必知道它的作者和原诗的名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一般人认为,蝉声远传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品格高洁而声名远播,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真是一语破的。
这首诗和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着重描写蝉吟之声,而是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高洁品格。然而,骆诗表达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的消沉与哀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显得昂扬、自信,所以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成为流传千载的名句。
虞世南诗文俱佳,他著有《虞世南集》三十卷,早佚,《全唐诗》存其诗38首。因是近臣,故侍宴应诏的作品较多,然其诗风清丽中透着刚健。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比如《赋得临池竹应制》: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首诗是虞世南酬和唐太宗《赋得临池竹》的应制诗,但不同流俗。诗的最后一联“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可以说是“诗眼”,只有当竹子受到考验时,它的品格才能显现出来。歌颂了竹子坚韧耐苦、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一千多年后,陈毅元帅有《青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此诗最后两句与虞诗如出一辙,似是化用而来。
此后,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对虞世南的了解也更多了。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世南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虞世南出身于名门望族、簪缨世家,不过他身上没有一点纨绔习气。虞世南性格沉静寡欲,读书非常刻苦,与他的哥哥虞世基以博学闻名天下。隋朝时,兄弟俩同入长安,得到隋炀帝的征召。然而虞世南因为耿直,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升迁;哥哥虞世基却善于讨隋炀帝的喜欢,很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虞世基富贵后很会享受,妻子穿衣都模仿王公贵族,虞世南虽然同他们住在一起,却清贫节俭,不改变自己的性情。等到隋朝灭亡,宇文化及反叛杀死了隋炀帝,虞世基也将一同受戮,虞世南抱着哥哥痛号悲泣,请求让自己替兄受死,宇文化及没有答应,但也佩服他的义气,没有为难他。世南因此悲伤得瘦损异常,形销骨立,时人因而都称赞他。当时,隋礼部侍郎许善心与虞世基同为宇文化及所害,他的儿子许敬宗为了自保,故意手舞足蹈以取悦敌人,时人以此为话柄。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后来对人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旧唐书·许敬宗传》)褒贬之意,溢于言表。
虞世南在书法上造诣颇深,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虞世南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經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等。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他编的《北堂书钞》共一百六十卷,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类书,摘录了唐初能见到的各种古书,这些古书如今大多已经失传了,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加令人敬佩的,是虞世南的风骨。虞世南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人刚正严肃,诚恳谦逊。他敢于直言进谏,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对其评价相当之高:“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瀚。”唐人《隋唐嘉话》亦称“兼是五善,一人而已”。司马光则形容他“外和柔而内忠直”。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陈文帝知世南博学,召为法曹参军。陈朝灭亡,与兄世基同入长安,做了隋朝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当时世基任内史侍郎,权倾当朝,荣华无比。虞世南虽与世基同住,仍以勤俭务本。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
虞世南最可贵的,是铁骨铮铮,敢于犯颜直谏。太宗器重他博学多识,常在处理机要事务的空当,召他前来共同研读经学史学,并交流讨论。虞世南虽然身体柔弱,但性情却十分刚烈,每当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时,必定诚心以正言相劝诫,所言都有帮助。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曌,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旧唐书·虞世南传》)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下诏为父亲建造陵墓,以汉高祖刘邦墓长陵为模式,极其隆厚。虞世南两次上疏谏阻,认为立国不久应当节用安民,主张“薄葬”。在虞世南和群臣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世南,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彗星虽见,未足为忧。”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唐太宗爱好打猎,虞世南也屡次上疏劝阻。
有一阵子,唐太宗迷恋上了南朝宫体诗。一天,他召几位近臣入宫宴饮,喝得高兴之余,他提笔挥毫,赋诗一首,让虞世南赓和。不料,虞世南面容严肃地说:“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意思是说,皇上你的诗虽然格律很工整,但内容有点“三俗”,“三观”有点不正,流传出去,恐怕无益于形成好的社会风尚,所以对不起,这个诗我不能写。酒席之上欢乐的气氛立刻有些凝固。太宗有些不快,说:“当初你在隋为官,不也写过宫体诗吗?”虞世南回答说:“陛下胸怀大志,炀帝沉迷享乐,岂能同日而语呢?”太宗尴尬地笑了几声,说:“我不过是想试探一下你罢了,不必当真。”宴会不欢而散。不过,事后太宗还是赐给虞世南五十匹丝帛,以表彰他的刚正忠烈。虞世南多次规谏,都被采纳,史称其“有犯无隐,多类此也”。
这些谏言不但没有惹怒唐太宗,反而令他对虞世南“益亲礼之”。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他的直言敢谏,为官清正,对于促成“贞观之治”是有影响的。
虞世南年逾古稀后,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都未获批准。直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方同意他致仕,然而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禄赐防阁,并同京官职事。五月二十五日(7月11日)卒于长安,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后来,他又专门为虞世南写了一首诗,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诗,将何以示?”命人在虞世南灵帐前读完后焚化,希望虞世南的神识能有所感悟。几年后,太宗曾在夜里梦见虞世南,像平生一样。后来太宗下令在虞世南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了一尊天尊像,以追怀他的美德,寄托思念之情。
当我了解了虞世南的生平事迹后,重读《蝉》诗,我对它的理解已不同于过往。“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蟬因其餐风饮露,栖于高枝,向来被视为品德高洁的象征。蝉的这种品格与虞世南的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相吻合,寄托了他清高雅洁的操守情怀。清代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评他“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这或许正是他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吧。唐人《宣和书谱》曾对比虞世南与欧阳询的书法说:“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意思是说,虞世南的字“外柔内刚”,有君子的器识。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品格的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