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组诗)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泉,原名娄卫高,男,汉族,浙江龙泉人,祖籍湖南娄底,现居丽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在《诗刊》《星星》《北京文学》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年度选本,曾获大观文学奖、瓯江文化奖等若干奖项。
  在阳台上
  从阳台
  看出去,夜雾中的灯光
  一些是静止的
  一些是移动的
  穿过香蜜园小区,是330国道
  国道上,车灯闪烁
  各怀心事
  而远方,仍在远方,勾勒
  更多的抵达
  这些年
  悬崖的人生,离我
  越来,越近。俗世崎岖
  目光却变得短浅,甚至有些
  妄自菲薄。即便
  挪开遍布羁旅的石头,放下石头般沉重的
  恩怨,与交集,我照样
  挣不脱旅程中的
  这一根细小的绳子。倘若狠下心
  不再回头,是否
  能牵住命运,让一种静谧
  替代更深的静谧
  或许,动与静之间,选择遗忘
  便是灯盏——
  从不奢求照亮,但每一次
  暗夜沉浸
  总会让我想起,天,终究是要亮的
  而生活,不可能
  静止——
  六 月
  悄悄埋葬少年的弹弓
  让麻雀们毫无顾忌飞跃在旷野的草垛间
  慈悲重返额际
  万物照临,收回猎杀的野心
  青色被风吹走,一些墨汁黏稠
  泼洒在老去的门环上
  母亲是菩萨
  迟到的修行,刻满了她的忠告
  你好,六月的草籽
  铁砧上被赦免了无数次的羞耻之心
  生活指南
  半生蹉跎,一场疾病
  风,在暗合的躯体上,制造水
  剔去喧嚣的操持与波纹
  反叛是生活重构
  我甘愿承接全部的破碎,并让零星记忆,谨记
  大地辽阔,人间终归美好
  我相信剩下的时光
  即使最微小的生息,也将有命脉不竭在断层中
  忍住尘埃,忍住痛——
  沉 寂
  小区门口的菜市场
  消失了,甚至连晚上八九点才开张的街边一长
  溜的
  烧烤摊,也一夜之间
  销声匿迹
  自去年底搬入小区
  我似乎就与这些,融为一体
  现在,一个人独坐在三楼阳台上
  四周一片沉寂
  对面的高楼越长越高
  好像,不久就要长到云端里去
  突然很怀念当初的挖掘机、碎石机,一阵高过
  一阵的尖叫声
  那么刺耳,针一样刺入
  骨髓——
  而我的心
  蠢蠢欲动,仿佛美好的生活
  都滋生于呼啸中
  边 界
  此刻
  整个香蜜园小区
  是寂静的,不远处的管后村
  渐渐遁入睡梦
  偶尔的几声狗吠
  像雨夜的问询和祝福。悬浮在
  半空的灯光
  会一直亮下去,像大地
  不眠的眼直至天明,又一天的挖掘机
  在周边的废墟上
  嘶鸣……此刻
  薄凉中的四月的风,是寂静的
  坐在三楼的阳台上
  呼气,吸气——有时,辨一辨沉默的
  风向,有时
  自言自语,说一些无边际的话
  谁也听不见
  ——自从搬入小区,生活
  似乎更像生活,寂静里,总有那么多的涌潮
  暗合心机,像一个中年
  承载另一个中年,经历过的喧嚣
  都是为寂静
  准备的。此刻
  我的寂静,是一本被風
  轻轻翻开的书,又像一块风雨中的石头
  在归隐处,找到了
  火——
  时 光
  乐于独处,
  乐于与音乐和诗歌为伴。
  当我不准备外出会友,或去田畴上
  看今年玉米的长势,是否
  好过往年,乐于一场雨
  下在窗外,一片风停在我手中不断翻开的书页
  上。
  过了五十,不再为某段遇见,
  喜出望外。乐于在一帧帧旧相片中让日子慢下
  来。
  已经好久不买彩票,
  不看足球,不骑单车,不与朋友们
  推杯换盏。已经寡言,愚钝,不再意气风发,
  指点江山。乐于品茗,
  赏瓷,养养石头,乐于在细小的笔划中
  隐去锋芒。我不再抱怨,悲叹,
  不再与生活斤斤计较。
  更多的时候,我乐于在某个午后深深的寂静
  里,
  与年迈的父母亲,坐在
  金钟弄的石条凳上,
  不说一句话。老式门环,轻轻摇动
  漂浮的时光。
  中年书
  我必须借助
  所有可能,对“反对”一词
  融会贯通
  躯体内,有魔鬼
  总与我作对
  藐视它的存在,江山就仍是昨日
  大好河山   乌鸫在暮色中
  飞过头顶,拒绝它的鸣叫
  反对森林无边,鬼哭
  狼嚎
  反对风在拐弯,挖掘机
  在不停撕咬
  反对一个错别字改变一首诗的
  涵义,一个断句
  断成生离,和
  死别——
  石头里安放仁心
  最硬的,莫过
  人之肝胆
  如果,继续顺从
  等同:就此认命
  等同:人至中年,白发已荒芜了
  草原——
  现在
  我必须潜心于“反对”,并对人生
  保持足够警醒
  ——“有人在湮没,有人
  在重生……”
  疾 病
  我谢绝了一切可能的吹拂。
  生死间,最后的
  妥协。
  ——我将锈
  交给镂空了的铁,将辎重交给了夕阳斜照中的
  沙漏。我将疾病,交给了
  一把空椅子。
  我是我吗?
  病榻上,四处散落的黄药片。
  医生说:
  扎一针吧。我沉浮于一管乳浊的液态中——
  而风,止于青萍
  止于,不问青红皂白的毫无来由的
  这一场燃烧。
  门 锁
  在锁孔里
  寻找丢失的钥匙。某座深宅大院
  被逆转的风月
  与灯盏。金钟弄酱酒作坊
  着布衣长衫的
  旧事,是恍惚的——
  那根来自娄底的扁担上,一头煮熟了米粒
  另一头,悬浮风一样姣好的
  女人……多少年,风沙
  埋没。而我的父亲始终沉默
  像族谱上不起眼的
  小逗点,也像一颗被弃置的木讷的
  石頭……现在,山河
  沦落,岁月
  洗心。父亲眼中
  酱油和酒,似乎是多余的
  身世也是
  甚至全部的苦难与欢欣,似乎都是多余的
  ——或许,这一把用沉默沿袭下来的
  锈蚀的
  长方形老式门锁,才是
  唯一锈不掉的印记。当风烛之年的老父亲
  颤巍巍地
  将这把锁交到我的手上
  我才看见
  有一道光,就在
  沉默中,在父亲沟壑纵横的一道道
  纹路中——
其他文献
母亲是位特别可爱的老太太。她豁达善良,未曾开口便先笑,人缘好,亲和力极强。“善待他人,记住别人对你的好”是她的处世哲学。  一个周末,我特地去杨府山那边看望母亲。  母亲老了,当年一头青丝,早已霜白,铅华褪尽,风姿绰约的身影也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虽说她已年过八旬,却极注意形象,头发一丝不乱,衣裤一尘不染,清气萦绕,一脸福态,了解、熟悉她的人称羡不已。  小客厅里,传来朗朗的笑声,一位老太太正津津有
期刊
十七岁那年,我在河南新密境内的一条无名峡谷里过了一夜。峡谷也许有名字,本地人肯定有他们自己的称呼,但对我这个外地人来说,这条峡谷就是无名谷。我也从来没想过给这条峡谷起个名字,毕竟我只在那里过了一夜。天一亮我就出了峡谷,再也没有回去过。对峡谷来说,我是个彻头彻尾的过客。就算峡谷有记忆,它也只会记住那里的石头,泥土,松树,还有几棵柿子树,以及一大片覆盆子类的荆棘。顶多再加上各种小兽和各种鸟类。顶多再加
期刊
没有人能真正参透那六枚柿子背后蕴涵的禅意,正如没有人能完整拼凑出创造它们的那个人的生命轨迹。一位女作家静默着凝视画僧牧溪的画作,任时间如一缕轻烟渐渐飘逝,等候着属于自己的瞬间光照与灵光闪现——此情此景,却让人无端联想起张枣的《钻墙者和极端的倾听之歌》,以及诗里那个著名的时刻:当电钻钻透墙的一刹那,一切都静下来了。  她看到了什么?她悟出了什么?她是否又看到了1994年的初冬,那个名叫“小莫”的少女
期刊
老板再一次出走了。这是第三次。他跑到邻省龙南县一座叫九连山的大山里,也不知是怎么找到的,山里一间快要倒塌的破庙。他花钱请来泥瓦木匠整修,打算就在那儿出家,一个人守一座庙。可是,这次还是失败了,家里人找到了他,亲朋好友一通劝解,又回公司当董事长了。他是昨天夜里回公司的,今天上午到生产车间转了几个圈,发现很多问题,下午召集管理人员开会,四楼大会议室坐满了人。说是开会,其实是他一个人讲话。我们私下里说是
期刊
1  到了昆明机场,立即有人给我电话。  他说车就停在机场旁百米开外的神州租车门店前,即办即行。云南的阳光猝不及防插进我双眼,天空蓝得发紫,眼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渗透出来。  我不喜欢云南,从天气开始。就像和一个人初次见面,被不及遮挡的唾沫星子罩了一脸。  这里的阳光,第一眼让人惊艳,但不到一小时就让人撕裂,浑身不适,从眼睛到皮肤都灼热难忍。我即刻怀念起蜀中气候,阴云蔽日,时有凉风,让人不愠不火度过每
期刊
马行,诗人,剧作家,生于山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参加第17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7届高研班学员,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习惯潜行在罗布泊、羌塘、阿尔金山等勘探无人区。出版诗集《无人区》,作品获中华铁人文学奖、泰山文艺奖、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宝石文学奖等。地理文学践行者。  在罗布泊镇  我一个人坐着。天地空荡  仅剩一个落日  而落日,似乎没有看到我  它又重又大  只是自顾自地  往下落  
期刊
一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南田横山,僻野乡下,一个名叫朱章甫的读书人,正在家中养病。闲散无事之际,写下一段文字,题为《自传》,对自己的过往经历进行了细节化的记录。是年,朱章甫二十八岁,方正壮年。  时光逝水,转眼波澜,一晃便是77年痕斑。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纸张昏黄,一角早已缺落,得小心翼翼地翻阅;触手指尖,如是兵荒马乱,怕惹流年。于是,拍了照片,一张张,一次。  幸好,墨色深沉,字亦端
期刊
1  一只蟋蟀躲在暗处  窥视。  风一吹它就跃动,  像皮影戏。  但风吹到极致时,唯有光  才能救赎它。  2  说到草木,水  就喃喃自语。说到桌子,  草木就无言。  3  而我只说山水。  只说山水的光泽,澄净  带着花香。  就退居山野,  让空阔延绵的思想  静静舒展。  4  如果一朵花自由舒展,  在风雨中  并不曾遗忘什么,  我就相信  这世界已经从梦魇  里还魂。  5  
期刊
元旦谒临海张家渡镇  徐良英故居  何为雨?我认为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的雨  不算雨,而李白的雨: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也不算真正的雨。要我说  1957年出没在临海括苍山下  侵扰着许良英家屋顶的雨  那才算雨!一甲子过去了  当我们破釜而来、乘风而立  你看那些雨啊  仿佛一只只高蹈的鹰隼:  尖嚎及守护齐飞,肩责与放闸一色  惊醒了南天一角  门  用木头思考  美丽的人是他
期刊
科隆大教堂  这样站着,仰望,  这样坐着,给走近的人空出几个位子。  我转身微笑,心生爱,  在下午三时安静的光影里,  让心躺下。  随着人流,我转向窗,转向  浮雕,转向穹顶,  转向钟声──  怎样的爱,血液般  占有我?  到处是爱的暖流,  “活着,有着怎样的渴望?”  上帝挨近我,活生生的,一个侧影──  高大,巍峨,压迫我  无从躲闪。  我的下午三时,  秋天,一个被阳光透视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