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构建区分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机器学习模型,探索其脑影像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PD患者289例,正常对照志愿者131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DTI数据构建包含各向异性分数、平均扩散率、轴向弥散系数、径向弥散系数值的向量。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该向量降维,构建分类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估。结果构建的五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中,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167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79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构建区分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机器学习模型,探索其脑影像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PD患者289例,正常对照志愿者131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DTI数据构建包含各向异性分数、平均扩散率、轴向弥散系数、径向弥散系数值的向量。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该向量降维,构建分类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估。结果构建的五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钙图/虚拟去钙图获得的判断模型在区分颅内出血灶与钙化灶中的作用,明确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疑似脑卒中157例患者中等密度病灶189例(训练集94例,测试集95例),利用双能量钙图/虚拟去钙图测量值建立分类诊断模型;并与基于CT值的诊断方法对比,分析新方法在诊断效能方面的优势。同时,按照病灶大小分为不同亚组,分析诊断模型对于病灶大小的稳定性。结果在测试集上,基于CT值的模型AUC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24~0.890),而利用钙图/虚拟去钙获得AUC曲线下
目的探讨320排宽体CT低管电压(80 kV)扫描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需行CCTA检查的超重患者(25 kg/m2≤BMI<30 kg/m2)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30)采用管电压80 kV扫描,B组(n=30)采用管电压100 kV扫描。所有扫描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和自动管电流控制技术。图像采用AIDR 3D迭代重建技术进行重建。测量所有图像主动脉根部及左前降支、回
目的对比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和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eo,ASiR-V)算法,评估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算法对提高肝转移瘤患者CT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连续收集肝转
目的本研究探讨患者自主屏气、放射技师指导屏气两种不同的屏气方式对MRI成像在肺癌(胸部)及肝癌(腹部)检查中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疑似肺癌患者64例(男58例,女6例),采用T1WI-DIXON、T2WI-STIR序列进行MRI扫描,每位患者采用不同的屏气方式各采集一次;选择疑似肝癌患者103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28例),采用T1-DIXON、T2WI-DIXON序列进行MRI扫描,每位患者采用不同的屏气方式各采集一次。获得的MRI图像由3位放射医师进行评估,并进行图像评分。结果在胸部检查及腹部检
目的探讨AI辅助下的压缩感知(AI-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在宫颈癌T2WI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宫颈患者术前进行的常规T2WI和ACS T2WI MRI检查。客观评分:分别测量两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扫描时间;再采用双盲法利用4分法对两组图像清晰度、形变、伪影、病灶显示进行主观评分。对不同技师的
目的探讨改变磁共振扫描矩阵大小对脑肿瘤患者头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位脑肿瘤患者,使用Siemens skyra 3.0 T磁共振扫描仪20通道的头颈联合线圈分别用16×16,8×8扫描矩阵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师单独评价修改扫描矩阵前后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半峰宽、主要代谢物浓度等波谱质量判别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在解析矩阵不变,扫描矩阵减小一倍的情况下,主要代谢物浓度不变,修改前扫描矩阵
目的探讨双源能谱纯化双能CT(Dual-Energy CT,DECT)结合平扫CT(Non-Contrast CT,NCCT)对第一跖趾关节受累的早期痛风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1日至2021年6月4日疑似早期痛风患者并由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进行诊断,且行双源能谱纯化DECT 93名患者(118个第一跖趾关节)入组。两名放射医师独自对入组关节进行DECT及DECT结合NCCT(DECT+NCCT)评估。计算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性,使用Mc Nemar,stest比较,
目的探讨100 kVp条件下全模型迭代技术(Forward Projected 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Solution,FIRST)对头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33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并重建出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混合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3D)和FIRST三组图像,对三组
目的探讨大矩阵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检出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滤波反投影(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1024×1024 iDose~4、1024×1024 IMR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怀疑肺结节要求行胸部薄层CT的60
目的:为提高动态杂波干扰下生物雷达识别人体目标的准确度,提出一种人体目标检测新方法。方法:基于超宽带生物雷达系统,采用小波信息熵算法,计算人体呼吸信号与动态杂波的频谱成分复杂度差异,抑制探测区域的动态杂波干扰,识别人体目标。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动态杂波干扰下的人体探测实验,并以自适应谱线增强算法和能量累积算法作为对比方法。结果:模拟实验条件下,自适应谱线增强算法和能量累积算法均存在虚警,小波信息熵算法可在动态杂波干扰下准确识别人体目标。结论: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抑制灾后救援中动态杂波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