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问。如果教育学没有教育实践意识、不能从教育实践者出发,那么它对于教师或未来教师的意义一定非常有限,甚至不能算做一门好的学问。
那么,什么是从实践者角度出发、有利于指导教育实践的好教材呢?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自己学习教育学的经历。
我第一次接触教育学教材是在18年前读师范学院的时候。记得学院发了某版本的《教育学》,很厚,我看了看目录和每章的主要标题,其中有很多教育学术语。后来一有空,我就加紧读,总的感受是,教育学体系很庞大,不太好学。
大三的时候,教育学正式开课,上课的是一位显得很古板的教师。他对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那本教材很轻蔑,宣称自己讲的是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后来我发现,他整个学期所讲的完全是布鲁姆的教育思想)。这位老师虽然教的是教育学,但方法却不是教育学所提倡的,完全是口授笔录式,并依靠考试威力来逼迫我们记忆那些“掌握学习”(learning for master)的内容。总之,学的是“掌握学习”,但其实一点儿都没有记住,而且过程很痛苦。
后来,我走上了中学讲台,很快成为一名骨干教师。为帮助自己总结教学经验,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把尘封已久的教育学书拿出来,希望从中找点灵感。我耐心地读了读,发现已经忘却了的教育学中的不少东西对自己的教学还是有帮助的,但同时我也感到,许多远离学校教育实际的内容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比如:玄而又玄的“教育目的”、神乎其神的“德育问题”、令人敬而远之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而我们衣食所依的学校,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师生,让我们既敬又畏的校长,令我们很迷茫、很无奈的教育现实,如此等等,反而没有被凸显出来。总之,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面向师范生的教育学回答得不尽如人意,而这些正是未来教师所亟需的。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主编的《公共教育学》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第一,它抛弃了传统教育学中大量的对教育本质、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宏大论述,直接进入了学校这一教育场景中,因此它的逻辑起点直接指向学校或者是学校教育。正因为如此,所以该本教材能轻装上阵,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他/她未来要去的地方,而不至于让教育学知识变得那么纷繁芜杂、枯燥无味。第二,它对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妥善的处理,使得理论实用而有力。如今,教育学科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教师不是为了消化教育理论而学习教育学的,而是为了解决未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而学习的。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理论必须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必须是有力的。比如:作者通过学校组织理论,分析学校三个简单要素,进而分析学校组织的三个亚结构,通过解析亚结构的关系,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学校为什么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为什么会出现那样复杂的内部运作样式。第三,它对学校有了许多清新的认识。比如:对学校价值的问题,作者没有按照先讲过去积极的一面、再讲现在的局限性的“套路”来进行阐述,而是直接让人了解现代学校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如此正面地表达,使得学习者对学校价值的理解更加完整与清晰。第四,它立足于学校实际,有强烈的时代感。该书在管理部分,不仅将领导力、学校经营等概念引进来,而且贴近实际,总结了许多新的管理经验,有很强的现实感。
《公共教育学》首先对“学校”进行了较为上位的介绍,而后探讨了学校组织的内部结构系统与组织文化。这些内容能让人从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和较为具体的组织层面,认识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内涵。第二部分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角度考虑而设计的,包括课程、教学、学习,以及学校实践的主体——学生、教师和校长,旨在明确现代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以及三类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的核心是学校的管理实践,包括学校的领导、管理、经营、评价、督导等领域的活动,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与传统学校管理有一定区别的新的学校管理思想,包括学校领导理论、管理理论、评价督导理论等。第四部分是关于学校法律地位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学校环境问题,这是已往教育学中较少涉及的内容。该部分通过对学校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的介绍,拓展了我们对教育环境问题的认识。本书最后一部分涉及学校发展与改进问题,其就学校效能、变革、改进等问题所做的探索,对树立学校持续变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 许丽艳)
那么,什么是从实践者角度出发、有利于指导教育实践的好教材呢?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自己学习教育学的经历。
我第一次接触教育学教材是在18年前读师范学院的时候。记得学院发了某版本的《教育学》,很厚,我看了看目录和每章的主要标题,其中有很多教育学术语。后来一有空,我就加紧读,总的感受是,教育学体系很庞大,不太好学。
大三的时候,教育学正式开课,上课的是一位显得很古板的教师。他对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那本教材很轻蔑,宣称自己讲的是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后来我发现,他整个学期所讲的完全是布鲁姆的教育思想)。这位老师虽然教的是教育学,但方法却不是教育学所提倡的,完全是口授笔录式,并依靠考试威力来逼迫我们记忆那些“掌握学习”(learning for master)的内容。总之,学的是“掌握学习”,但其实一点儿都没有记住,而且过程很痛苦。
后来,我走上了中学讲台,很快成为一名骨干教师。为帮助自己总结教学经验,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把尘封已久的教育学书拿出来,希望从中找点灵感。我耐心地读了读,发现已经忘却了的教育学中的不少东西对自己的教学还是有帮助的,但同时我也感到,许多远离学校教育实际的内容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比如:玄而又玄的“教育目的”、神乎其神的“德育问题”、令人敬而远之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而我们衣食所依的学校,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师生,让我们既敬又畏的校长,令我们很迷茫、很无奈的教育现实,如此等等,反而没有被凸显出来。总之,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面向师范生的教育学回答得不尽如人意,而这些正是未来教师所亟需的。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主编的《公共教育学》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第一,它抛弃了传统教育学中大量的对教育本质、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宏大论述,直接进入了学校这一教育场景中,因此它的逻辑起点直接指向学校或者是学校教育。正因为如此,所以该本教材能轻装上阵,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他/她未来要去的地方,而不至于让教育学知识变得那么纷繁芜杂、枯燥无味。第二,它对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妥善的处理,使得理论实用而有力。如今,教育学科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教师不是为了消化教育理论而学习教育学的,而是为了解决未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而学习的。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理论必须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必须是有力的。比如:作者通过学校组织理论,分析学校三个简单要素,进而分析学校组织的三个亚结构,通过解析亚结构的关系,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学校为什么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为什么会出现那样复杂的内部运作样式。第三,它对学校有了许多清新的认识。比如:对学校价值的问题,作者没有按照先讲过去积极的一面、再讲现在的局限性的“套路”来进行阐述,而是直接让人了解现代学校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如此正面地表达,使得学习者对学校价值的理解更加完整与清晰。第四,它立足于学校实际,有强烈的时代感。该书在管理部分,不仅将领导力、学校经营等概念引进来,而且贴近实际,总结了许多新的管理经验,有很强的现实感。
《公共教育学》首先对“学校”进行了较为上位的介绍,而后探讨了学校组织的内部结构系统与组织文化。这些内容能让人从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和较为具体的组织层面,认识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内涵。第二部分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角度考虑而设计的,包括课程、教学、学习,以及学校实践的主体——学生、教师和校长,旨在明确现代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以及三类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的核心是学校的管理实践,包括学校的领导、管理、经营、评价、督导等领域的活动,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与传统学校管理有一定区别的新的学校管理思想,包括学校领导理论、管理理论、评价督导理论等。第四部分是关于学校法律地位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学校环境问题,这是已往教育学中较少涉及的内容。该部分通过对学校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的介绍,拓展了我们对教育环境问题的认识。本书最后一部分涉及学校发展与改进问题,其就学校效能、变革、改进等问题所做的探索,对树立学校持续变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 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