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生存能力的缺失,根源是生存教育的缺失。日常教学中应加强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等生存能力,为将来的独立生存作好准备的教育。
【关键词】生存能力;根源;教育
The moder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he thinking of ability imperfection
pei cheng-shuan
【Abstract】Student existence the imperfection of ability, the source be an existence education of imperfection.Daily teaching in should strengthen existence education, existence education be development the kid have independence study, independence life etc. existence ability, for future of independence existence make good prepar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Existence ability;Source;Education
学生生存能力的缺失,根源是生存教育的缺失。什么是生存能力?通俗地讲是人能使自己活下来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在当今竞争激励、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的专家界定的生存能力应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等等。生存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等生存能力,为将来的独立生存作好准备的教育。
今天谈这一话题的原由:(1)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2)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职教、五中、四中等亲身经历了大量的此类现象,也就是说生存能力的缺乏已成为普通现象,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3)最近奋中的秦福主任,带领一帮实验管理人员,到四中进行指导和调研农村中学的实验室管理、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情况。在座谈中,又谈到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等类似现象:奋中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国的竞赛,笔试没问题,操作动不了手;当地农村的孩子不会劳动,不认识庄稼,不会爬山、耍水、爬树、上墙等,又引发了我重新认识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之根源:责任在学校?还是在家长?还是在社会?如果学校有责任,我们又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的策略?如何应对这些现象,履行我们教育的职责,发挥我们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多,仅以杭五中一名校外住校生在南渠砖厂溺水身亡为例分析根源。
1. 事故现场(案例) 南渠砖厂取土后留下深坑,最深的地方有4米左右,边缘大部分是垂直立面,只有一小块有斜坡。事发当天是周六,共5名学生去玩水,其中4名学生在有斜坡处玩水,并且在这4个孩子中有一名是当地村子里的孩子,会水,了解水环境。另一名溺水身亡者因为害羞单独一个人在不知水深浅的垂直立面直接下水,再没有上来。该生属后旗转来的,没有玩过水,母亲在五中校园旁租房陪读,父亲在外地打工。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痛心一辈子,老师同学都很悲伤,作为当时的分管校长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冲击。说实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一是责任回避不了,二是寻找根源,三是寻找对策。
2. 分析原因
2.1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没有玩过水,没有给孩子谈及过关于玩水的时节,判断水的深浅,什么是活水、死水;更没有讲过游泳的技巧等相关常识,反而经常强调,也是每个家长经常唠叨的:不能独自外出,不能玩水等。
2.2 学校教育缺失。学校根据安全需要反复强调不能玩水,不让玩水;同样不可能介绍相关游泳的常识;更不可能组织游泳。
2.3 社会、社区教育缺失。没有提供更多的游泳场馆、场地;也没有游泳技能培训的机构;反而是通过行政命令,一纸公文,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允许,一律保安全,一律保平安。实际上事故不断的发生,人不断的死亡。煤气中毒、电击、烧伤、烫伤、摔伤、交通事故等,死亡率是有增无减。目前中国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2.5倍,是美国的2.6倍。究其原因都在缺乏生存能力,根源是缺乏生存教育。
2.4 孩子生存能力缺失。缺乏游泳的技能,缺乏判断能力,缺乏交际能力,自卑,害羞,没有群体一块活动的经历。(假如: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介绍过相关知识……,假如孩子会游泳,有判别水的能力,不自卑、不害羞……,假如家长教过游泳常识……,假如社区有很多游泳场地……孩子不会死亡。)
谈到教育的,我们就应该联系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责无旁贷,均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3. 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学校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方面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这也是今天讨论这一话题的核心。素质教育以法律条文出台后,国家从宏观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可能从学校的角度讲是一个长远的、艰难的工程。但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
3.1 要转变唯分数的人才观,唯知识的教育观。认为有知识就等于是人才;学校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教育;学校是唯一的教育场所,这是完全错误的,很危险的想法。个人的设想是在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生存教育等,上海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在五中、四中积极推行过,但不成气候。
3.2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把视线落在弱势科目,弱势教师,弱势学生身上。(奋中秦福主任谈到:现在的高中生对小学自然科学常识和实践操作等一无所知。联想到我们的一些课程现在是怎么开的?什么老师承担教学任务?有无场地?实践的如何?真正令人担忧。)现实是劳技、科学(自然)、社会实践等老师几乎没有。本人建议各学区校多余的教师,送出去接受专业培训,也可以由本地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内容,应急。
3.3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生产劳动,深入社会、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讲让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但现实是每天把孩子封闭在监牢式的校园内,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不了解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不了解家乡,孩子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热爱,更谈不上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现行的地方政策、学校管理办法,看似封闭式的管理严格了,实质是把矛盾、问题、责任、隐患等推向了社会,更危险。
我们可以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出台《校园法》,拔离校园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压在学校、校长、教师,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身上的不合理的责任。这样的话,可以让学校、教师放手大胆组织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挑战大自然,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快乐、健康成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联想上海的学生每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前一段时间外出考察,遇到吉林中学生能到江西旅游,让我们很羡慕。)
3.4 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和引导家长转变成才观,转变唯学校的教育观。让家长深刻体会到孩子的成才成人,自己负有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家长要放手让孩子从自己的事情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掌握独立生存的能力。
五是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在保安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开辟学生实践的各种基地,搭建平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让学生接受生存能力的训练。其次在改革完善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关注弱势学科及实践活动等的评价,特别是这些学科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学生操作能力训练等方面的考评。评价是指挥棒,通过评价引导学校向这方面发展。
【关键词】生存能力;根源;教育
The moder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he thinking of ability imperfection
pei cheng-shuan
【Abstract】Student existence the imperfection of ability, the source be an existence education of imperfection.Daily teaching in should strengthen existence education, existence education be development the kid have independence study, independence life etc. existence ability, for future of independence existence make good prepar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Existence ability;Source;Education
学生生存能力的缺失,根源是生存教育的缺失。什么是生存能力?通俗地讲是人能使自己活下来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在当今竞争激励、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的专家界定的生存能力应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等等。生存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等生存能力,为将来的独立生存作好准备的教育。
今天谈这一话题的原由:(1)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2)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职教、五中、四中等亲身经历了大量的此类现象,也就是说生存能力的缺乏已成为普通现象,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3)最近奋中的秦福主任,带领一帮实验管理人员,到四中进行指导和调研农村中学的实验室管理、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情况。在座谈中,又谈到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等类似现象:奋中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国的竞赛,笔试没问题,操作动不了手;当地农村的孩子不会劳动,不认识庄稼,不会爬山、耍水、爬树、上墙等,又引发了我重新认识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之根源:责任在学校?还是在家长?还是在社会?如果学校有责任,我们又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的策略?如何应对这些现象,履行我们教育的职责,发挥我们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多,仅以杭五中一名校外住校生在南渠砖厂溺水身亡为例分析根源。
1. 事故现场(案例) 南渠砖厂取土后留下深坑,最深的地方有4米左右,边缘大部分是垂直立面,只有一小块有斜坡。事发当天是周六,共5名学生去玩水,其中4名学生在有斜坡处玩水,并且在这4个孩子中有一名是当地村子里的孩子,会水,了解水环境。另一名溺水身亡者因为害羞单独一个人在不知水深浅的垂直立面直接下水,再没有上来。该生属后旗转来的,没有玩过水,母亲在五中校园旁租房陪读,父亲在外地打工。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痛心一辈子,老师同学都很悲伤,作为当时的分管校长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冲击。说实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一是责任回避不了,二是寻找根源,三是寻找对策。
2. 分析原因
2.1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没有玩过水,没有给孩子谈及过关于玩水的时节,判断水的深浅,什么是活水、死水;更没有讲过游泳的技巧等相关常识,反而经常强调,也是每个家长经常唠叨的:不能独自外出,不能玩水等。
2.2 学校教育缺失。学校根据安全需要反复强调不能玩水,不让玩水;同样不可能介绍相关游泳的常识;更不可能组织游泳。
2.3 社会、社区教育缺失。没有提供更多的游泳场馆、场地;也没有游泳技能培训的机构;反而是通过行政命令,一纸公文,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允许,一律保安全,一律保平安。实际上事故不断的发生,人不断的死亡。煤气中毒、电击、烧伤、烫伤、摔伤、交通事故等,死亡率是有增无减。目前中国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2.5倍,是美国的2.6倍。究其原因都在缺乏生存能力,根源是缺乏生存教育。
2.4 孩子生存能力缺失。缺乏游泳的技能,缺乏判断能力,缺乏交际能力,自卑,害羞,没有群体一块活动的经历。(假如: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介绍过相关知识……,假如孩子会游泳,有判别水的能力,不自卑、不害羞……,假如家长教过游泳常识……,假如社区有很多游泳场地……孩子不会死亡。)
谈到教育的,我们就应该联系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责无旁贷,均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3. 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学校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方面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这也是今天讨论这一话题的核心。素质教育以法律条文出台后,国家从宏观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可能从学校的角度讲是一个长远的、艰难的工程。但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
3.1 要转变唯分数的人才观,唯知识的教育观。认为有知识就等于是人才;学校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教育;学校是唯一的教育场所,这是完全错误的,很危险的想法。个人的设想是在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生存教育等,上海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在五中、四中积极推行过,但不成气候。
3.2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把视线落在弱势科目,弱势教师,弱势学生身上。(奋中秦福主任谈到:现在的高中生对小学自然科学常识和实践操作等一无所知。联想到我们的一些课程现在是怎么开的?什么老师承担教学任务?有无场地?实践的如何?真正令人担忧。)现实是劳技、科学(自然)、社会实践等老师几乎没有。本人建议各学区校多余的教师,送出去接受专业培训,也可以由本地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内容,应急。
3.3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生产劳动,深入社会、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讲让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但现实是每天把孩子封闭在监牢式的校园内,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不了解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不了解家乡,孩子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热爱,更谈不上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现行的地方政策、学校管理办法,看似封闭式的管理严格了,实质是把矛盾、问题、责任、隐患等推向了社会,更危险。
我们可以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出台《校园法》,拔离校园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压在学校、校长、教师,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身上的不合理的责任。这样的话,可以让学校、教师放手大胆组织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挑战大自然,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快乐、健康成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联想上海的学生每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前一段时间外出考察,遇到吉林中学生能到江西旅游,让我们很羡慕。)
3.4 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和引导家长转变成才观,转变唯学校的教育观。让家长深刻体会到孩子的成才成人,自己负有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家长要放手让孩子从自己的事情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掌握独立生存的能力。
五是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在保安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开辟学生实践的各种基地,搭建平台,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让学生接受生存能力的训练。其次在改革完善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关注弱势学科及实践活动等的评价,特别是这些学科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学生操作能力训练等方面的考评。评价是指挥棒,通过评价引导学校向这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