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前置性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探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在校外或在课前自我获取全新体验的成长过程。通过合理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在经历有效思考的基础上,会产生不同层面的交流冲动和交流话题,促进问题探究的持久和深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精炼、精巧和精彩。
  关键词:前置性 自主 课堂 探究 高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前置性学习是学生在校外或在课前自主获取全新体验的成长过程。学生在前置性学习的时空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用心发现、自我感悟;每个人在经历有效思考和尝试的基础上,带着有准备的头脑参与课堂学习,自我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也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有效。笔者所在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以“可能性”一课为例进行“同课异构”,尝试利用前置性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到课堂的高效探究。
  一、分析教材,理清编排意图和知识体系
  “可能性”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依据新课标安排,第一学段不再编排可能性的内容,集中安排在第二学段的一个单元中教学,让学生能对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描述。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安排“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出两点要求:(1)通过实际情境感受到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2)通过操作、游戏等系列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给出定性描述。第一次教学“可能性”,教科书中有两道例题:简单的随机现象;列出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所有结果,体会可能性的结果有大有小,定性描述做到恰如其分。
  二、常规设计,体现课堂的主体性和活动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所以在教学随机现象时,要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感受。课堂上老师都会设计摸球、摸牌等活动,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在经历中积累直接的操作经验,感受到结果的随机性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环节通常这样设计:(1)通过例题1中的摸球(一红一黄)活动感受“可能性”,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并呈现课题;(2)再通过“试一试”中的摸球(只有两红)活动,感受“一定”“不可能”,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确定性现象”;(3)然后经历例题2的摸牌活动,体会“可能性的大小”,知道随机现象也存在动态变化的;(4)最后通过“你知道吗”中数学家抛硬币的故事和练习题中的摸梅花8与梅花10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发现生活中等可能性事件的内在本质。
  课堂上摸球等系列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还会发现,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摸球的结果,没有意识到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这部分学生停留在操作階段,思绪游离于课堂之外,主体参与探究的欲望不强,在数学现象的思辨上缺少认知碰撞,进而在数学本质的探究和领悟上缺乏深度。
  三、前置学习,突出探究的持续性和高效率
  “可能性”一课的教学内容既集中又庞杂,为避免学生自成一体地探究表象,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意识,尝试将两个例题和“试一试”的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合理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堂的开始时间段植入“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单的引领下进行摸球合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展开学习。
  前置性学习前,先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大组,同座位的两名同学为一小组。课前为每小组的同学准备一套学具,包括一个黑色的袋子和数量不等有颜色的小球。但A、B、C三大组分别配备不同颜色和数量的小球,黑色小袋子里分别装有一红一黄、只有两黄和一红三黄的小球,同大组内的各小组配发相同的操作材料。所有的材料分配事先不告诉任何学生。明确活动要求:每小组的两名同学进行轮流摸球活动,不可以直接观看袋子中小球的个数和颜色,根据“前置性学习单”进行操作,并填写摸球的活动结果和探究猜想。
  全体师生重点关注得到的数据统计表,先观察对比第一大组(一红一黄)中每小组的数据,让组内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结论,再让其他两组学生对猜想结论进行评判,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明确在摸球之前我们不能确定摸到哪个球,学生在观察、讨论、质疑中感受到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认识“可能性”。最后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第一大组学生打开黑袋子,验证猜想,加深认知。
  学生急切地要对第二大组(只有两黄)的结果进行讨论。先由操作的学生说明自己的猜想,再让其他两组对猜想提出疑问。教师适时问:根据第二组数据的分析,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在不断交流中明确数学的本质变化,随机现象的结果由“可能”到“一定”或“不可能”的变化,从而感受到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同样在师生见证下,第二大组学生打开黑袋子,验证猜想,进一步加深认知。
  最后师生共同观察第三大组(一红三黄)中的数据,经过讨论、质疑、明确,明白黑袋子里可能会放入哪些小球,每种颜色的小球会有多少。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所有学生感受到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面对三组数据的深入讨论、质疑,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可能性认识更加深入,不仅能定性描述可能性的结果,还会准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教师追问生活中哪些事件存在可能性,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再现生活中的随机事件。接着呈现课本中“你知道吗”内容,用数学家抛硬币的试验数据,激起学生争相讨论的热情。结合抛币结果的数形比对,知道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大致相等,进一步揭示随机事件等可能性的本质,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更加深入。
  学生在可能性方面的经验是不全面的,课例在“同课异构”中大胆调整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大组对学的前置性操作实验,进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验证猜想。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积累到基本活动经验,收集到课堂交流的真实数据;通过对操作数据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由模糊变得清晰、由零散变得完整。围绕各组前置性学习收集的数据,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突破难点,顺利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异质探究下的实验数据,让每个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数据时,都会产生不同的猜想和学习的需求,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交流的参与度特别高,都有不同层面的交流冲动和交流话题,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精练、精巧和精彩。
  正如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数学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更是全体学生探究的课堂。所以真正有效的课堂探究,应该是在前置性学习前提下,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既持久又深入的高效探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检验学生数学水平的衡量标准,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决离不开策略的指导。本文将根据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现状,探究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有效解题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  时光荏苒,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已有35年了。一开始我以为教小学数学容易,觉得内容简单、题目容易,
期刊
摘要:高三的一轮复习历时最长,是对高中三年英语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夯实,其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笔者尝试在一轮复习时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将话题作为复习的主线,以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为脚手架,将话题相同的单元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教材及报纸、期刊、网络等资源作为语言的输入,使学生在话题复习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式,进而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图示中,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不断地编
期刊
摘要:《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以“治邺”为核心,通过“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三件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为民除害的形象,展现了他治理邺县的过人能力。细细剖析人物语言,慢慢咀嚼人物的治邺思想,竟发现其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陶行知是中国当代小学教育的先驱者,其理念精髓“生活即教育”思想非常接地气,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话题,也滋哺了一代又一
期刊
摘要: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将小学与初中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在一所学校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不间断、不选拔。与之相适应,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实行统一的政、教育、教学管理,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九年一贯无缝对接学段重组生涯规划以大带小  笔者所在的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是包河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
期刊
摘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赢工学交替校企合一  一、实施背景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5年,老校区占地65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新校区占地53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2018年暑假已投入使用。学校现有教职工400
期刊
摘要:《背影》是教读课,要“教文立人”,也要“学文立人”,以此唤醒师生的感恩之心。在教学策略设定上,可从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代入体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入手,引导学生感悟“背影”、理解父爱。  关键词:教读策略体悟灵魂  《背影》之中,儿子对父爱的感受经历了一个由淡到浓的变化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迫切地想把这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教学《背影》时,应该把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作为教学重点,
期刊
摘要:合肥市第六中学在开展生涯教育常规课程、生涯教育讲座的基础上,创新生涯教育工作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生涯游园会活动,将生涯教育课程改造成了一系列系统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探索等,在实践中了解并进行个体的生涯规划,在快乐中触摸生涯,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生涯游园会 生涯规划 体验  一、活动背景  聚焦生涯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遭遇窘境:重课内轻课外,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在部编版教材施行的当下,尝试从教材本身入手,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辐射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从而有效引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掌握课外阅读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兴趣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有效衔接  我一直扎根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材几经变革,历数一下有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数学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对此,我们试图通过翻转课堂变革教学模式,以期探索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 核心素养 教学方式  2018年,我校市级信息技术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顺利结题。本课题旨在探求信息技术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变革教学方式,打破教学常规,构建翻转课堂
期刊
摘要:物理课堂引入要与学生的兴趣同频共振,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在给出问题背景时要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教学应始终把提高人的基础素质放在核心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一节好的物理课,应该是常态课、朴实课,教师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架构完整,而且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导入 备学生 生成性资源 学科核心素养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