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3日,《安阳日报》在第6版推出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巧红视角》专栏,当天不少读者打开报纸后感到耳目一新。因为这个专栏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一个“专”字决定了它有很多唯一性和独特性。
有人说,专栏是报纸上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在实践中,我认为专栏之所以受到各家报纸的重视、之所以能成为报纸上的一个亮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新闻形式能极大地提高报纸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也是培养忠实读者群的一条捷径。
专栏记者要把心扉向读者敞开
专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专栏作者必须对读者以诚相待,打开心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本人进而扩大到所在报纸的真诚,专栏才能真正走入读者的内心,报纸才能真正树立起它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巧红视角》这一专栏的定位就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去解读看似平常的人和事。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把自己的个人电话刊登在了报纸上,用以方便读者的联系。把个人电话公之于众,这在我们报社还是第一次。当时我顾虑也很多,担心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然而我更明白,这一细微之处更能让读者感知到我们的真诚。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对读者敞开心扉,读者同样会给我们以回报,那就是他们对报纸的关注与支持。
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记者走近读者、读者走近记者的很好的方式。在许多打来电话的人当中,有的是给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的,有的是发表对某篇文章的看法的,还有不少是和记者谈心的。记者永远是百姓真挚的朋友,扎根于老百姓中间,才能真正汲取到生活的营养。
专栏选题要切合时代的发展
报纸开设专栏,首要定位的一个要素就是专栏如何选题。这就好比一个方向、坐标,有了专栏的定位,专栏记者才能有的放矢。那么,《安阳日报》作为安阳市委机关报,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民声、民情的喉舌,如何来定位专栏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同于晚报、都市报,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权威资讯,引导主流舆论。实际上,党报专栏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一个范畴的划分,那就是无论是写评论还是写新闻、无论是服务读者还是解读政策,都要话题贴近群众,在轻松活泼中也不乏针砭时弊、歌颂美德、引导方向、传播知识的积极意义。这样一个有延续性的专栏,会在体现报人个性魅力的同时,让读者通过阅读专栏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和共鸣。一段时间以后,读者会对这个专栏和整个报纸形成一种连续的阅读习惯,与专栏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对这一专栏也有了一些粗浅认识,我认为报纸专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题一定要切合时代的特点,尤其作为党报,专栏的选题更应该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只有把眼睛看到群众和读者这一边,脑袋才会想到群众和读者关心、关注的事,选题才会准确,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同时,选题确定之后还要有一个写作角度问题。比如我们选择的儿童摄影这样一个话题,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表现,但其中那些高得离谱的价格也是许多人消费不理性,盲目攀比的写照。因此,记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单纯地描述这一现象,而是透过表现让大家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对待这一事物,应该为孩子定格一个怎样的童年。文章见报后许多读者表示:文章很有深度,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美好,更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来对待美好的生活。
写专栏要有激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激情是永葆活力的灵丹妙药,是推动记者前行的强大动力。乐观、自信、激昂、好奇,记者总是冲在时代潮流的尖端,奔波于每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不知疲惫。可见,对真理的渴求、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是我们充满激情、不知疲惫的动力。相信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碰上一件有价值、有意义,能激发起自己写作欲望的新闻事件,我们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在一种写作冲动的牵引下不停地前行。
在这一段时间的专栏写作中,记者的这种感触尤为强烈。比如在写作《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废旧手机放哪里》等专栏文章时,就是因为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人们对这些事情的议论,记者有感而发,因为有着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很短时间内就写成了这篇文章。在《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这篇文章里记者写道:“人似乎很脆弱,很容易受诱惑。花花世界里的灯红酒绿、散漫颓废很容易让我们随波逐流。呼朋唤友、咖啡美酒、手机、电脑、电视、聊天、神侃,还有一场场自认为非常重要的应酬……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一天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也许做每件事情前我们也都立下过宏图大志,不做好做快绝不罢休。无奈时光不停留,匆匆而过。晚上临睡前我们可能会信誓旦旦决定第二天洗心革面,抓紧时间,但可惜诱惑太多,太阳照常升起时,往往又是一个时间的翻版。”这段文字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与好评,而这正是与记者的写作激情密不可分的。
然而激情总是暂时的,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天的路,就容易在新闻的漫长旅途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作为专栏记者,更要不断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顺应时代潮流,在实干中显露出新闻强大的生命力。
开设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个人专栏,对一名记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面对荣誉和压力,值得我倾尽全力去争取做到最好。正如前文所言,专栏是报纸的一个亮点,对于我来说,唯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超越自我,才能让“亮点”越来越具魅力。
(作者单位:安阳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有人说,专栏是报纸上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在实践中,我认为专栏之所以受到各家报纸的重视、之所以能成为报纸上的一个亮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新闻形式能极大地提高报纸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也是培养忠实读者群的一条捷径。
专栏记者要把心扉向读者敞开
专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专栏作者必须对读者以诚相待,打开心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本人进而扩大到所在报纸的真诚,专栏才能真正走入读者的内心,报纸才能真正树立起它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巧红视角》这一专栏的定位就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用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去解读看似平常的人和事。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把自己的个人电话刊登在了报纸上,用以方便读者的联系。把个人电话公之于众,这在我们报社还是第一次。当时我顾虑也很多,担心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然而我更明白,这一细微之处更能让读者感知到我们的真诚。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对读者敞开心扉,读者同样会给我们以回报,那就是他们对报纸的关注与支持。
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记者走近读者、读者走近记者的很好的方式。在许多打来电话的人当中,有的是给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的,有的是发表对某篇文章的看法的,还有不少是和记者谈心的。记者永远是百姓真挚的朋友,扎根于老百姓中间,才能真正汲取到生活的营养。
专栏选题要切合时代的发展
报纸开设专栏,首要定位的一个要素就是专栏如何选题。这就好比一个方向、坐标,有了专栏的定位,专栏记者才能有的放矢。那么,《安阳日报》作为安阳市委机关报,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民声、民情的喉舌,如何来定位专栏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同于晚报、都市报,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权威资讯,引导主流舆论。实际上,党报专栏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一个范畴的划分,那就是无论是写评论还是写新闻、无论是服务读者还是解读政策,都要话题贴近群众,在轻松活泼中也不乏针砭时弊、歌颂美德、引导方向、传播知识的积极意义。这样一个有延续性的专栏,会在体现报人个性魅力的同时,让读者通过阅读专栏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和共鸣。一段时间以后,读者会对这个专栏和整个报纸形成一种连续的阅读习惯,与专栏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对这一专栏也有了一些粗浅认识,我认为报纸专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题一定要切合时代的特点,尤其作为党报,专栏的选题更应该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只有把眼睛看到群众和读者这一边,脑袋才会想到群众和读者关心、关注的事,选题才会准确,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同时,选题确定之后还要有一个写作角度问题。比如我们选择的儿童摄影这样一个话题,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表现,但其中那些高得离谱的价格也是许多人消费不理性,盲目攀比的写照。因此,记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单纯地描述这一现象,而是透过表现让大家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对待这一事物,应该为孩子定格一个怎样的童年。文章见报后许多读者表示:文章很有深度,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美好,更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来对待美好的生活。
写专栏要有激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激情是永葆活力的灵丹妙药,是推动记者前行的强大动力。乐观、自信、激昂、好奇,记者总是冲在时代潮流的尖端,奔波于每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不知疲惫。可见,对真理的渴求、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是我们充满激情、不知疲惫的动力。相信许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碰上一件有价值、有意义,能激发起自己写作欲望的新闻事件,我们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在一种写作冲动的牵引下不停地前行。
在这一段时间的专栏写作中,记者的这种感触尤为强烈。比如在写作《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废旧手机放哪里》等专栏文章时,就是因为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人们对这些事情的议论,记者有感而发,因为有着强烈的写作欲望,在很短时间内就写成了这篇文章。在《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这篇文章里记者写道:“人似乎很脆弱,很容易受诱惑。花花世界里的灯红酒绿、散漫颓废很容易让我们随波逐流。呼朋唤友、咖啡美酒、手机、电脑、电视、聊天、神侃,还有一场场自认为非常重要的应酬……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一天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也许做每件事情前我们也都立下过宏图大志,不做好做快绝不罢休。无奈时光不停留,匆匆而过。晚上临睡前我们可能会信誓旦旦决定第二天洗心革面,抓紧时间,但可惜诱惑太多,太阳照常升起时,往往又是一个时间的翻版。”这段文字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与好评,而这正是与记者的写作激情密不可分的。
然而激情总是暂时的,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天的路,就容易在新闻的漫长旅途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作为专栏记者,更要不断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顺应时代潮流,在实干中显露出新闻强大的生命力。
开设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个人专栏,对一名记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面对荣誉和压力,值得我倾尽全力去争取做到最好。正如前文所言,专栏是报纸的一个亮点,对于我来说,唯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超越自我,才能让“亮点”越来越具魅力。
(作者单位:安阳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