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资本运营在山西转型中的重要性,并从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了山西资本运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资本运营;融资;山西
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助推,中国国家经济的战略安全需要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保障。山西要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博弈中取得制胜先机,实现真正的经济腾飞,也需要一个发达高效的资本市场。
一、运作国有资本,提高控制力
国有资本运营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双重目标的要求。积极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收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资本运营,拓展融资功能,是山西未来五年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此。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诸方面原因,国有资本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省国资委成立、出资人到位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之山西经投自身努力,已为实现融资功能创造了条件。基于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角色的重新定位,结合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先进经验,对优化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布局进行调整。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应该由国有经济的目标所决定,而城市国有资产,包括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其所承担的社会目标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从整体上进行战略性考量。(2)减少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设立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结合国有企业“国退民进”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把非国有资本引入国有企业来,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在企业改制任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弱化后,可以让该产业领域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逐步退出。(3)扩大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直接授权经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具有较强实力,能带动集团内企业发展,资产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具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也可以直接持股,绕过国有资产的中间管理层次,行使所有权管理,直接授权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即实行“两层次”体系。(4)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实施大范围的重组整合。直接改革“翻牌”公司,打破原来的部门或行业的隶属关系,重新按市场化、规模化原则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推进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5)加紧组建一批政府投融资平台。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构建一批投融资公司,原则上要以现有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的重组为基础,整合优势资源,盘活存量,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城市公用资源,实行“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四分开,对城市能源、交通、公用设施、信息化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投资和提供资助。(6)逐步规范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运作。对必须设立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要参照国外的特殊法人制度,对其进行特殊的规定,如对中间层公司的治理结构、重大决策制度、预算制度等都可以做一些特殊规定;应明确规定中间层公司是财务型控股公司,不能搞“业务营运”;应规定如何处理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应改进中间层公司的考核指标,明确中间层公司与政府的责任边界,等等。
二、因势利导,鼓励民营资本健康发展
民营资本是指除国有企业资本、外国企业资本之外的国内中小企业资本及民间闲置资本。经过多年的积累,山西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了庞大的规模。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加之其他形式,可能估计超过1万亿资本,民营资本大量催生了民间资本公司,而这类公司最大的问题是运作不规范,因而形成很大的风险。加之由于近年来房地产业大热,许多山西人到北京上海炒房,到新疆炒矿,山西的民间资本迅速的流向外省,甚至流向海外。国内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渠道狭窄,“煤老板”的巨额资金将投向何方亟须政策引导。
1.要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规范民间投资审批程序,打破民资准入的“玻璃门”(看得见,进不了)障碍。要推行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减少前置审批事项,简化、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审批内容,优化审批机制,取消不合理的各项附加条件或限制性要求。
2.各级政府财政性建设资金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政府投资采取贴息、参股、补助等多种形式对进入鼓励领域的民间投资予以支持,加大对煤焦资本转型项目及困难民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严格落实民间投资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3.要建立民企进入的援助机制,在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待遇公平化,清除民企市场准入的“弹簧门”(进去了,又被弹回)障碍。要避免国企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强势扩张而对民企的“挤出”,通过存量调整和环节拆分为民企腾出发展空间。对于重大转型、转产项目,区别情况采取保障用地、优先供地、划拨土地和集约用地等4种办法,解决用地难问题,对转型发展的民营企业,排污量可实现“减量自用”。
4.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实行信贷方式创新,积极开展票据业务、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保全仓库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保付代理业务等;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组建民间投资担保公司;帮助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积极发展股权交易市场,促进民营企业股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
5.创新民资进入的方式,形成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投资的新格局,引导民企与国企在竞合关系中共生共荣,构建国企与民企、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政府要充实和及时更新招商项目库,完善投资信息发布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监督职能。
6.加快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宽进严管”机制。改组现有垄断行业监管机构,规范行业监管的权力、责任和程序,促进行业监管的独立性、法制化和公开化。
三、优化社会资本,促进山西经济顺利转型
社会资本是能够形塑一个社会的社会互动关系的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制度、关系和规范。2011年,山西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但和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区域资本市场依然存在较大发展,全省上市公司较少,上市规模小,上市结构不合理,市场结构比较单一,多层次、多渠道发展资本市场不足等成为制约山西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通过资本市场为山西转型试验区建设提供新路径、新机制、新动能已迫在眉睫。
(一)调结构、转方式,大力推动直接融资
1.主攻方向是IPO,动员企业发行股票上市。IPO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山西经济增长有其较为鲜明的特点,山西传统产业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行业占山西工业比重85%以上,这也导致资本市场“山西板块”中的上市公司也基本上以资源类企业为主。由于山西板块大多为山西龙头企业,具有整体经营绩效良好,具有生产规模较大、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经营垂直一体化等优势。为山西省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博弈之中取得制胜先机。今后,在我们继续加大做强山西板块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尽快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抢滩创业板块,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
2.主攻方向是基金,尤其是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有效弥补银行信贷、企业上市等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高效解决山西结构性资金短缺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实现产业集聚、资源集中、企业集约,培育重点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取得资源话语权,从而促进山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间接融资能力。
1.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在加快发展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形成国有控股银行服务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地方法人银行服务优质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经济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并存的金融市场服务格局,确保大中小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
2.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规模、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我省的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做大做强,为“再造一个新山西”提供持续稳定、优质高效的金融资源支持。
3.调整信贷投向。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山西经济向哪里转型,信贷结构就向哪里调整;山西经济向哪里发展,信贷资金就向哪里集中。要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增强信贷对我省煤焦等传统产业提升转型、现代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关注与解决农业现代化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4.要努力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取缔而是规范“招安”,让其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融资渠道不能“并轨”"而要“多轨”,不仅有正规金融的“正门”而要有民间金融这类“侧门”。
5. 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社区银行的实践经验,放开市场准入。增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放手让民间资本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民营中小银行或称社区银行,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山西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将资源转化为资本,把传统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仅为全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也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山西将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线,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关键词】资本运营;融资;山西
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助推,中国国家经济的战略安全需要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保障。山西要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博弈中取得制胜先机,实现真正的经济腾飞,也需要一个发达高效的资本市场。
一、运作国有资本,提高控制力
国有资本运营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双重目标的要求。积极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收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资本运营,拓展融资功能,是山西未来五年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此。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诸方面原因,国有资本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省国资委成立、出资人到位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之山西经投自身努力,已为实现融资功能创造了条件。基于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角色的重新定位,结合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先进经验,对优化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布局进行调整。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应该由国有经济的目标所决定,而城市国有资产,包括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其所承担的社会目标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设立从整体上进行战略性考量。(2)减少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设立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结合国有企业“国退民进”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把非国有资本引入国有企业来,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格局,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在企业改制任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职能弱化后,可以让该产业领域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逐步退出。(3)扩大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直接授权经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具有较强实力,能带动集团内企业发展,资产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具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也可以直接持股,绕过国有资产的中间管理层次,行使所有权管理,直接授权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即实行“两层次”体系。(4)对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实施大范围的重组整合。直接改革“翻牌”公司,打破原来的部门或行业的隶属关系,重新按市场化、规模化原则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推进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5)加紧组建一批政府投融资平台。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构建一批投融资公司,原则上要以现有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的重组为基础,整合优势资源,盘活存量,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城市公用资源,实行“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四分开,对城市能源、交通、公用设施、信息化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投资和提供资助。(6)逐步规范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运作。对必须设立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要参照国外的特殊法人制度,对其进行特殊的规定,如对中间层公司的治理结构、重大决策制度、预算制度等都可以做一些特殊规定;应明确规定中间层公司是财务型控股公司,不能搞“业务营运”;应规定如何处理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应改进中间层公司的考核指标,明确中间层公司与政府的责任边界,等等。
二、因势利导,鼓励民营资本健康发展
民营资本是指除国有企业资本、外国企业资本之外的国内中小企业资本及民间闲置资本。经过多年的积累,山西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了庞大的规模。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加之其他形式,可能估计超过1万亿资本,民营资本大量催生了民间资本公司,而这类公司最大的问题是运作不规范,因而形成很大的风险。加之由于近年来房地产业大热,许多山西人到北京上海炒房,到新疆炒矿,山西的民间资本迅速的流向外省,甚至流向海外。国内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渠道狭窄,“煤老板”的巨额资金将投向何方亟须政策引导。
1.要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规范民间投资审批程序,打破民资准入的“玻璃门”(看得见,进不了)障碍。要推行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减少前置审批事项,简化、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审批内容,优化审批机制,取消不合理的各项附加条件或限制性要求。
2.各级政府财政性建设资金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政府投资采取贴息、参股、补助等多种形式对进入鼓励领域的民间投资予以支持,加大对煤焦资本转型项目及困难民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严格落实民间投资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3.要建立民企进入的援助机制,在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待遇公平化,清除民企市场准入的“弹簧门”(进去了,又被弹回)障碍。要避免国企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强势扩张而对民企的“挤出”,通过存量调整和环节拆分为民企腾出发展空间。对于重大转型、转产项目,区别情况采取保障用地、优先供地、划拨土地和集约用地等4种办法,解决用地难问题,对转型发展的民营企业,排污量可实现“减量自用”。
4.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实行信贷方式创新,积极开展票据业务、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保全仓库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保付代理业务等;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组建民间投资担保公司;帮助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积极发展股权交易市场,促进民营企业股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
5.创新民资进入的方式,形成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投资的新格局,引导民企与国企在竞合关系中共生共荣,构建国企与民企、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政府要充实和及时更新招商项目库,完善投资信息发布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监督职能。
6.加快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宽进严管”机制。改组现有垄断行业监管机构,规范行业监管的权力、责任和程序,促进行业监管的独立性、法制化和公开化。
三、优化社会资本,促进山西经济顺利转型
社会资本是能够形塑一个社会的社会互动关系的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制度、关系和规范。2011年,山西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但和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区域资本市场依然存在较大发展,全省上市公司较少,上市规模小,上市结构不合理,市场结构比较单一,多层次、多渠道发展资本市场不足等成为制约山西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通过资本市场为山西转型试验区建设提供新路径、新机制、新动能已迫在眉睫。
(一)调结构、转方式,大力推动直接融资
1.主攻方向是IPO,动员企业发行股票上市。IPO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山西经济增长有其较为鲜明的特点,山西传统产业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行业占山西工业比重85%以上,这也导致资本市场“山西板块”中的上市公司也基本上以资源类企业为主。由于山西板块大多为山西龙头企业,具有整体经营绩效良好,具有生产规模较大、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经营垂直一体化等优势。为山西省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博弈之中取得制胜先机。今后,在我们继续加大做强山西板块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尽快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抢滩创业板块,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
2.主攻方向是基金,尤其是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是指从事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有效弥补银行信贷、企业上市等传统融资模式的不足,高效解决山西结构性资金短缺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实现产业集聚、资源集中、企业集约,培育重点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取得资源话语权,从而促进山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间接融资能力。
1.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在加快发展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形成国有控股银行服务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地方法人银行服务优质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经济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并存的金融市场服务格局,确保大中小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
2.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规模、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我省的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做大做强,为“再造一个新山西”提供持续稳定、优质高效的金融资源支持。
3.调整信贷投向。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山西经济向哪里转型,信贷结构就向哪里调整;山西经济向哪里发展,信贷资金就向哪里集中。要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增强信贷对我省煤焦等传统产业提升转型、现代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关注与解决农业现代化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4.要努力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取缔而是规范“招安”,让其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融资渠道不能“并轨”"而要“多轨”,不仅有正规金融的“正门”而要有民间金融这类“侧门”。
5. 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社区银行的实践经验,放开市场准入。增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放手让民间资本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民营中小银行或称社区银行,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山西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将资源转化为资本,把传统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仅为全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也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山西将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线,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