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副主席的忠诚卫士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in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6月9日,革命圣地延安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这里参观访问。
  曾经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生活过多年的周恩来,旧地重游,思绪万千。他上枣园,到杨家岭,趟延河水,登宝塔山,寻觅当年烽火岁月的踪迹,询问今日延安人民的生活。从宝塔山下来,他问陪同的地委负责人:“你们知道陈友才烈士吗?当年他被安葬在这宝塔下。陈友才同志死得很英勇。我一生遇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你们要把陈友才等牺牲的同志情况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一
  周恩来讲的“最危险的”那一次事件,发生在1937年4月25日。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号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利益,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亲率代表团,几次往返于延安与西安、杭州等地,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谈判。带队担任警卫任务的,是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再次由延安启程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红军改编的问题。同行的有红军副参谋长张云逸,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陈友才和警卫队一班的警卫战士,共30多人。周恩来一行于当天上午九时乘卡车从延安南门兵站出发。
  这一重要行动,事先被隐蔽在延安南门口附近的敌特冯长斗探知后,急速密告給流窜在延安、宜川、甘泉交界地带的政治土匪和反动民团头目姬延寿、李清吾一伙。他们立即纠集大批土匪武装,糜集于甘泉境内的劳山,阴谋伏击杀害周恩来,破坏国共谈判。
  山路崎岖,坑坑洼洼,卡车颠簸得很厉害。战士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边区,又是担任这么重要的警卫任务,情绪高昂。卡车穿过红军防区三十里铺兵站,沿着盘山公路驶进距延安60多里的劳山北麓的湫沿山。这里山险林密,人烟稀少,豺狼出没,土匪横行。当卡车转过峡谷,刚刚进入两山间的一小段平地,突然从正前方传来“叭”的一声响。陈友才警惕地问:“什么声?”坐在车后边的警卫员刘久洲答道:“像是放羊人的鞭子声。”另一个战士说:“不对,这里是高山密林,怎么会有人放羊呢?”说话间,子弹如雨点般射来。一场毫无准备的残酷战斗,在这山间公路上展开了。
  当时敌人在暗处,我方在明处,敌人有100多人,我方才30多人,其中有些是非战斗人员,又被敌人三面包围,处境极为险恶。
  周恩来沉着、镇定,不等汽车停住,当即命令:“快下车,散开还击!”他推开车门,跳出驾驶室,伏在前车轮胎后,观察敌情,指挥战斗。张云逸命令陈友才和警卫员跳下车保护周恩来转移,命令警卫队副队长陈国桥率战士掩护。
  疯狂的敌人被勇敢的警卫战士顶住了。陈友才被子弹打伤了腿,无法下车。他仔细观察敌人的火力部署,发现右侧没有敌人,就命令刘久洲、陈贤仁、向三光、曹鸿都护卫周恩来撤下公路,向右侧树林转移。
  残暴的敌人看到车厢前站着一个穿西服、系领带、戴礼帽、穿长靴的人,手持驳壳枪,镇静指挥,毫不畏惧,料定是周恩来,便射出密集的子弹。其实,那天周恩来穿的是新军装,陈友才穿的是西服,面对骤然而来的危险,陈友才继续扮出周恩来的样子迷惑敌人。他在卡车上利用车帮掩护,时而伏倒,时而站起,时而学着周恩来的口音,大声指挥,举枪射击,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并连声催促周恩来和其他领导赶快脱离险区。
  周恩来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当机立断,低声命令:“赶快突围,摆脱敌人!”随即带领孔石泉和陈贤仁、向三光、曹鸿都等警卫员,迅速撤下公路,插向右侧一片开阔地,钻入树丛里。他们劈荆棘,攀陡山,很快冲出了险区。这时张云逸也率4名战士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到另一座山梁。
  陈友才沉着镇静地指挥着警卫战士,顶住敌人密集的火力,奋勇阻击,打退了一次又一次冲上来的匪徒,打死数十名敌人,终于赢得了时间,掩护周恩来和战友们突围撤退。但是,终因敌众我寡,子弹打完后,敌人扑了上来。陈友才身中六弹,作为周恩来的替身,倒在血泊中。
  残暴的匪徒蜂拥般冲到大卡车旁,狂叫着要“活捉周恩来!”当他们从倒下的陈友才衣袋里搜出写有“周恩来”的亲笔名片时,以为伏击周恩来成功,歇斯底里地在陈友才遗体上连捅二十多刀,发泄淫威,然后狂呼乱叫,扬长而去。
  枪声,惊动了驻守在附近山头的通讯班,他们急忙与步兵一连联络,但电话线早被割断。他们立即通过另一条线路,直接向红军总参谋部一局值班参谋报告。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接到报告后,马上集合警卫队二、三班,跑步赶到白石子街。毛主席闻讯也急匆匆地赶来了,他向警卫员招手,急促地说:“什么也不要顾虑,无论如何要把周副主席救回来!”
  警卫队的指战员跨上战马,一阵风似的向劳山奔去。他们行进至三十里铺,遇见了突围脱险的周恩来、孔石泉等同志。周恩来命令警卫队迅速赶到现场,把负伤同志和阵亡烈士遗体运回延安,张云逸等也脱险回到延安。
  二
  陈友才是在长征路上调到周恩来身边工作的。他曾对战友们讲过:“要不是周副主席的话,我恐怕早就被张国焘杀了。”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不久,有人曾向张国焘告黑状,说当时任红军总部侦察通讯队长的陈友才是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曾给毛泽东当过警卫员。
  陈友才1914年出生于湖南郴县良田镇高雅岭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陈初泽曾任村自卫军大队长,1927年8月被敌人杀害。陈友才12岁当儿童团长,大革命失败后,跟母亲到处流浪。到14岁那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跟着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知道有个毛委员和朱军长。他虽年龄小,可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打起仗来又有一股子猛劲和拼搏精神,在参加攻打永新黑头山和保卫黄洋界的两次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被战士们称为“小老虎”。不久,他被朱德军长看中了,选派他去给毛委员当警卫员。   从1929年到1934年10月间,陈友才先后在红军总部做过警卫员、参谋和总部通信连长。在艰苦的长征路上,陈友才一直随红军总部行动,既带连队保障通信联络,又直接参加战斗,还时常担负警卫军委和总部首长安全的工作,从不叫苦喊累。可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抓住陈友才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因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径看不惯讲了几句牢骚话,便加油添醋地向张国焘打“小报告”,妄图借刀杀人。陈友才面临着遭暗算和杀害的危险。
  当时身患重病,躺在担架上的周恩来闻知此情况后,当机立断,将陈友才调到由医护人员和担架队组成的休养队工作,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使这位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免遭毒手。
  1935年9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岷县地界。一天,正艰难行进,突然传来“嗡嗡嗡”的声音。陈友才喊道,“敌机来了!快伪装卧倒!”战士们头戴伪装帽,肩披树叶,手拿树枝,紧紧围在周恩来身边,远看像灌木丛。六架敌机嗡叫着飞走后,陈友才考虑担架目标太大,担心敌机再飞回来,便带领几名战士迅速把周恩来从担架上抱下来,转移到附近沟里隐蔽。果然不出所料,敌机又飞回来了,转了几圈,盲目扫射一阵,扔下几颗炸弹飞走了。战士们从沟里跃出来,发现原来停放担架的地方,被炸成一个大土坑,都说:“真玄!多亏友才同志有心计!”
  三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陈友才正式被调到周恩来身边担任警卫参谋。
  作为一个党员和红军干部,陈友才深知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他多次对警卫战士讲,周副主席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样,是咱们党的主心骨,是人民大众的好领袖,是中国革命的扛旗人。人民敬爱他,敌人仇恨他。我们要竭尽全力保卫周副主席的安全。
  1936年2月,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周恩来留守河西,主持后方工作。一天,周恩来随留在河西的红二十八军行动至绥德义合镇附近时,遇到国民党军队阻止红军前进,并分三路向红军进攻。陈友才立即指挥战士们猛烈阻击,把敌人压到山下。可是,有一个敌兵躲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举枪向周恩来射击。陈友才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尽全身力气把敌人按倒在地。在陈友才开枪毙敌的同时,敌人也开了枪,打伤了陈友才的腿。这时,山下的敌人又蜂拥般嚎叫着冲上来了,陈友才忍着剧痛,命令二排长范金标带领战士保护周副主席、刘志丹等转移,他指挥另外一部分战士打掩护,一直坚持到黄昏时分,将敌人击溃。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应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电邀,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从保安到延安,由延安乘飞机到古城西安,与张、杨二将军及蒋介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进行谈判。在那风云突变、刀光剑影、斗智斗勇的谈判中,担任周恩来副官的就是陈友才。
  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赴杭州同蒋介石、张冲等人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谈判。负责繁重的日常交际接待和安全警衛工作的,还是陈友才。
  对于陈友才的牺牲,周恩来深感悲痛,他说:“陈友才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在战斗中勇敢沉着,他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革命的献身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大家学习和怀念,他是我们每个活着的人的好榜样。”
  (来源:《解放军烈士传》,编辑时有删改)
其他文献
@左右心情:这几天,我通过报纸和网络关注着两会消息,因为这是关系着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大会,心情激动不已,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我们百姓,处处为我们谋福祉,我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  @小桃仙:我老家在农村,近几年,每当周末和假期回去都看到村子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家里的亲戚都住上了亮堂暖和的房子,村里巷道越来越干净,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归功于党和
期刊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城北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宣传载体,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社区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宣讲。领导带头示范学。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樹立标杆,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先后通过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专家辅导、党代表授课等方式,认真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西宁市所属三县中,湟中、湟源为六盘山片区贫困县,大通为国家重点贫困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责任,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精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青海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出实招、办实事,较好履行了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让青海更有底气  2017年是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2.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5%,为十二年来
期刊
2017年12月4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和动员大会在西宁召开。省委书记王国生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以西宁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王国生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青海精
期刊
冬季的青海大地,处处涌动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从三江源头到柴达木盆地,从青海湖畔到草原牧场……一场场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宣讲,恰似冬日暖阳,把十九大精神照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旗帜引领方向。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根据中央“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两个注重、三个贯通、三个下功夫、五个聚焦”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安排部署和省委批准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省委
期刊
2017年10月25日,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题画诗。画上原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所描述的梅花,是墨梅,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因此并不艳丽,但是神清骨秀、孤澹清
期刊
2017年12月19日,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省委书记王国生会前专门听取省纪委开展警示教育情况的汇报,并对全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从严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和用好警示教育手段,做到经常化、常
期刊
西宁市东方小学党支部在党和政府以及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  一、强班子抓管理,严肃组织生活  学校领导班子组织机构完善、班子坚强有力,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宋维英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以上人员为组员,形成一个团结协作、齐心协力、雷厉风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根据支部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问题,为严肃会纪会风,经支委会和学校党员大会讨论,学校制定
期刊
每逢夏天,距西宁150公里的门源便成了游客一定要去的旅游景点。沿着宁张公路前行,缓坡的山谷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延绵不断、没有边际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随你猜想。行驶出大坂山隧道到第一个垭口,映入眼帘的是另一个天地,盛开的油菜花黄澄澄、平展展,延绵数十里。清风一过,掀起一片片金色的花浪,就像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一块美丽的织锦。这就是全国著名的油菜基地——青海浩门农场,也是名扬千里的门源百里花海主景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