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 是由央视推出的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类文化电视节目。通过对近三年对《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在现有文献探讨节目的成功原因、传播效果分析、创新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讨论,比如,关于研究重心转向对于节目制作完成之后的传播路径研究是否更有价值?如何在主流研究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定量 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尝试使用访谈法以及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来给假设和最终的结论提供量化数据的支撑?通过本案例研究基础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传播策略等方面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传播价值 文化节目 创新
2016年2月份,央视推出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三年来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民诗词”的风潮。为了更好地在传播学和新媒体视角下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诗词大会》 的成功之处以及诗词类乃至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方式路径等,笔者搜集了三十余篇与《中国诗词大会》 和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论文,并且精研了其中一部分较高质量的文章。经过分析和比较,笔者发现从2016年该节目推出开始到2019年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针对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主体的论文观点主要集中在分析《中国诗词大会》 以及与之相似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原因和可取之处、创新之处等内容,即以《中国诗词大会》 为例阐述此类节目的成功之道;其次则偏向于对诗词类文化电视节目的推出乃至成功,对传统文化弘扬、传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则是对如何提升我国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策略的思考。
笔者希望对以《中国诗词大会》 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已有的相关研究内容和方向、思路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尝试寻找可供深入研究的方向,为此类型的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一、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原因的分析
《中国诗词大会》 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 之后的又一个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的递进,是央视重视挖掘与推广传统语言文化的体现。在播出之后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第二季播出后更是刷屏了各大社交平台,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在2018年4月初刚刚播完,又在全国引起收视狂潮。a《中国诗词大会》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首先是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本身的分析。鲁炜明和周怡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原因分析和张长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其成为一个现象级电视文化节目的原因,这种观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首先,《中国诗词大会》 在内容上重现传统情怀,在诗词的选择上做到了不拘一格和覆盖面广。耳熟能详的诗词意味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即节目的背后有着一个大的受众底数作为支撑。其次,如此选择诗歌也是民众“诗歌之魂”的反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人的血脉就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b形式上,以现场答题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的意境。最后,这些学者都提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概述之,就是以竞赛的形式为载体,在节目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古典诗词的渗透,这种渗透会给受众带来潜移默化的诗词教化影响,以期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c
其次是对节目播出的后续传播路径的分析。顾晓在《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从〈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收视率谈起》 一文中指出:“《中国诗词大会》紧扣了当下受众心理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进行精心设计,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践。”d她认为《中国诗词大会》 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做到了以下几点:坚持原创和对品质的追求、嵌入社交媒体实现跨屏互动、制作短视频导入流量。如今电视节目的传播已经和多屏多媒体多渠道传播密不可分,借助各种网络媒体传播是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二次和多次传播必不可少的方式。吴媞对《中国诗词大会》 同类型节目《朗读者》 的分析有相似之处,都侧重于从节目的传播角度来分析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吴媞指出,优秀文化作品都是对当代社会的真实生动的反映,《朗读者》 的成功除了在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以及其节目形式的糅合创新、独具特色的选题引起情感共鸣的原因之外,还强调了《朗读者》 精心设计的传播形式,做到了线下线上相结合,即CCTV-1、CCTV-3、央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喜马拉雅电视台(音频) 等平台多屏传播,形成了一种与《中国诗词大会》 类似的现象级传播态势,进而让《朗读者》 形成了三百六十度的传播矩阵。
在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潘晴晴的《仪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为例》通过结合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分析了该节目的传播价值。e她认为可以将诗词看作是文化的表征,进而将诗词节目中的视听符号看作文化的表征,这些视听符号使抽象的文化和凝練的诗词变成具体可感的“诗意”空间。视听符号具体应用到了节目宣传片的制作、演播室的布景造型、比赛和嘉宾点评环节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她在分析此节目时使用了“仪式感”这样一种表述,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此节目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贵武和胡蝶在分析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呈现时也同样采用了传播的仪式观的理论,他们将诗词大会这样一个节目看作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活动,f 而古典诗词在这里充当了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角色,正是由于诗词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才使得这样一个诗词节目得到全民的支持。
二、关于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效果的分析
诗词类文化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可以理解为文化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和效果。吕羚和杨凤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 一文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她们认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在于传播主流价值观,唤起全民朗读热,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引发国民文化思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g同样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的成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将对相似类型节目的研究进行观点的贯通和整合,也是在研究文化类节目时需要考虑的角度。 同样是基于对《朗读者》 的研究,吴媞概括为《朗读者》 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朗读,加强了历史的纵深感。她将此类节目成功的价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在快时代向慢时代回归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满足了国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展示了国民文化自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催生读者效应,h这一点和李梦娣、张曼曼提出的“注重优秀节目的传承”、“重视对观众的培养”i的观点不谋而合,也是此类电视节目很重要的一个共性。
三、关于加强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对策和思考
现有文献在研究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 等代表性的文化电视节目走红现象之后,得出了许多关于提升我国电视文化以及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对策和思考的结论。
首先是寻找特色优势,注重差异性,这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一个节目越有特色就越能获得观众的喜爱。一个节目想做到独特性和差异性就需要创新传统文化制作理念,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灵魂,推出更具民族风格、文化底蕴的优秀节目,同时也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传播活动。j
其次应当认识到优秀电视节目的内核是优秀的文化。文化是电视节目的创意源泉,近两年来在电视荧幕上大放异彩的人文类节目,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找出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并通过价值凝练成为新的潮流,进而为人文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原创树立根基。k这也要求制作机构坚持品味格调,精耕细作,提升文化含金量,l不能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而应该进行深一步的加工处理和整合。
再次,从传播形式角度来讲,顾晓认为一个文化节目的成功离不开以下两点。第一,把握时代特征,开放式营销,盘活粉丝经济;第二,紧贴市场需求,适度娱乐,打造多元衍生品跨屏互动。引入各种网络视频平台和二维码等技术来和观众进行互动,形成文化节目的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重视市场营销的规律,这些都是成功的文化电视节目所离不开的。空有好的内容但是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会造成优秀节目关注度难以达到预期甚至无人问津的局面。这一点可以作为研究文化类节目短暂井喷时期许多同类型节目知名度低,传播效果差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此类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个正面典型。
李乾从“具象化”这样一个较为微观的角度入手,提出具象化传播是文化类电视节目持续探索的选择。选题具象化、展现方式具象化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重要突破。立体展现参赛者经历中的自强、坚韧等传统文化强烈的因素也是文化电视节目具象化表达的形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视角,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从具象化表达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有价值的发现。
四、讨论
第一,关于研究重心的讨论。根据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和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提出几个可供未来研究的问题。首先在這样一个传播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宣传和传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制作完成之后的传播路径研究是有研究价值的方面。播出的平台、后续的二次传播以及多次传播方式和途径等是否对节目最终的生命力和受关注度有影响?如果有,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影响?换言之,与节目质量本身相比,哪方面的节目的影响更为严重?
《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 是成功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代表,那么与之相对的,并非那么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同类型节目的存在,没有形成和前两者一样的社会影响力,其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以后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宣发等一系列的流程,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第二,关于研究方法的讨论。现有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研究文献,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是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梳理和归纳、传播现象的观察等得出较为宏观的概括性的结论,基于传播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淑萍和付海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特征——基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数据分析》。此文跟踪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播出十天内微博的发布数、转发量、评论数,以及全网对“董卿”“武亦姝”等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等数据,得出了“全民化参与:素人与名人互动引领”等结论和建设性意见。m 由于有具体数据的支持,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会更有说服力。
以后的研究可以在主流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定量 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尝试使用访谈法以及结构分析法(分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结构)、趋势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来给假设和最终的结论提供量化数据的支撑,这也许可以让研究过程更为直观和具象化,让研究结论更为严谨有说服力。
a 朱瑞:《新媒介事件情境下自主创新节目的传播构建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5期,第68页。
bik李梦娣、张曼曼:《泛娱乐化时代下〈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价值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14期,第9页,第10页,第10页。
c 张长虹:《探讨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电视指南》2018年第7期,第147页。
dl顾晓:《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收视率谈起》,《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11期,第92页,第93页。
e 潘晴晴:《仪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现代视听》2017年第10期,第43—47页。
f 高贵武、胡蝶:《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新闻与写作》第2017年第3期,第73—76页。
g 吕羚、杨凤:《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新闻战线》2018年第8期,第96—97页。
h 吴媞:《〈朗读者〉: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探索》,《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8期,第107页。
j 彭月星:《优秀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探析》,《视听》2018年第11期,第22—23页。
m 赵淑萍、付海钲:《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特征——基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数据分析》,《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第62页。
作 者: 贾琪,浙江传媒学院2018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媒体传播。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传播价值 文化节目 创新
2016年2月份,央视推出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三年来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民诗词”的风潮。为了更好地在传播学和新媒体视角下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诗词大会》 的成功之处以及诗词类乃至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方式路径等,笔者搜集了三十余篇与《中国诗词大会》 和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论文,并且精研了其中一部分较高质量的文章。经过分析和比较,笔者发现从2016年该节目推出开始到2019年这三年多的时间内,针对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主体的论文观点主要集中在分析《中国诗词大会》 以及与之相似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原因和可取之处、创新之处等内容,即以《中国诗词大会》 为例阐述此类节目的成功之道;其次则偏向于对诗词类文化电视节目的推出乃至成功,对传统文化弘扬、传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则是对如何提升我国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策略的思考。
笔者希望对以《中国诗词大会》 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已有的相关研究内容和方向、思路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尝试寻找可供深入研究的方向,为此类型的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一、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原因的分析
《中国诗词大会》 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 之后的又一个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的递进,是央视重视挖掘与推广传统语言文化的体现。在播出之后赢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第二季播出后更是刷屏了各大社交平台,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在2018年4月初刚刚播完,又在全国引起收视狂潮。a《中国诗词大会》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首先是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本身的分析。鲁炜明和周怡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原因分析和张长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其成为一个现象级电视文化节目的原因,这种观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首先,《中国诗词大会》 在内容上重现传统情怀,在诗词的选择上做到了不拘一格和覆盖面广。耳熟能详的诗词意味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即节目的背后有着一个大的受众底数作为支撑。其次,如此选择诗歌也是民众“诗歌之魂”的反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人的血脉就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b形式上,以现场答题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的意境。最后,这些学者都提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概述之,就是以竞赛的形式为载体,在节目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古典诗词的渗透,这种渗透会给受众带来潜移默化的诗词教化影响,以期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c
其次是对节目播出的后续传播路径的分析。顾晓在《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从〈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收视率谈起》 一文中指出:“《中国诗词大会》紧扣了当下受众心理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进行精心设计,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践。”d她认为《中国诗词大会》 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做到了以下几点:坚持原创和对品质的追求、嵌入社交媒体实现跨屏互动、制作短视频导入流量。如今电视节目的传播已经和多屏多媒体多渠道传播密不可分,借助各种网络媒体传播是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二次和多次传播必不可少的方式。吴媞对《中国诗词大会》 同类型节目《朗读者》 的分析有相似之处,都侧重于从节目的传播角度来分析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吴媞指出,优秀文化作品都是对当代社会的真实生动的反映,《朗读者》 的成功除了在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以及其节目形式的糅合创新、独具特色的选题引起情感共鸣的原因之外,还强调了《朗读者》 精心设计的传播形式,做到了线下线上相结合,即CCTV-1、CCTV-3、央视网、爱奇艺、腾讯视频、喜马拉雅电视台(音频) 等平台多屏传播,形成了一种与《中国诗词大会》 类似的现象级传播态势,进而让《朗读者》 形成了三百六十度的传播矩阵。
在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潘晴晴的《仪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为例》通过结合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分析了该节目的传播价值。e她认为可以将诗词看作是文化的表征,进而将诗词节目中的视听符号看作文化的表征,这些视听符号使抽象的文化和凝練的诗词变成具体可感的“诗意”空间。视听符号具体应用到了节目宣传片的制作、演播室的布景造型、比赛和嘉宾点评环节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她在分析此节目时使用了“仪式感”这样一种表述,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此节目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贵武和胡蝶在分析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呈现时也同样采用了传播的仪式观的理论,他们将诗词大会这样一个节目看作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活动,f 而古典诗词在这里充当了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角色,正是由于诗词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才使得这样一个诗词节目得到全民的支持。
二、关于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效果的分析
诗词类文化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可以理解为文化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和效果。吕羚和杨凤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 一文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她们认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在于传播主流价值观,唤起全民朗读热,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引发国民文化思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g同样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的成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将对相似类型节目的研究进行观点的贯通和整合,也是在研究文化类节目时需要考虑的角度。 同样是基于对《朗读者》 的研究,吴媞概括为《朗读者》 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朗读,加强了历史的纵深感。她将此类节目成功的价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在快时代向慢时代回归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满足了国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展示了国民文化自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催生读者效应,h这一点和李梦娣、张曼曼提出的“注重优秀节目的传承”、“重视对观众的培养”i的观点不谋而合,也是此类电视节目很重要的一个共性。
三、关于加强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对策和思考
现有文献在研究分析以《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 等代表性的文化电视节目走红现象之后,得出了许多关于提升我国电视文化以及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对策和思考的结论。
首先是寻找特色优势,注重差异性,这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一个节目越有特色就越能获得观众的喜爱。一个节目想做到独特性和差异性就需要创新传统文化制作理念,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灵魂,推出更具民族风格、文化底蕴的优秀节目,同时也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传播活动。j
其次应当认识到优秀电视节目的内核是优秀的文化。文化是电视节目的创意源泉,近两年来在电视荧幕上大放异彩的人文类节目,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找出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并通过价值凝练成为新的潮流,进而为人文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原创树立根基。k这也要求制作机构坚持品味格调,精耕细作,提升文化含金量,l不能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而应该进行深一步的加工处理和整合。
再次,从传播形式角度来讲,顾晓认为一个文化节目的成功离不开以下两点。第一,把握时代特征,开放式营销,盘活粉丝经济;第二,紧贴市场需求,适度娱乐,打造多元衍生品跨屏互动。引入各种网络视频平台和二维码等技术来和观众进行互动,形成文化节目的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重视市场营销的规律,这些都是成功的文化电视节目所离不开的。空有好的内容但是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会造成优秀节目关注度难以达到预期甚至无人问津的局面。这一点可以作为研究文化类节目短暂井喷时期许多同类型节目知名度低,传播效果差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此类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个正面典型。
李乾从“具象化”这样一个较为微观的角度入手,提出具象化传播是文化类电视节目持续探索的选择。选题具象化、展现方式具象化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重要突破。立体展现参赛者经历中的自强、坚韧等传统文化强烈的因素也是文化电视节目具象化表达的形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视角,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从具象化表达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有价值的发现。
四、讨论
第一,关于研究重心的讨论。根据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和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提出几个可供未来研究的问题。首先在這样一个传播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宣传和传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制作完成之后的传播路径研究是有研究价值的方面。播出的平台、后续的二次传播以及多次传播方式和途径等是否对节目最终的生命力和受关注度有影响?如果有,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影响?换言之,与节目质量本身相比,哪方面的节目的影响更为严重?
《中国诗词大会》 和《朗读者》 是成功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代表,那么与之相对的,并非那么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同类型节目的存在,没有形成和前两者一样的社会影响力,其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以后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宣发等一系列的流程,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第二,关于研究方法的讨论。现有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研究文献,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是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梳理和归纳、传播现象的观察等得出较为宏观的概括性的结论,基于传播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淑萍和付海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特征——基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数据分析》。此文跟踪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播出十天内微博的发布数、转发量、评论数,以及全网对“董卿”“武亦姝”等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等数据,得出了“全民化参与:素人与名人互动引领”等结论和建设性意见。m 由于有具体数据的支持,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会更有说服力。
以后的研究可以在主流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定量 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尝试使用访谈法以及结构分析法(分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受众结构)、趋势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来给假设和最终的结论提供量化数据的支撑,这也许可以让研究过程更为直观和具象化,让研究结论更为严谨有说服力。
a 朱瑞:《新媒介事件情境下自主创新节目的传播构建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5期,第68页。
bik李梦娣、张曼曼:《泛娱乐化时代下〈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价值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14期,第9页,第10页,第10页。
c 张长虹:《探讨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电视指南》2018年第7期,第147页。
dl顾晓:《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收视率谈起》,《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11期,第92页,第93页。
e 潘晴晴:《仪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现代视听》2017年第10期,第43—47页。
f 高贵武、胡蝶:《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新闻与写作》第2017年第3期,第73—76页。
g 吕羚、杨凤:《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新闻战线》2018年第8期,第96—97页。
h 吴媞:《〈朗读者〉: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成功探索》,《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8期,第107页。
j 彭月星:《优秀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探析》,《视听》2018年第11期,第22—23页。
m 赵淑萍、付海钲:《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特征——基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数据分析》,《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第62页。
作 者: 贾琪,浙江传媒学院2018级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媒体传播。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