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88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初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老师们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切实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技巧提问,根据学生实际接受问题能力安排提问内容。这样的提问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描述课堂提问这种方式来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针对性;技巧性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时代,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而有效开展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课堂提问在小学初中也普遍运用到,通过课堂提问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专注力,令到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质量提到提高。
  一、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意把握问题的重复性
  在教学课堂上,老师们经常会将问题和答案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习惯性的留意老师重复的问题,这种不好的的情况会直接导致学生没办法全面分析问题,而是将问题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最坏的可能会令到学生吸收不了更好的知识。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不需要重复,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老师可以适当重复,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吸收,要避免的是那些简单没必要重复的。
  2.提问应紧扣教材以及教学目标
  老师们单纯地传授知识给学生是传统教学中的内容,现代教学则相反。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只有短短40分钟,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而过多向学生提问,一个知识讲完了立刻提问,这样学生并没有完全吸收知识就忙于回答,只会使学生头脑混乱,没有足够时间去思考问题,对知识更加模糊,所以老师提问的问题不宜过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提问,问题应尽可能简洁、集中,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以及知识。
  3.应注意提问问题难度应适中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求知欲望,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提问的问题难度过高,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没有信心,也没有欲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难度适中的题目,既不能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相差太远,也不能将问题设计得太过简单,最好是能够按照“最近发展区”原则,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再找到答案,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掌握课堂提问的几点技巧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基本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可以提升课堂提问技巧、质量的方法,令课堂提问发挥最大的好处,使到教学达到目的。
  1.注意提问应深入
  现在很多课堂上提问都是采用直问直答的方式,这样并不能很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不可以一味采用简单方式提问,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到没兴趣,就连课堂气氛也变得沉闷。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可以不完完全全参考课本,以课文为基础,引出很多其他问题,将时事与学习想结合,提问更加深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生的自我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深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马说》这篇文章时,作者主要是为了表达那种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感,其教育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在困境时也应该迎难而上,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想在学校里想展示自己的才干,可以担任班干部,也可以表演特长,但是暂时没有机会来实现你的心愿,你有才能也无法施展,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都有共鸣,纷纷讨论,在品析文章后,很多学生得到启示,自己要更加努力,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很快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提问有层次性
  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备课中,设计问题需要有层次性,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是简简单单一两个问题就完事,这些问题要符合文章中心,慢慢深入。设计这样的问题既可以令到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还可以使学生更清楚明白到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有层次性提问的好处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和有层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提问要多角度化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令到学生思维更加发散,更加开放,既要重视提问的方法和问题的多少,更加重要是提问多角度化,多角度化使得问题更加深奥,学生思考问题更加深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找出几个不同体裁的课文的共同特征或者差异。让学生对比吴敬梓写的《范进中举》以及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找出两篇文章的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又或者让学生分析我国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4.以公平角度发问
  通常记者总是给人感觉是寸步不让,厚颜无耻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记者为了达到目的而忽略被采访人的感受,也就是提问角度是否公平。《面对面》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对于每一个受访者都是持有统一的态度,它创造的聊天空间是让每一位受访者慢慢进入,以一种公平和平视方式去提问患者,医生,管理人员,而距离又能把握到位。问的问题也跟得比较紧,通常会听到“接下来”,“然后呢”等等这些衔接短语,提问方式公平,互动比较好,主持人风格低调,在采访中可以营造一个很好的互动和采访氛围。同样,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公平、平视角度发问和提问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相对平衡的,有中公平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放松,从容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的开展课堂提问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吸收知识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要思考设计一些可以令到课堂气氛活跃,可以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甘超娟.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相关性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
  [2]褚亚敏.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相关性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作者简介:张静(1978-02),女,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学历,工作单位:河北秦皇岛海港区第十六中学语文组,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实际,从几方面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理想的数学教学不可以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追求,但又要经得住应有的考试,实现“教得有效,考得满意,学得快乐”.因此,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
期刊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给学生。”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把教师“现成的”“教数学”改变成学生“再创造”地“学数学”,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实践铺垫的策略  数学来源于实践。依据教材需要,在课前通过学生的
期刊
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政治老师的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课都有一个特点,即在课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插播近期的热点新闻。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穿插的这些时政新闻呢?听课教师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笔者虽倾向于肯定,但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个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前5分钟新闻的看法,遂产生了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的想法。此想法一经提出即得到同事田老师的大力支持,从问卷内容的修改、印制、发放、完成均得到田老师的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历来也是语文教师认为最难,最困惑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以及看图说话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材料的能力,即便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了一篇习作,那也是内容空洞,条理不清,或者是牛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
期刊
初中八年级英语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笔者认为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由七年级升到八年级后,增加了平面几何、物理等,学习负担比七年级重,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地有了提高。  二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八年级,学生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且极不稳定。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解读历史,评判历史,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本文试图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分析中,揭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和现实联接教学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地以科学的、现实的态度去感悟历史,让学生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高中;历史;现实;教学;民主;权利  历史是什么?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是什么?乃至,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们应该赋予历史学什么样的使
期刊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受个体内部需要的驱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事物具有某种需求时,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驱动的状态,随之而成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即内驱力。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内驱力不断变弱,而通向目标的行为则不断加强。比如,口渴
期刊
在教学中,我常常反思自己在哪里做的不够好。为什么在课改中,总是与学生融合不到一起,看到这篇文章,对我的感触很大。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理念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要比占有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学生迈入知识的殿堂, 丰富自身的各种能力。如果有了自学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就如同在“学海”中找到了船, 在“书山”里觅得了捷径,因而就可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任意采撷, 可以在知识的崇山峻岭中自由攀登。因此,引导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如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
期刊
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实验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实验探究中包含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其中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合作等要素,在现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与学中都有很好的实施,但由于课时和大部分教师自身驾驭课堂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原因,本应贯穿在制定计划和得出结论之后探究过程之中的交流、评估却大部分被师生忽略。而实际上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