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共同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见和体会,从当前高等教育中学风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学风建设的诸因素,结合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措施
高校学风,一般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学习方面形成的风气,其中主要指高校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学习风气。其外化的表现是学校教师在教书与育人、治学与科研上的风气和学生在学习上的风气。良好的学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主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盲从无主见。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其次,人也会变得盲从,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看到别人干嘛,自己就跟着干嘛;甚至有大部分学生还会从中找到浪费时间精力的心理慰藉,没有一个系统的大学规划,从而蹉跎光阴。
(二)学习不愿付出,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学生娇生惯养,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带浓重的功利色彩,存在侥幸心理。学习上目光短浅,只顾眼前,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就学。“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就不学。因而,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强的学科,疏于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学习。实用的求学观念往往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产生轻学术、重实用思想。
(三)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散漫。新生入校前对高校及专业期望值较高,入校后受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混学。表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经常上课迟到、早退、逃学、旷课、上课睡大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等;抄袭甚至不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沉迷于上网、娱乐,很少去图书馆和复习功课;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高,应试倾向严重,考试只求侥幸过关,作弊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方面。首先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理论课程、政治色彩浓的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与实际脱节的课程内容太多。确实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比重太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类等课程不够重视,甚至缺乏。
国外许多高校之所以能吸引各国的优秀学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面向社会,调整方向。应培养属于这个时代的,还是属于上个世纪或下个世纪的人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其次是教师方面,绝大多数能全心全意为教书育人作出贡献,也有少数教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师德和敬业精神,对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事业心,直接表现在教学态度上的敷衍;二是教学学术水平,注重科研工作,却没有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反映在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三是教学方的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四是课程考核偏重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点考核,考试相对随意,甚至不负责任,导致一些学生考试观念不端正,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考风考纪淡化,涣散了学习风气,考核手段没起到督促学生日常学习的作用。再则,目前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的比例较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
期末考试一试定乾坤也存在弊端。造成一种宽松的错觉。有些学生觉得,离期末考还远着呢,用不着急。由此心安理得地浪费大量的时间。还造成学生抱有幻想。有些学生认为平时可不听课,只要临考借别人笔记印一下,再认真看几天,同样可拿高分,听和不听一个样,听多听少一个样,且现实也“验证”了某些人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二)学生自身因素。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他们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尽管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可往往由于毅力、控制力相对较弱,导致对自己要求放松。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专业认识模糊,对专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不知所学专业的主要方向,从而对所学知识的用处产生疑问,减少了对专业的兴趣,它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与学生访谈中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发生在某一宿舍或某些经常一起交往的学生群体中。不学习而经常集体结伴游戏、打牌的行为往往是一寝室或某个学生群体的集体行为。这说明学生群体彼此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相互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社会大环境。青年学生在寻找、选择、思考中变化,又在变化中寻找、选择、思考。从总体分析,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支流问题不容忽视;思想活跃,但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表面上趋向于务实,深层次陷入迷茫困惑。同时需指出,在互联网普及时代,网络对学生思想、学习的影响非常之大。笔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比例极高。此外,新形势下的“读书无用论”、“厌学风”、“经商风”等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错误认识,不能形成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可大力扶植各学科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置。各学科尽可能拨出一定量的实践课时,并积极和周边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面对实际,学生能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明白知识的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注意捕捉学科前沿动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举案例,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同时改革评价机制,体现高校教育“宽进严出”、“全面考核”、“以考促学”原则,克服应试的短期行为,使考试真正成为检验学生学习绩效的有效手段。创新评价形式,变单一的笔试为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文化与技能、期终与平时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并扎实搞好考试管理。从体制上、政策上给学风建设一个硬性的向导。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向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高校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不仅要自尊自励,学为人师,而且要行为规范,做社会道德的榜样和示范[2]。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使全体教师明确,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既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又要敢抓敢管、严格要求。改变学生以前拥有的那种考上大学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一生中必须抓紧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补充最初获得的知识。要继续学习,不断培训,终身充电,知道“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3]。教育大学生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要规划好大学生涯,制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对于教书育人优秀的教师要予以奖励并在各院系甚至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经验的推广示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正是因为对专业认识模糊,专业方面不明确又没有良好的氛围,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应该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介绍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主干和核心课程、专业方向,介绍所学知识如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或把相关内容作成张贴宣传资料。这样,使学生明确了所学知识的用处,才会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采取开展学科竞赛,举办学术活动,举行学术报告等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诸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学生科研成果报告会”、“学术热点讨论周”等形式的活动。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成立大学生科研小组,指派教师担任学生科研顾问,进行必要的指导,制定科研计划,确定科研课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
(四)制定严格管理机制并加强学风建设制度的落实。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出台各类激励和约束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五)典型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可定期举办优秀校友成长路程报告会,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风采展,报告会和展示要生动实在,要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调动学生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争当先进,激发热情,改善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学风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
(六)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的作用。首先班主任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教书育人,开展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以自身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道德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利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尤其针对当前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产生的厌学风气,这种教育更为迫切。其次可以把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制度通过班主任贯穿于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使之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执行。
[参考文献]
[1]许丽英.试论教学管理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3):82.
[2]李卫红.学习总书记讲话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3]胡礼详.大学生发展启示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措施
高校学风,一般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学习方面形成的风气,其中主要指高校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学习风气。其外化的表现是学校教师在教书与育人、治学与科研上的风气和学生在学习上的风气。良好的学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和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1]。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主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盲从无主见。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其次,人也会变得盲从,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看到别人干嘛,自己就跟着干嘛;甚至有大部分学生还会从中找到浪费时间精力的心理慰藉,没有一个系统的大学规划,从而蹉跎光阴。
(二)学习不愿付出,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学生娇生惯养,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带浓重的功利色彩,存在侥幸心理。学习上目光短浅,只顾眼前,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就学。“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就不学。因而,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强的学科,疏于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学习。实用的求学观念往往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狭窄,产生轻学术、重实用思想。
(三)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散漫。新生入校前对高校及专业期望值较高,入校后受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混学。表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经常上课迟到、早退、逃学、旷课、上课睡大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等;抄袭甚至不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沉迷于上网、娱乐,很少去图书馆和复习功课;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高,应试倾向严重,考试只求侥幸过关,作弊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方面。首先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理论课程、政治色彩浓的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与实际脱节的课程内容太多。确实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比重太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类等课程不够重视,甚至缺乏。
国外许多高校之所以能吸引各国的优秀学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面向社会,调整方向。应培养属于这个时代的,还是属于上个世纪或下个世纪的人才?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其次是教师方面,绝大多数能全心全意为教书育人作出贡献,也有少数教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师德和敬业精神,对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事业心,直接表现在教学态度上的敷衍;二是教学学术水平,注重科研工作,却没有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反映在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三是教学方的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四是课程考核偏重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点考核,考试相对随意,甚至不负责任,导致一些学生考试观念不端正,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考风考纪淡化,涣散了学习风气,考核手段没起到督促学生日常学习的作用。再则,目前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的比例较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
期末考试一试定乾坤也存在弊端。造成一种宽松的错觉。有些学生觉得,离期末考还远着呢,用不着急。由此心安理得地浪费大量的时间。还造成学生抱有幻想。有些学生认为平时可不听课,只要临考借别人笔记印一下,再认真看几天,同样可拿高分,听和不听一个样,听多听少一个样,且现实也“验证”了某些人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二)学生自身因素。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他们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尽管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可往往由于毅力、控制力相对较弱,导致对自己要求放松。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专业认识模糊,对专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不知所学专业的主要方向,从而对所学知识的用处产生疑问,减少了对专业的兴趣,它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与学生访谈中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发生在某一宿舍或某些经常一起交往的学生群体中。不学习而经常集体结伴游戏、打牌的行为往往是一寝室或某个学生群体的集体行为。这说明学生群体彼此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相互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社会大环境。青年学生在寻找、选择、思考中变化,又在变化中寻找、选择、思考。从总体分析,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支流问题不容忽视;思想活跃,但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表面上趋向于务实,深层次陷入迷茫困惑。同时需指出,在互联网普及时代,网络对学生思想、学习的影响非常之大。笔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比例极高。此外,新形势下的“读书无用论”、“厌学风”、“经商风”等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错误认识,不能形成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可大力扶植各学科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置。各学科尽可能拨出一定量的实践课时,并积极和周边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面对实际,学生能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明白知识的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注意捕捉学科前沿动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举案例,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同时改革评价机制,体现高校教育“宽进严出”、“全面考核”、“以考促学”原则,克服应试的短期行为,使考试真正成为检验学生学习绩效的有效手段。创新评价形式,变单一的笔试为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文化与技能、期终与平时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并扎实搞好考试管理。从体制上、政策上给学风建设一个硬性的向导。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向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高校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不仅要自尊自励,学为人师,而且要行为规范,做社会道德的榜样和示范[2]。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使全体教师明确,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既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爱护,又要敢抓敢管、严格要求。改变学生以前拥有的那种考上大学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一生中必须抓紧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补充最初获得的知识。要继续学习,不断培训,终身充电,知道“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3]。教育大学生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要规划好大学生涯,制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对于教书育人优秀的教师要予以奖励并在各院系甚至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经验的推广示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正是因为对专业认识模糊,专业方面不明确又没有良好的氛围,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应该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介绍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主干和核心课程、专业方向,介绍所学知识如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或把相关内容作成张贴宣传资料。这样,使学生明确了所学知识的用处,才会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采取开展学科竞赛,举办学术活动,举行学术报告等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诸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学生科研成果报告会”、“学术热点讨论周”等形式的活动。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成立大学生科研小组,指派教师担任学生科研顾问,进行必要的指导,制定科研计划,确定科研课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
(四)制定严格管理机制并加强学风建设制度的落实。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出台各类激励和约束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五)典型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可定期举办优秀校友成长路程报告会,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风采展,报告会和展示要生动实在,要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调动学生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争当先进,激发热情,改善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学风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
(六)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的作用。首先班主任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教书育人,开展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以自身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道德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利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尤其针对当前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产生的厌学风气,这种教育更为迫切。其次可以把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制度通过班主任贯穿于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使之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执行。
[参考文献]
[1]许丽英.试论教学管理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3):82.
[2]李卫红.学习总书记讲话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3]胡礼详.大学生发展启示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