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道德教育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它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和”文化思想,在教书育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和”文化特色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思路,创新德育途径。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创新“和”文化特色教育下的德育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和”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创新;“和”文化;德育工作
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这不仅体现在对知识水平的要求,还体现在对道德水平的考量。一直以来,道德教育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它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和”文化思想,不仅是在历史上有过作用,在当代教育中也具有强大的德育教化功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一点,在“和”文化特色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思路,创新德育途径。
一、 “和”文化特色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代一代的智者贤达穷究天人之际、推演古今之变,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结晶,使得“和”文化具有了非常丰富的内涵。以儒道为首的诸子百家、经文典籍都有涉及“和”文化的、具有启示性的言论。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指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际之间亲善友爱的人伦关系;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揭示了万事万物通过阴阳消长不断地达到平衡的客观规律;《尚书》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提出在治国理政上和平、协作的思想;管仲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左传》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观点……“和”既是一种客观规律,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德育方法。
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许多伦理道德上的难题,比如“药家鑫事件”“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类似的问题,都在考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智慧,运用到当代的德育工作中去,把“和”文化渗透到道德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
二、 “和”文化特色教育下的德育新途径
在“和”文化特色教育的背景下,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德育工作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学生以“和”为本的人生观、以“和”为善的道德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三个方面。通过“和”生活习惯养成培养及“和”学习习惯养成培养,逐步完成三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中形成“和”是一种境界、“和”是一种精神、“和”是一种品质的思维习惯,养成“学和的文化、说和的话语、办和的事情、做和的天使”的良好习惯。
(一) 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树立以“和”为本的人生观
“和而不同”,出自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君子包容别人与自己的差异,因此能够和睦相处,而小人虽然因为臭味相投而聚集在一起,却各怀心思、貌合神离。引用到德育工作的理念中来,“和”指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包容共生,“不同”指张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即教师既要统一完成规定科目的教学任务,又要承認差异,和合学生之间不同的个性和特长,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学校即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学生之间也有出身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家庭情况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乃至国籍、民族的不同,个体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林逋《省心录》中有云:“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当学生之间因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去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和睦共处、相互促进的目的。以“和”文化为特色的德育工作,就是应该引导学生做“和而不同”的君子,而不是做同而不和的小人。这对树立学生“和而不同”的人生观,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大有帮助。
(二) 以“和谐善教”的教风引领以“和”为善的道德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标准。“君子”必定是一个和善的人,是一个有人生追求的人,具有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优良品质。“君子”还是一个人格魅力极强的人,行事遵从道德准则,为人中正仁和。在教育教学当中,为人师者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君子品格,在教风上强调亲和、德尚、融和、善教。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如亲人一般亲近。教师始终应该保持亲近随和的态度,在学业上乐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对学生关怀备至,凡事都把学生放在首位,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道德精神层面,教师应对自己严格要求.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建立自己以和为贵的师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善教是对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要求,除了工作,在生活学习上,教师也要具备将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和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能力。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追求“君子”的高尚品格,端正自己的言行,以极高的道德境界来要求自己,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以“和”为善的道德观。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引导以“和”为美的艺术观
孙家正部长曾以北京故宫的核心建筑为例,说明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的价值观。比如,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大殿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含的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以“和实创新”的方法去发现和创造美。
“和实创新”的概念出自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强调尊重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同时坚持研究创新,不忘求实的发展思路。“和”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客观规律,只有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与客观规律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成功地实现事物发展质的飞跃。
当代世界各种知识系统是同构的,知识系统各部分可以相互思辨,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培养学生“和学多思”的习惯,继而树立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和学提供的是整体差异互补、多样性统一的思维范式,创新让旧的事物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这是在宽裕、多元的知识构架体系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三、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知识技能过硬、道德素质良好的新型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导学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树立以“和”为本的人生观,以“和谐善教”的教风引领以“和”为善的道德观,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引导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迟会礼,吕长芳,陈福刚,张忠立,李洁,张翠,房玉春,徐艳梅.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4,(9):48-50.
[3]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禤锦康,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和睦小学。
关键词:创新;“和”文化;德育工作
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这不仅体现在对知识水平的要求,还体现在对道德水平的考量。一直以来,道德教育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它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和”文化思想,不仅是在历史上有过作用,在当代教育中也具有强大的德育教化功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一点,在“和”文化特色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思路,创新德育途径。
一、 “和”文化特色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代一代的智者贤达穷究天人之际、推演古今之变,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结晶,使得“和”文化具有了非常丰富的内涵。以儒道为首的诸子百家、经文典籍都有涉及“和”文化的、具有启示性的言论。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指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际之间亲善友爱的人伦关系;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揭示了万事万物通过阴阳消长不断地达到平衡的客观规律;《尚书》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提出在治国理政上和平、协作的思想;管仲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左传》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观点……“和”既是一种客观规律,也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德育方法。
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许多伦理道德上的难题,比如“药家鑫事件”“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类似的问题,都在考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智慧,运用到当代的德育工作中去,把“和”文化渗透到道德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
二、 “和”文化特色教育下的德育新途径
在“和”文化特色教育的背景下,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德育工作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学生以“和”为本的人生观、以“和”为善的道德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三个方面。通过“和”生活习惯养成培养及“和”学习习惯养成培养,逐步完成三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中形成“和”是一种境界、“和”是一种精神、“和”是一种品质的思维习惯,养成“学和的文化、说和的话语、办和的事情、做和的天使”的良好习惯。
(一) 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树立以“和”为本的人生观
“和而不同”,出自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君子包容别人与自己的差异,因此能够和睦相处,而小人虽然因为臭味相投而聚集在一起,却各怀心思、貌合神离。引用到德育工作的理念中来,“和”指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包容共生,“不同”指张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即教师既要统一完成规定科目的教学任务,又要承認差异,和合学生之间不同的个性和特长,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学校即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学生之间也有出身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家庭情况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乃至国籍、民族的不同,个体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林逋《省心录》中有云:“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当学生之间因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去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和睦共处、相互促进的目的。以“和”文化为特色的德育工作,就是应该引导学生做“和而不同”的君子,而不是做同而不和的小人。这对树立学生“和而不同”的人生观,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大有帮助。
(二) 以“和谐善教”的教风引领以“和”为善的道德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标准。“君子”必定是一个和善的人,是一个有人生追求的人,具有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优良品质。“君子”还是一个人格魅力极强的人,行事遵从道德准则,为人中正仁和。在教育教学当中,为人师者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君子品格,在教风上强调亲和、德尚、融和、善教。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如亲人一般亲近。教师始终应该保持亲近随和的态度,在学业上乐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对学生关怀备至,凡事都把学生放在首位,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道德精神层面,教师应对自己严格要求.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建立自己以和为贵的师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善教是对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要求,除了工作,在生活学习上,教师也要具备将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和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能力。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追求“君子”的高尚品格,端正自己的言行,以极高的道德境界来要求自己,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以“和”为善的道德观。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引导以“和”为美的艺术观
孙家正部长曾以北京故宫的核心建筑为例,说明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的价值观。比如,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大殿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包含的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以“和实创新”的方法去发现和创造美。
“和实创新”的概念出自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强调尊重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同时坚持研究创新,不忘求实的发展思路。“和”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客观规律,只有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与客观规律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成功地实现事物发展质的飞跃。
当代世界各种知识系统是同构的,知识系统各部分可以相互思辨,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培养学生“和学多思”的习惯,继而树立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和学提供的是整体差异互补、多样性统一的思维范式,创新让旧的事物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这是在宽裕、多元的知识构架体系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三、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知识技能过硬、道德素质良好的新型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导学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树立以“和”为本的人生观,以“和谐善教”的教风引领以“和”为善的道德观,以“和实创新”的学风引导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迟会礼,吕长芳,陈福刚,张忠立,李洁,张翠,房玉春,徐艳梅.弘扬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4,(9):48-50.
[3]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禤锦康,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和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