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牲乌拉,今吉林省永吉县北乌拉街,中国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打牲乌拉,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 “打牲”,满语,采捕和狩猎之意。 “乌拉”,满语,沿江靠川之谓。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靠山吃山,靠河吃河”。
  这里所说的“江”,指发源于吉林延边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古代封建王朝在松花江边上专门设置了一个从事采捕、狩猎事项的机构.这个机构管理当地的渔猎事务,并负责把采捕来的鲜鱼和珍奇野兽送往北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打牲乌拉”的表面含义。
  现在的人们乍听采捕和狩猎,一定认为那是一件浪漫而饶有情趣的事情。很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
  可是不难想象,在几百年前的乌拉却是另外一番的情景。狂风怒号下,滚滚红尘中,冰封雪冻的江河上,为了维持中央朝廷的奢华生活与帝国的一统江山,一代一代的八旗勇士、猎手在这片土地上洒下鲜血。他们忘不了先王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凭借着短短13幅铠甲问鼎中原,他们忘不了自己骨子里流淌的骁勇彪悍的血液。面对丰收和猎物他们从吝惜自己的喜悦,面对寒风敌人,他们要做的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金戈铁马,誓死效忠一一乌拉人的全部。
  那沾满鲜血的长矛、弓箭、渔叉从不曾改变他们窘迫的生活,却意外地成就了一份精神上的伟业一一咬紧牙关去戍守,有形的是边界,无形的是理想和作为勇士的尊严。
  这就是乌拉打牲一一用勇士鲜血构筑起来的文化。
  今天,当我们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行走,已经看不到战争的硝烟和狩猎人的影子,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灿烂的微笑。我努力寻找,那鹰一样的眼神,虎豹一样的仪态,没有。也许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也许是因为那样的生存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们仍然不能不去寻找,寻找那几百年间历史所留下的珍贵的精神。人类的诸多文化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文字记载下来,更多的甚至也是更重要的部分是传承在人自身的精神品格上。这就是一部活的历史。
  当年,打牲乌拉留下的诸多后代,如今己繁衍成了诸多村村屯屯,星罗棋布地散在松辽平原上,其中以松花江中部为多,最集中的就是乌拉街这一带。从那些明亮的眼神和生活中的种种习俗习惯中,人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一乌拉街一一这是目前世上的最后一个渔猎部落的传承和遗存,在这些人的“骨子里”,依旧传承着从前岁月的某种精神和力量,或可以称之为“乌拉神态”
  如今你要是见到这儿路边的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只要一打听,一个个都会告诉你祖上或是“戍边”来的,或是“守驿”来的,或是“从龙”来的……
  2012年12月14日,乌拉街韩屯。
  天很冷,空中飘着朦胧的清霜,我来到了乌拉街的韩屯。听说胡伯信的祖上就是打牲乌拉的先人,他们几辈人在这儿居住,除了捕鱼进贡外,还使用一种猛禽“海东青” (一种鹰)去捕猎,而且至今他家还养着这种鹰。
  远远的,我们听到一阵“扑扑”的响声。
  刚进韩屯,就见一个小伙子在雪地上“玩鹰”,那“扑扑”的响声,就是那鹰在他的“鹰袖”上起落时发出的声音。原来,他就是胡伯信的儿子胡云武。那鹰闪着机敏的眼睛,时而飞在杆上,时而站在他的肩上,时而盯着白雪茫茫的远方。我们终于谈起他养这动物的原因。 胡云武说:“就是为了不忘。”“不忘什么?”
  “不忘从前祖上骑马、放鹰狩猎的历史。现在保护自然,我们也不打猎了。可是养养鹰,人能更英武和精神。”他笑笑。真的,这儿的人除了韩屯的胡家,还有几家,还有周边几个屯子的人,也有驯鹰和养鹰的:驯和养完全是为了记忆从前祖上威武的岁月和崇尚武功的历史,因为那是一种不能忘却的民族魂。
  如今,这儿已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旅游路线”一一到乌拉旧地去观赏“鹰户”们驯鹰和养鹰,去回忆历史,去感悟自然,去品味人生。人们管这儿叫“鹰屯”。到鹰屯來的人往往能有一种独特的收获,这种感受是和观看松花江和吉林雾凇美景所大不相同的一种感受。
  看着凶悍的雄鹰,小鸟依人一般地站在乌拉后裔的肩膀上,你会真正的体会到一种力量,也自然的会想象他们的祖辈。天哪,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群武士:心比江河宽,豪气泣鬼神,横刀问天天不应?举刀劈!
  乌拉精神,满族的民族之魂,永远不会失落!
  几千年的战争杀伐和休养生息,在乌拉街留下了众多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存。镇内现有5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包含了原始文化、汉文化、渤海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还有4处古城池,现今依旧保存完好,其中乌拉古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曾有“八庙四祠三府一街”等古建筑,现三府一街保存尚好,可见当时乌拉街辉煌景象。 乌拉古城位于旧街村。古城分内、中、外三道城墙,夯土筑就。旧街在元明时期称“洪尼罗”;明初称“扈伦”:清初称“布特哈乌拉”,也称“大乌喇虞”。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古城东南建设新城之后,当地居民把古城称为“旧街”或“老城里”。 据传说,乌拉古城建于公元8世纪,原始古城址在旧街村西北1千米处的粟末水江畔,距离杨屯大海猛只有1.5千米,如今早己夷为平地。公元12世纪中叶,约为金代海陵王天德年间,因防水患将城池搬迁到洪尼地方,筑洪尼罗城(中城),也称“哈思呼贝勒城”。在城里中心部位筑一高台,名日“白花公主点将台”,此台亦为夯土筑就。白花公主点将台(白花公主也有叫不花公主或百花公主),台高约8米,边长约25米。白花公主的身世传说不一,点将的故事在东北流传很久。有的传说白花公主是金代大将金兀术(完颜宗弼)的三妹,有的说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女儿,还有的说是乌拉国的公主。相传点将台四周是木栅围墙,里面军队驻扎在牛皮帐篷里。
  乌拉古城的中城呈四边形,为夯土分层筑就,周长3532米,东墙边长为880米.南墙边长为585米,西墙边长为1040米,北墙边长为667米。城基宽度为15米,城墙高度为4米,城墙顶宽2米,设东西南北四门,门宽5、6、10米不等。城墙四角都有角楼痕迹,城墙顶端设有箭垛,墙外侧陡峭,内侧坦缓,门侧设有马道痕迹。城东、南、北3面有护城河,宽7米,深3米。   明嘉靖四十年(1562),乌拉国主布颜修补和加固了洪尼罗城,改称“内罗城”(中城)。又绕内罗城北、东、南三面筑一道套城称为“外罗城” (外城)。该城三面总长为6千米,因西面是挨近内罗城的护城河,故二城于西墙一线处合为一体。其构筑规格大体与内罗城相同。又在白花点将台周围,修筑略呈长方形的紫禁城(内城).其周长为788米,南北边长为204米,东西边长为190米,城高4米,基宽10米,顶宽2米,设有4座角楼,一座南门。城内是乌拉国的宫殿。万历四十一年(1613),努尔哈赤灭乌拉国时,城内宫殿全部化为灰烬。古城的内、中、外三道城墙均为挖护城河聚土夯实而成, 故有“开河背土筑古城”之说。
  目前,紫禁城保存完好,门楼和楼都不存在。内城除西城墙残缺不全以外,其他部位尚属完整,但角楼、箭垛都早已拆毁。外城保存下来的只有东、西、北的断壁,东墙南北两段尚存残垣500米。
  乌拉街满族民族风情民俗浓郁厚重,是国内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
  满族宅院一般坐北朝南,多开南门,因是四合院或三合院落,形如口袋,故称“口袋房”;又因形似斗形,故亦称“斗室”。满族老宅,屋侧建“地烟囱”。早期用空心整木,后来用土坯、砖泥砌筑而成。
  满族的院落,坐北朝南的住宅为正房,一般满族人家的住房为三间或五间。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置锅、灶,设东、西卧室。满族有“以西为尊”的礼仪,所以长辈住西屋,称“上屋”。卧室内三面火炕,称“万字炕”。南、北炕为主人的大炕,西炕较窄不住人,下边走烟道。西炕上禁忌摆杂物,只放置柜箱,也不允许外人坐。西墙正中供祖宗板,上摆香碟、蜡台等神物,并贴有挂签。南炕设炕桌,上摆扣碗、帽筒等物,炕桌两边有靠枕坐褥,炕下有脚踏。北炕墙上有装家族宗谱的谱匣,炕头陈设一只与炕同宽的长木箱.俗称“躺箱”,箱上置放被褥和枕头。南、北炕挂长约4米木杆,杆两端雕成龙头形,称“龙头幔杆”,杆上张挂“幔帐”。
  冬令时,满族人家的炕上放置泥、麻泥制或铁制火盆。火盆的作用很大,男子在火盆上溫热酒壶:妇女在火盆里烧热具有今日熨斗作用的“烙铁”:小孩则在火盆里烧鸡蛋、土豆、蹦苞米花。全家人围坐在火盆旁取暖,其乐融融。
  民间满族喜穿“鞋”(同“乌拉鞋”),是关东的独特产物。鞋的制作十分讲究,多用整张兽皮缝制而成。一张牛皮只能出4-5双鞋,而一至四五排之间最好的是二排。头排取皮在尾巴根那儿,称为“糟门”皮:二排取皮在牛屁股和脊骨处,是最好的位置,所以二排价格最贵,往往比头排和三四排贵三四倍,鞋也特别耐穿耐磨;三排是腰骨处,皮制打横,制作不出优质的鞋。只有二排叫“十字花骨”,是优等货。有矮(靴或袜,又叫头牛)也有高(又叫头马),有大褶也有小褶。大褶产于乌拉街一带,一般是8个褶。小褶产于辽宁海城的牛庄,一般是10个褶左右。
  满族的饮食习俗和进餐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走,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几代家人同桌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决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满族爱狗的心理,除有“义犬救驾”的传说外,是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满族有不食狗肉的饮食禁忌。
  到满族人家做客,酒菜上来之前,总要有四个小碟咸菜压桌,传说此俗源于努尔哈赤采参。当时长白山里风大,努尔哈赤当年每次铺上虎皮当饭桌吃饭.总要被风卷起,努尔哈赤急了,一剑劈去,砍落四块石头分别压在虎皮四角,再大的风也掀不动了。努尔哈赤由山里进城当了汗王,这个规矩也带到了城里,只不过石头由四个小碟咸菜代替了。
  满族饮食从传统的野味烧烤、满族火锅,到满汉全席、八大碗、三套碗、白肉血肠,深受满族同胞喜欢。到乌拉街,不吃乌拉街满族正宗火锅,等于白来乌拉街一趟。火锅是满族祖先的一大发明。清朝入关,使火锅遍及全国。昔日,女真人狩猎野餐时,用篝火烧陶壶、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边吃边烧,这是火锅的雏形,也是满族行军出猎的随行炊具。后来火锅发展成为现在的圆形,中间有烟囱,内置炭火的铜制火锅。东北火锅以白肉火锅为主,菜入锅极有讲究,叫“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火锅汤味道别具一格,肉鲜嫩可口,味道醇厚不腻人。在满族的历史上曾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地上锅、水中锅等多种火锅。清乾隆帝六下江南,每到一处,都吃火锅,致使大江南北火锅盛行。
其他文献
我奶奶是宜兴河桥镇人。奶奶性格直爽豪迈,这在江南人看来是不好的脾气,所以二十多岁才嫁给我的爷爷。按当时的习俗看,已经算是个老姑娘了。  奶奶家家境富裕,陪嫁也多,而当时我们洪家已经衰落了。在我小的时候,时常会翻看奶奶藏在大橱里的那些陪嫁细碎物什。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只花碗(现在想来是只粉彩碗),色彩非常明丽。我喜欢极了,捧着碗细看。记得上面描画着一个花园,有一处池塘,周圍满是林木,鲜花盛放。是春天的
期刊
这里是当代中国的缩影,这里是此时此刻的中国,这里集中展现了变革中国的复杂和多样,一切都正在发展,一切都还有希望。  2010年一个潮湿闷热的日子,丁燕拿到了东莞居住证。在住进樟木头一间75平米的二手公寓后,她正式完成了从新疆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居。  在新疆,丁燕是靠稿费为生的自由写作者,是诗人,也是几岁孩子的妈妈。2009年7月,她的写作陷入瓶颈,整整一年,无法让自己写出一个字。  丁燕决定去南方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依法治国一直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之中。本期热点关注聚焦领导人依法治国的治理思路,深度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意义和重要举措,以期让读者了解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和最新路径。  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凸显了法治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运用法
期刊
在清代宫廷史上,有一位皇帝差点在宫廷里遇刺,他就是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而且是两次遇刺,两次未遂。  第一次发生在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自圆明园还宫(紫禁城),将入顺贞门时,突然有一个叫陈德的人持刃向他扑来,几乎遭遇不测。事过十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突然有一伙天理教徒,分两队从紫禁城的东华门和西华门突入宫内,其中一队一直攻到隆宗门外
期刊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他不爱黄金屋、不爱颜如玉、也不爱千钟粟,他爱书,纯粹的爱书。他就是友新街道梅亭社区的“藏书之星”袁立辉老人。据袁立辉估计,这40多年来,他收藏的各类书籍超过了1万5千册,他还利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其中几个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小时候,老师对我的评价是“爱看书”  走进袁立辉的家中,第一感觉是挤,不足4O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大部分被书
期刊
什么叫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一定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对现实生活持久影响,对未来的发展还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看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与走势,必定是一个长的视野,甚至两三百年也不一定能够看清楚。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要讲中国的特色,就必须要从整个历史纵深来谈这个问题。  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  中国地域辽阔,面积大致相当于欧洲。即使在两千年前,与世界上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是非常广阔的。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
期刊
似水流年在雪山圣湖熠熠闪亮,西藏的天空清澈湛蓝,纤尘不染,它的明净灵性直指心灵。  西藏的天蓝已经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坦荡,一种精神。你见过蓝得那么直接,那么纯粹彻底,蓝得让人灵魂出窍的地方吗?那就是西藏。如果你到了那里,站在蓝天下,看到极致的蓝衬托着雪白的云。如果你零距离触摸西藏,触摸到的一定首先是那能融化一切的蓝,你会忍不住失声惊叹。  西藏的蓝是有生命的,去过那里的人都无法抗拒,只要在那里
期刊
“避免大规模刺激计划、结构性改革(短期阵痛、长期获益)和去杠杆化”,是巴克莱版“李克强经济学”概念的三大支柱,巴克莱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李克强经济学正是中国所需要的,因为中国经济急需重回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决策层已经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靠货币、财政政策刺激只能加重危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增长瓶颈的时候。对此,“李克强经济学”的答案是,通过改革红利的释放和制度
期刊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富强往往靠年青一辈的奋斗,而一个青年的梦想也须靠国家的资助与培养。助学,乃筑梦,即铸人。  夏天烈日炎炎,热得连风也开始疲倦了,枯瘦的稻禾直挺挺的一动不动。这一幕映在老人的眼眸里,他轻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今年的收成怕是卖不了几个钱了,眼看就要开学了,白杨的学费该怎么办。”说完他便转身向远处那座矮房走去,骨瘦如柴的阿黄在他身后慢悠悠的摇着尾巴。  由于白
期刊
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一岁半时,母亲也撒手人寰。祖父年迈,已经70多岁,做不得重活。为了让他继续学业,在好心人的撮合下,10岁的他与邻村大他6岁的她完婚。没有请客,没有花轿,邀请几个亲戚吃了一顿饭,他们完成了生死契约,将相依相伴一辈子。  结婚那天,她只带了几件衣服,住进他家。这哪里是家?家徒四壁,新房有門无窗,屋顶上还长着青草。逼仄的房间里,祖父蜷着身子,窝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她一阵心酸,挽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