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作文表达语境日趋具体化、情境化。本文旨在以公民意识为导引,从作文素材、时事新闻等材料中发掘公民意识思考的生发点,引导学生在社会现象、现实素材等情境中进行表达或写作,培养学生客观思考问题、理性辩证看待社会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公民意识;交际语境;理性辩证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表明了高考作文对学生作文表达语境具体化、情境化的要求,这对作文思维培养的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学生习惯了“虚拟化读者”“自说自话”的时代已然改变,我们的作文写作训练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但学生在日常分析时事素材时囿于思维所限,只能在浅层归纳原因。如果总是纠结于细枝末节的分析,学生很难建立起理性的话语系统。所以,如何创设具体的作文交际语境,引导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述”?什么样的交际语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自信表达自己意见的信心,让主人翁意识慢慢植根于其心中?这一直让我们苦恼。
我曾在分析杭州图书馆允许农民工、拾荒者等进入的作文素材时发现,学生只是在分析农民工、拾荒者是否卫生、是否遵循图书馆规则等,却忽略了农民工、拾荒者他们的身份。他们也是公民,也同样享有学习、阅读和分享公共资源的权利。能不能利用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构筑基本的作文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在相关语境中进行表达写作?经过了解并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我开始在作文课堂上引入“公民意识”的新思路,希望能够给学生打开看向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另一扇窗。
一、研究的定位与范围限定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公民意识”是缘起于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概念,涉及范围较广。张雄锋在《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中认为,高中的议论文写作应指向公民精神的培养。【1】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就要对讲的内容有取舍,定主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以事说理、以案明德,着力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2】其中,我初步选择了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学生较容易理解、能激起思维火花的来作为我们选择构建作文交际语境的素材方向,希望能以公民意识相关材料为辅助素材或语境导引,培养学生理性辩证看待社会事件的能力,以提升其理性判断的认知水平。
二、从旧的作文素材中发掘公民意识思考的生发点,从知识梳理开始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一)通过语段的修改训练引入公民意识的思考,让学生初步建立理性的话语系统。
通过在学生中进行的关于公民意识的相关调查,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公民权利等概念很陌生,不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专属词,所以不敢在表达时运用相关概念。如何消除学生对公民意识的陌生感?我用表格等形式导引出“公民意识”的相关概念,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如学生在分析事件时往往会关注当事人的身份,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层梳理,如:
(常见的)社会身份如公民,对应权利、义务、平等等,
警察、教師、学生等对应责任、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原则等,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对应责任、义务等。
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到了利用他们熟悉的作文题创设思考、讨论的语境。以杭图的作文题为例,我先展示了停留在浅层论理、理由不够充分、言语重复的文段1。文段1如下:
人人皆平等。图书馆是供所有人免费阅览的,包括了乞丐和拾荒者,馆长也没理由不给乞丐和拾荒者进入,更何况都说是对所有人开放,乞丐和拾荒者也是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让他们洗干净手他们也洗了,所以,没有理由不让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馆长这样做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你好看点就可以进图书馆,不好看的人就不可以进去。
然后提问: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免费阅览吗?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的性质是社会的公共资源,为本国公民使用。乞丐、拾荒者他们也是公民,自然也可以获得入内共同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所以文段修改如下:
杭州图书馆之所以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阅览,是因为人人皆平等,所有公民都有权分享社会的公共资源。
乞丐、拾荒者、农民工身处社会底层,且部分人卫生习惯较差。但不可否认,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国家的公民,也同样有资格进入公共图书馆阅读。况且,杭图要求这些特殊的读者们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就是为了保护其他读者的阅读氛围不受侵扰。
再说,公共图书馆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让所有的公民都共同分享图书,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的公共资源,但凡是本国公民都能共同分享它。因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每位公民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这些特殊的读者们也不应该被图书馆的大门拒绝。
(二)设置公民意识情境下的思考练习,展示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导学生从不同对象身上思考其观点的合理性,得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公民意识是否就代表“去人性化”的冷冰冰的话题?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疑惑。同样以上题为例:如果完全罔顾图书馆内其他阅读者的感受,这样的规定也并非真正的“温暖”。所以后面补充“为尊重彼此共享公共资源的权利,图书馆对入馆者做出一些规定和要求”也是必需的,如入馆阅览者须清洁双手,不能污损书籍等。当然,这些都不针对特定人群。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这份权利。而一些规则、要求的补充恰恰反映了对不同阅读者权利的充分尊重,恰恰是社会治理人性化的最好体现。所以我们抛出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对“公民意识”的偏见,力图让学生“由果溯因”,挖掘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再以2015年全国卷Ⅰ卷作文题为例: 作文原题主要内容是:女大学生小陈因屡次劝说父亲不要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此事引起很大争论。
我对作文的写作要求做了一些改动,让学生以小陈的身份给父亲写一段话,从女儿的角度和公民的角度向老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设计的目的在于:希望更清晰地引导学生从情和理的角度分析小陈的行为,并尝试从“公民意识”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单举违法这个理由,而面对的对象又是自己至亲的时候,话语就显得冷冰冰,不易让人接受。而换一种表述会不会更容易让小陈父亲接受呢?
学生的文段大多以女儿的身份阐释道理,如:
父亲,因为你多次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我也劝过你很多次。但每次你都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或者只是口头答应,转身又继续犯错。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是一种违法行为,你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一时疏忽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后果,还会给其他人留下一生的伤痛,你想过吗?
我讓学生尝试以公民身份去考虑问题,文段可以修改如下:
父亲,您以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一直把您的话铭记于心。是的,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这种行为不一定会被交警发现,但如果我们不时刻将交通法规牢记在心,心存侥幸,可能一时疏忽就会造成血的教训,给自己、给他人留下一生的伤痛。父亲,在我的心里,您一直是一位好父亲,更是一位以身作则的良好公民。为了营造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难道不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将安全隐患排除于无形吗?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新趋势,读者意识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最大特色,而明确读者、强化读者意识,其实就是要明确作者身份,即谁在说、对谁说。构建相对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建立清晰的对话关系,方便学生更快地代入情景,有话可说。而“公民意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所以女儿如果从自身公民的身份出发,以现代社会中公民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条文、行为规则的理据来说服父亲也是合乎情理的,另外从公共意识角度来看,每个公民都有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关注自身行为可能给他人、社会带来的危害的责任,而且彼此间应达成共识,负有契约性的自制的责任。
三、以“社会现象+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客观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粗暴的表达习惯,尝试辩证表达对某一件事的观点
除了在分析材料时从当事人公民的身份角度由果溯因,纵深分析其行为的合理性外,学生在写作表达时也应该培养自己公民表达的自信。这种自信缘何而来?来自课堂,来自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给他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学生日常会接触到大量资讯,而他们总认为最热门的就是最有新闻价值的,思维常常被网络上的观点“绑架”,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实,如果设计得当,生活中一些寻常的公共事件也能给我们打开思考的维度。孙瑾老师在2018年7-8《语文教学通讯》上刊载了《明亮的对话:审慎思考,公民表达——思辨性论述文写作的思考路径》一文,以国庆长假高速堵车现象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从公民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以更开放、客观的态度与社会现象实现理性对话。【3】文中展示的案例还引导学生运用“以退为进”的论证方法,并归纳了方法的思路和用词,以达到更客观、辩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所得,对作文表达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孙老师对作文思维提升情境化的引导启发了我,我仿照这样的思路也设计了一节关于“地铁上年轻人让座”争议的公开课,以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对类似公共事件的思考。其实教给学生的知识还是提观点、找原因和寻对策等,但引入开放、互动、包容的公民思维却能让学生更关注身边人和事,渐渐形成辩证思考的良好习惯,也有助于我们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
四、时代呼唤公民意识的参与,也引起了我们对打开作文思维做法的新反思
疫情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应帅在2020.4.26的人民论坛网上发表《透过疫情看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培育》一文,当中明确指出,“抗击疫情中展示的‘社会百态’和‘人性众生相’,也在社会治理层面凸显了公共灾难的群体危害,因此良性的、现代化的‘公民道德’与‘公民意识’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学科肩负着“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应该利用更贴近现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利用好精心选择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勇担当、乐参与的公民意识。如疫情期间,我们在线上让学生讨论的《谣言止于智者》《如何做一个理性公民》《防疫责任你我他》等话题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公共空间里的海量信息,审视他人的同时更反思自己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加深对公民意识的理解。
时代的高速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了自由表达观点、多向发展个性、追求多元价值观的广阔空间,但也给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尊重学生表达自由的同时做出更好地引导,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学习,与学生共同构筑思维火花碰撞的天地,充分利用好鲜活的现实素材,搭建更理性、科学的话语系统,彼此实现共同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雄锋.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J].文教资料,2016,24.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
[3]孙瑾、袁湛江.明亮的对话:审慎思考,公民表达——思辨性论述文写作的思考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8,7-8.
关键词:公民意识;交际语境;理性辩证
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表明了高考作文对学生作文表达语境具体化、情境化的要求,这对作文思维培养的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学生习惯了“虚拟化读者”“自说自话”的时代已然改变,我们的作文写作训练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但学生在日常分析时事素材时囿于思维所限,只能在浅层归纳原因。如果总是纠结于细枝末节的分析,学生很难建立起理性的话语系统。所以,如何创设具体的作文交际语境,引导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述”?什么样的交际语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自信表达自己意见的信心,让主人翁意识慢慢植根于其心中?这一直让我们苦恼。
我曾在分析杭州图书馆允许农民工、拾荒者等进入的作文素材时发现,学生只是在分析农民工、拾荒者是否卫生、是否遵循图书馆规则等,却忽略了农民工、拾荒者他们的身份。他们也是公民,也同样享有学习、阅读和分享公共资源的权利。能不能利用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构筑基本的作文交际语境,引导学生在相关语境中进行表达写作?经过了解并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我开始在作文课堂上引入“公民意识”的新思路,希望能够给学生打开看向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的另一扇窗。
一、研究的定位与范围限定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公民意识”是缘起于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概念,涉及范围较广。张雄锋在《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中认为,高中的议论文写作应指向公民精神的培养。【1】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就要对讲的内容有取舍,定主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以事说理、以案明德,着力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2】其中,我初步选择了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学生较容易理解、能激起思维火花的来作为我们选择构建作文交际语境的素材方向,希望能以公民意识相关材料为辅助素材或语境导引,培养学生理性辩证看待社会事件的能力,以提升其理性判断的认知水平。
二、从旧的作文素材中发掘公民意识思考的生发点,从知识梳理开始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一)通过语段的修改训练引入公民意识的思考,让学生初步建立理性的话语系统。
通过在学生中进行的关于公民意识的相关调查,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公民权利等概念很陌生,不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专属词,所以不敢在表达时运用相关概念。如何消除学生对公民意识的陌生感?我用表格等形式导引出“公民意识”的相关概念,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如学生在分析事件时往往会关注当事人的身份,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层梳理,如:
(常见的)社会身份如公民,对应权利、义务、平等等,
警察、教師、学生等对应责任、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原则等,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对应责任、义务等。
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到了利用他们熟悉的作文题创设思考、讨论的语境。以杭图的作文题为例,我先展示了停留在浅层论理、理由不够充分、言语重复的文段1。文段1如下:
人人皆平等。图书馆是供所有人免费阅览的,包括了乞丐和拾荒者,馆长也没理由不给乞丐和拾荒者进入,更何况都说是对所有人开放,乞丐和拾荒者也是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让他们洗干净手他们也洗了,所以,没有理由不让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馆长这样做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你好看点就可以进图书馆,不好看的人就不可以进去。
然后提问: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免费阅览吗?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的性质是社会的公共资源,为本国公民使用。乞丐、拾荒者他们也是公民,自然也可以获得入内共同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所以文段修改如下:
杭州图书馆之所以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阅览,是因为人人皆平等,所有公民都有权分享社会的公共资源。
乞丐、拾荒者、农民工身处社会底层,且部分人卫生习惯较差。但不可否认,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国家的公民,也同样有资格进入公共图书馆阅读。况且,杭图要求这些特殊的读者们把手洗干净再阅读,就是为了保护其他读者的阅读氛围不受侵扰。
再说,公共图书馆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让所有的公民都共同分享图书,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的公共资源,但凡是本国公民都能共同分享它。因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每位公民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这些特殊的读者们也不应该被图书馆的大门拒绝。
(二)设置公民意识情境下的思考练习,展示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导学生从不同对象身上思考其观点的合理性,得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公民意识是否就代表“去人性化”的冷冰冰的话题?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疑惑。同样以上题为例:如果完全罔顾图书馆内其他阅读者的感受,这样的规定也并非真正的“温暖”。所以后面补充“为尊重彼此共享公共资源的权利,图书馆对入馆者做出一些规定和要求”也是必需的,如入馆阅览者须清洁双手,不能污损书籍等。当然,这些都不针对特定人群。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这份权利。而一些规则、要求的补充恰恰反映了对不同阅读者权利的充分尊重,恰恰是社会治理人性化的最好体现。所以我们抛出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对“公民意识”的偏见,力图让学生“由果溯因”,挖掘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再以2015年全国卷Ⅰ卷作文题为例: 作文原题主要内容是:女大学生小陈因屡次劝说父亲不要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此事引起很大争论。
我对作文的写作要求做了一些改动,让学生以小陈的身份给父亲写一段话,从女儿的角度和公民的角度向老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设计的目的在于:希望更清晰地引导学生从情和理的角度分析小陈的行为,并尝试从“公民意识”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单举违法这个理由,而面对的对象又是自己至亲的时候,话语就显得冷冰冰,不易让人接受。而换一种表述会不会更容易让小陈父亲接受呢?
学生的文段大多以女儿的身份阐释道理,如:
父亲,因为你多次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我也劝过你很多次。但每次你都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或者只是口头答应,转身又继续犯错。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是一种违法行为,你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一时疏忽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后果,还会给其他人留下一生的伤痛,你想过吗?
我讓学生尝试以公民身份去考虑问题,文段可以修改如下:
父亲,您以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一直把您的话铭记于心。是的,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这种行为不一定会被交警发现,但如果我们不时刻将交通法规牢记在心,心存侥幸,可能一时疏忽就会造成血的教训,给自己、给他人留下一生的伤痛。父亲,在我的心里,您一直是一位好父亲,更是一位以身作则的良好公民。为了营造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难道不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将安全隐患排除于无形吗?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新趋势,读者意识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最大特色,而明确读者、强化读者意识,其实就是要明确作者身份,即谁在说、对谁说。构建相对真实的言语交际环境,建立清晰的对话关系,方便学生更快地代入情景,有话可说。而“公民意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所以女儿如果从自身公民的身份出发,以现代社会中公民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条文、行为规则的理据来说服父亲也是合乎情理的,另外从公共意识角度来看,每个公民都有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关注自身行为可能给他人、社会带来的危害的责任,而且彼此间应达成共识,负有契约性的自制的责任。
三、以“社会现象+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客观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粗暴的表达习惯,尝试辩证表达对某一件事的观点
除了在分析材料时从当事人公民的身份角度由果溯因,纵深分析其行为的合理性外,学生在写作表达时也应该培养自己公民表达的自信。这种自信缘何而来?来自课堂,来自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给他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学生日常会接触到大量资讯,而他们总认为最热门的就是最有新闻价值的,思维常常被网络上的观点“绑架”,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实,如果设计得当,生活中一些寻常的公共事件也能给我们打开思考的维度。孙瑾老师在2018年7-8《语文教学通讯》上刊载了《明亮的对话:审慎思考,公民表达——思辨性论述文写作的思考路径》一文,以国庆长假高速堵车现象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从公民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以更开放、客观的态度与社会现象实现理性对话。【3】文中展示的案例还引导学生运用“以退为进”的论证方法,并归纳了方法的思路和用词,以达到更客观、辩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所得,对作文表达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孙老师对作文思维提升情境化的引导启发了我,我仿照这样的思路也设计了一节关于“地铁上年轻人让座”争议的公开课,以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对类似公共事件的思考。其实教给学生的知识还是提观点、找原因和寻对策等,但引入开放、互动、包容的公民思维却能让学生更关注身边人和事,渐渐形成辩证思考的良好习惯,也有助于我们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
四、时代呼唤公民意识的参与,也引起了我们对打开作文思维做法的新反思
疫情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应帅在2020.4.26的人民论坛网上发表《透过疫情看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培育》一文,当中明确指出,“抗击疫情中展示的‘社会百态’和‘人性众生相’,也在社会治理层面凸显了公共灾难的群体危害,因此良性的、现代化的‘公民道德’与‘公民意识’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学科肩负着“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应该利用更贴近现实的交际语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利用好精心选择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勇担当、乐参与的公民意识。如疫情期间,我们在线上让学生讨论的《谣言止于智者》《如何做一个理性公民》《防疫责任你我他》等话题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公共空间里的海量信息,审视他人的同时更反思自己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加深对公民意识的理解。
时代的高速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了自由表达观点、多向发展个性、追求多元价值观的广阔空间,但也给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尊重学生表达自由的同时做出更好地引导,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学习,与学生共同构筑思维火花碰撞的天地,充分利用好鲜活的现实素材,搭建更理性、科学的话语系统,彼此实现共同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雄锋.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J].文教资料,2016,24.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
[3]孙瑾、袁湛江.明亮的对话:审慎思考,公民表达——思辨性论述文写作的思考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