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引导,以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以提高学生智商、情商为目的进行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把学生由小学的模仿型、经验型,向初中的探索型、创作型和理论型转化。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而且学会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在知识上举一反三的同时,在学习方法上也能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我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到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甜头,反思这几年的历程,现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一个学生读书能力的强弱,在学校决定其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走向社会后将决定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本是在课后独立完成的,这样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只能作字面上的理解和记忆,而悟不出多少东西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课本。刚开始,我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我不再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理解,然后展开讨论,达成共识。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时遵循“细”、“深”、“精”三个步骤,即读书时要看得仔细,绝不能丢掉一个细节,通过小中见大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问题要深,要善于产生联想和类比,从新旧联系中整体地把握知识,加深记忆,看完后归纳总结要精,培养学生从在复杂中看出简单,从多中看到少,从现象中看出本质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但很快地掌握和理解了课本内容,缩短了教学课时,而且提高了联想、类比、归纳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自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后,路新同学总结道:这个规律可以编成一个顺口溜。然后大家的兴趣都来了,一起讨论怎么编更好: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听罢,我赞许:“你们真是太棒了,报纸上也有这个,老师认为专家还没有你们编的精炼呢!”如果学生在学校的阅读课本中养成了观察仔细,联想丰富,类比恰当,归纳精炼的能力,那么在他走向社会后,就一定能洞察世事,业绩斐然,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做首要任务。我主要做了两点。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问学生:“牛顿看苹果落地产生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你是发明家,是什么使你产生了灵感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法越新奇越好,结果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是坐在剧院听歌剧时产生的灵感,有的说是站在十字路口时,有的说站在地图前时,等等。这不但使学生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且当了一次名人,增强了自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点很多,只要老师肯打破自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用心去挖掘,一定会越挖越多。
(二)用创造性思维引导解题。
数学是以解题为中心的。解题时寻找思路是关键,学生思路受阻,究其原因,往往是思维不够发散。所以,在讲解数学题时,我们要着重分析讨论如何寻找解题思路,规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先确定目标,再选择可能思路,接着提出优先考虑的思路,想好备用思路,然后要求学生在寻找思路时进行发散思维,类比题型联通思路,想得越多越远越好。这样既找到了题目的妙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将来走上社会后,尽管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发生了变化,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并没有改变,那时,他们就能用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养成的思维习惯,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用考后反思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考试是指挥棒,是指向分数,还是指向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把考试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闭卷考知识,第二步是开卷考能力,即通过对评讲后的试卷的反思找出知识原因、思维原因和心理原因,老师把分析得好的,有思维深度的语言,摘录成学生名言录,并在学生中宣读,起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作用。经过统计,那些反思写得有深度的同学,数学成绩一般都不错,这也正体现了高能与高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李小文同学在县举办的数学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的反思就经常作为名言在班上宣读,下面就是他写的一段话:“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心态好,学习就会轻松。做题的正确率也高,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对学习很有帮助。”“平时注意积累通解通法,并记在心里,在每次解题时,把这类题的多种解法默想一遍,就会很轻松。”
以上是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和体会。今后,我将勇往直前,素质教育创新之路一定会在我的脚下延伸。
一、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一个学生读书能力的强弱,在学校决定其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走向社会后将决定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本是在课后独立完成的,这样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只能作字面上的理解和记忆,而悟不出多少东西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课本。刚开始,我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我不再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理解,然后展开讨论,达成共识。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时遵循“细”、“深”、“精”三个步骤,即读书时要看得仔细,绝不能丢掉一个细节,通过小中见大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问题要深,要善于产生联想和类比,从新旧联系中整体地把握知识,加深记忆,看完后归纳总结要精,培养学生从在复杂中看出简单,从多中看到少,从现象中看出本质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但很快地掌握和理解了课本内容,缩短了教学课时,而且提高了联想、类比、归纳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自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后,路新同学总结道:这个规律可以编成一个顺口溜。然后大家的兴趣都来了,一起讨论怎么编更好: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听罢,我赞许:“你们真是太棒了,报纸上也有这个,老师认为专家还没有你们编的精炼呢!”如果学生在学校的阅读课本中养成了观察仔细,联想丰富,类比恰当,归纳精炼的能力,那么在他走向社会后,就一定能洞察世事,业绩斐然,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做首要任务。我主要做了两点。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问学生:“牛顿看苹果落地产生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你是发明家,是什么使你产生了灵感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法越新奇越好,结果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是坐在剧院听歌剧时产生的灵感,有的说是站在十字路口时,有的说站在地图前时,等等。这不但使学生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且当了一次名人,增强了自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点很多,只要老师肯打破自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用心去挖掘,一定会越挖越多。
(二)用创造性思维引导解题。
数学是以解题为中心的。解题时寻找思路是关键,学生思路受阻,究其原因,往往是思维不够发散。所以,在讲解数学题时,我们要着重分析讨论如何寻找解题思路,规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先确定目标,再选择可能思路,接着提出优先考虑的思路,想好备用思路,然后要求学生在寻找思路时进行发散思维,类比题型联通思路,想得越多越远越好。这样既找到了题目的妙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将来走上社会后,尽管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发生了变化,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并没有改变,那时,他们就能用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养成的思维习惯,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用考后反思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考试是指挥棒,是指向分数,还是指向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把考试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闭卷考知识,第二步是开卷考能力,即通过对评讲后的试卷的反思找出知识原因、思维原因和心理原因,老师把分析得好的,有思维深度的语言,摘录成学生名言录,并在学生中宣读,起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作用。经过统计,那些反思写得有深度的同学,数学成绩一般都不错,这也正体现了高能与高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李小文同学在县举办的数学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的反思就经常作为名言在班上宣读,下面就是他写的一段话:“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心态好,学习就会轻松。做题的正确率也高,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对学习很有帮助。”“平时注意积累通解通法,并记在心里,在每次解题时,把这类题的多种解法默想一遍,就会很轻松。”
以上是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和体会。今后,我将勇往直前,素质教育创新之路一定会在我的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