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学化实质是坚守儿童立场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立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要从儿童出发,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来思考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教育唯有承认儿童立场,方可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修篱种菊,让每个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去小学化教学内容,强调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很多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给幼儿布置小学内容家庭作业,幼儿园成了小学教育的提前延伸。我们知道,3~6岁的幼儿身体发育尚不成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具体、形象、直观感知是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应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把教育活动同幼儿的生活活動相结合,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让大自然和社会成为幼儿学习的活教材。
  去小学化教学方式,强调游戏是学习主要形式
  幼儿园小学化教学方式倾向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小学常用的集体教学方式,按照教材内容来上课,通常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跟读,缺少直观生动的教玩具操作和游戏活动。本该是游戏点亮的快乐童年,却过早被死记硬背的知识所捆绑。游戏是儿童的需要,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更是儿童的学习方式。
  去小学化教育环境,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环创与利用
  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我们周边仍有不少幼儿园的老师对环境创设与利用的价值认识极不到位,孩子们的活动室被排列整齐的桌椅所填满,没有与教育内容相匹配的区角活动,更谈不上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可以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环境与材料。如何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如何让环境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那就必须坚守以幼儿为中心的环境创设与利用的立场,从幼儿出发,把幼儿的需要、幼儿的生活、幼儿的参与、幼儿的关注作为环境创设与利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关注点,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自主、开放、可变、可操作、可实践的游戏区域,善于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多提供半成品或一些安全、卫生的低结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的积累。
  去小学化评价方式,强调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也表现在对幼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上。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关心幼儿的兴趣点,也不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哪些“魔法时刻”的表现,忽略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等领域的培养和关注,也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所以,教育评价要立足于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从有利于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探究的学习品质出发,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笔者以为,把幼儿学习品质视为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这是对儿童立场的坚守。因为,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当下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还要指向儿童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坚守儿童立场的教育评价,才能真正激发和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终于想起,再过上十个小时,我就将远走高飞,飞出国门,飞到隔着东海的日本,不禁身子一阵发热,嘴角溢出一丝微笑。想不到,小小年纪也能出国了,突然,我不舍起了脚下这散发着醇厚气息的土地,霎时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盐城,江苏,中国……  那句诗响在耳边,“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是啊,当我生活在盐城的每一天,何曾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一秒?人,为何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距离真的产生美吗?  随行的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谈中,幼儿讲到在假期看了杂技演员顶碗、篮球运动员转球、海豚顶球等表演,感到十分惊奇,很想探个究竟。于是,教师便创设了顶技表演的游戏情景,让幼儿用一根手指顶起各种形状的纸板并保持平衡,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发现平衡的奥秘。游戏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纸板,教师将其裁剪成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两种,其中寻找不规则形状纸板的平衡点能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帮助幼儿建立新经验,具有
期刊
设计意图:  绘本《土豆博士的杂技表演》讲述了主人公土豆博士能顶起各种物品的故事,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于是,我利用此角色情景设计、组织了“平衡杂技”的科学活动。我提供了与绘本所展示的材料具有相似特点的生活材料,创设平衡杂技表演的情境,让幼儿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平衡现象。我利用大班幼儿“喜爱接受挑战、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的特点,通过数个看似平常的“为什么”,引导幼儿对两种类型的材料进行观察、
期刊
近年来,在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引领与推动下,我园基于国家及省市的课改精神以及“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的办园宗旨,逐渐建构了园本课程——“幸福种子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我们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六颗幸福种子”,即自信、坚持、好奇、尊重、关爱、合作。在课程内容上,我们一方面基于“六颗幸福种子”的内涵将现有的课程指导用书资源“园本化
期刊
我园自办园初就确立了“融入孩子的世界,用爱聆听,用心感悟”的教育理念,努力尊重孩子的思想和个性,支持孩子富有个性的表达。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于孩子个性的尊重、接纳和支持都远远不够。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都会,样样都好,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给幼小的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孩子被迫奔波在各种培训的路上,其兴趣、需要被忽视,个性发展也成了奢谈。  教师们虽然懂
期刊
我园每周五都有全园打通游戏,孩子们自豪地说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走遍了,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教师听了就问:“那你们知道我们幼儿园几岁了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调查幼儿园有几岁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现他们不知道的幼儿园的“秘密”,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我们的幼儿园  我们幼儿园到底有几岁了?孩子们商量后打算分头去寻找答案。可可说回去问爷爷,南南说去网上搜索……第二天,孩
期刊
当前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简单说教多、真实体验少,道德标准高、符合童心童真少,统一标准多、满足个性需要少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重温了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认为,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间进行模仿,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于是,我们尝试从幼儿身边的榜样入手,通过“榜样择取—榜样解读—模仿学习—内化实践”路径,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和学习品质。  这一次,我们借我
期刊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我们想,若能围绕某一内容开展运动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充分的运动机会与时间,就能更好地发展幼儿身体基本动作,锻炼其体
期刊
在教师成长共同体内,教师要快速成长,我认为必须历经“五项修炼”,达到“三重境界”。  第一项修炼是意愿。你到底愿不愿意当教师,有这个意愿你才能成长,没有这个意愿怎么成长?因此,要对教师的职业有清楚的认识。教师的职业到底与别的职业有什么不同?所有的职业当然都是对人对事有自己特定的对象,但是唯独教师职业是对生动活泼、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也常说医生是针对人的职业,但医生针对的是人的疾病,是管人的生理而
期刊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我国幼儿园已经有所改观,但受各方面因素牵制有所回温。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不能等同于为了小学教育,当幼儿园变成另一种小学,势必會造成对童年资源的过度消费,这与幼儿园的特性是相背的。  幼儿园出现“小学化”,有其历史与社会的原因。  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直接引发了知识学习的下移。教育的阶层流动促使家长把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他们等不及孩子的正常成长:虽然相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