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在莫斯科西北区,地址是英雄潘菲洛夫大街3号楼。房东说,我家楼下的这条街,通往沃洛科拉姆斯克。1941年11月,潘菲洛夫的近卫步兵第8师,曾走过这条大街,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与逼近莫斯科的德国机械化部队进行了殊死战斗,最终全师牺牲。这条街的尽头,还有一座开放式墓园,里面墙上镌刻着潘菲洛夫第8师阵亡官兵的名字,墓园中心摆放着一门小炮,据说潘菲洛夫用它击毁过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坦克。墓园中心,永恒的火焰熊熊燃烧。
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听过潘菲洛夫的故事,感动之余,也曾想过一个问题,苏德战争最初几个月,德军蛮拼的,他们的坦克险些一脚油门就开到红场。面对进逼莫斯科的德军机械化部队,苏军大本营是否乱过阵脚?但那时,别说教科书,就是权威凛凛的《苏联大百科》也只轻描淡写地讲到西部和布良斯克方面两个方面军被德军闪电战击垮,之后,突然笔锋一转,便开始大讲潘菲洛夫师的英雄故事,很多史实就像被诡异的雾霾所吞噬。
在莫斯科,我曾多次在瓦连尼科夫大将的“俄罗斯英雄协会”做客,对很多二战老将军和士兵做过访问,我听到了这样的故事:1941年10月,德军开始对莫斯科方向进行铺天盖地的打击,他们给自己的行动起名为“台风行动”。德国人在战术上搞“兵不厌诈”,即正面佯攻,实击两翼,专拣红军的软肋打。从9月30日到10月6日,布良斯克方面军的3个军陷入德军重围,被逼无奈的方面军司令员叶列缅科,拎着冲锋枪,带着他的警卫队与战士们一同作战,最终身负重伤,侥幸逃生。
但参与领导防御战的科涅夫将军和布琼尼元帅了解斯大林,知道他听了军情会暴跳如雷,所以他们在汇报战况的时候,就哄骗斯大林说莫斯科方向的局势已经平稳。
此后,莫斯科方向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很快德军便前进至距莫斯科仅有210公里的维亚兹马市。
最后,科涅夫和布琼尼只得去克里姆林宫如实向斯大林报告战场情况。斯大林听罢,先是热泪盈眶,然后捶胸顿足,指着他们的鼻子怒骂:“斯大林同志不是卖国贼,斯大林同志不是叛徒,斯大林同志是襟怀坦白的共产党员,他唯一的错误,就是太相信你们这帮骑兵了!”
斯大林那时根本没有想到,至1941年10月12日,莫斯科防御圈溃散的红军,正在被德军歼灭,仅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两地被俘的红军官兵就达69万之众,此外,红军还有巨大的军事装备损失。红军高层减员也极为严重。
斯大林骂归骂,他在绝望的时刻还得起用骑兵,他想到了沙俄骑兵出身的朱可夫将军。斯大林用专机连夜将其从列宁格勒接到克里姆林宫,他跟朱可夫彻夜长谈,临别时他抓着朱可夫的手,恳求道:“朱可夫同志,救救莫斯科,救救俄罗斯吧,求你了!”
我有幸在莫斯科的斯列坚科修道院出版社与朱可夫的女儿玛利亚畅谈。她告诉我,斯大林的恳求让朱可夫决定一试。
朱可夫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组莫斯科防线。他先将那些未遭德军包围的部队,投放在距离莫斯科92公里的马扎伊斯克城一线,再配以民兵军团做辅助力量。朱可夫最早调集的莫斯科防御部队中,就包括潘菲洛夫将军的近卫步兵第8师。
再说,苏军在战争初期遭遇重创,人们一股脑把责任推到斯大林头上,这有点不客观。毕竟战争初期,在前方打仗的不是斯大林,而是他所信任的叶列缅科、科涅夫、布琼尼等人。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承担苏军作战失利的责任,后来苏共中央组成调查委员会,调查失利原因,组长是伏罗希洛夫将军(他也曾因为在西部战场阻止德军进攻不力而遭降职)。伏罗希洛夫很快就找到了替罪羊,他就是红军预备队方面军第43军军长索边尼科夫将军,此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曾率队与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军血战,成功突围后转入防御。1941年10月16日,他被逮捕,罪名是指挥不当,临阵脱逃。
科涅夫较为走运,朱可夫关键时刻救了他一把,安排他先后做过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至于红军老骑兵布琼尼呢,莫斯科保卫战初期失利后,其威信毁于一旦。此后,他淡出军界,苏联农业部垂怜他,就让他干老本行负责养马去了。
莫斯科保卫战之初,苏军大本营多数成员是庸才草包,造成前方部队被动挨打,死伤惨重,数十座城市沦陷,大量军人被俘,要不是苏联解体,也许很多细节还被尘封,很多故事还见不得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