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的确立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几部党章及其修正章程中关于党员和组织的相关规定,逐步完善了党内选举制度,陆续提出选举权、被选举权、民主集中制等重要概念,并初步建立了基层选举的一整套制度。
  
  [关键词]党章;选举;党内民主
  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生了一部党纲、三部正式党章和三部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党成立20多年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一部比较成熟的党章,对党内各项制度作了系统的规定。因此本文将“七大”党章作为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回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确立的历史,从中获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和启迪。
  一、“六大”以前党章对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规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党的第一部纲领。“一大”通过的纲领具有党章的性质和作用,因此通常把它称作党纲。在这部党纲中,没有直接出现“选举”二字,领导机构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设”,党纲第七条规定“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怎样设置、由谁设置都没有进行规定,可以肯定设置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和选举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其次是“选”,党纲第七条规定,地方委员会“超过三十人的,应由委员会的成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选择的对象明确了,但形式和方法没有明确,无论怎样选,它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领导机构产生形式,可以看作是党内民主选举的一种雏形。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共的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最终完成。该章程专门列出“组织”一章,对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构及负责人的产生作了规定,主要有以下四种:1、公推,这种方式适合于基层党组织,该章程第四条规定“凡有党员三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2、推举,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层党组织,包括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区执行委员会,章程第五、第六条规定“地方召集全体党员大会……推举三人组织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区代表会……推举五人组织该区执行委员会”。3、选举,这种方式适合中央执行委员会,章程第七条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五人组织之”。4、互推,这是各级执行委员会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各委员会互推委员长一人总理党务及会计”。
  公推、推举、互推虽然也属于党内民主的某种形式,但与选举相比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很难保证组织成员意志的真正体现。选举概念的提出是本章程关于党内民主规定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仅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产生中起作用,且没有明确选举的方式方法,也没有相关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章程》产生后,由于革命形势瞬息万变,中共分别在1923年“三大”、1926年“四大”和1927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其进行了三次修正,以满足革命需要。修正章程明确了党的组织原则,增加了关于党内民主的规定,特别是认识到选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明确提出“选举权”这一概念。第一次修正章程第二条规定“候补党员只能参加小组会议,只有发言权与选举权”,这一规定从侧面反映了正式党员不但有选举权,还有被选举权。这是对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权利的肯定,是党内民主的一大进步。
  (二)确立了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三次修正章程第十二、十三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六十七条规定“党的一切决议取决于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从此,民主集中制成为党的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成为党内民主的基本精神。
  (三)确立选举为党的执行机关的产生原则。第三次修正章程第十三条规定“党部之执行机关概以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上级机关批准为原则”、“全体党员大会及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各级委员会”,各级党组织中只有基层支部的书记仍由公推产生,其他更高级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必须采取选举的形式。
  “二大”党章中的公推、推举、互推在3次修正中逐渐被取消,广泛采用更加公正有效的选举形式,这是中共成立几年来在大革命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党内民主重要性的结果。即便经过这3次修正,党的领导机构也并非完全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起实际指挥作用的中央常务委员会和各级常委会仍然是互推产生,这表明选举方式在一些关键领域还不起作用。
  二、“六大”党章对党内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由于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紧张的局势不适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该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共历史上第二部正式党章。该章程是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清算党内领导错误,特别是“家长制”作风的背景下形成的,党内选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将选举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该章程第七条规定“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如下:下级党部与高级党部由党员大会、代表会议及全国大会选举之……”这是党内民主观念上的重大进步。党部作为领导机构,只有通过全体成员行使权利产生,才符合党内民主的内涵;只有通过选举的方式,才能最好地保证全体成员平等地行使权利。
  (二)将选举的形式扩大到基层。该章程第十九条规定“支部选举三人或五人组织干事会”、“支部干事会选举支部书记一人”;第二十一条规定区委的“常务委员会由区委员会自身委员中选举之”。党支部和区委已经完全采用选举的方式,这使得基层党员的选举权得到了实现。
  (三)关注“选举率”的合理调整问题。该章程第三十二条规定“全国会议的成份及选举率(即每若干人选举一代表)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合理规定选举率,才能保证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党员能够平等的表达意愿,也才能够保证全国大会的决定能够代表整个党的意志。
  “六大”党章是在党内很多富有斗争经验的领导人无法到会的情况下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国内革命实践。该章程还明显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比如第三十五条规定“全国大会的临时大会之召集,必须经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之批准”;第三十六条规定“党的全国大会的代表……得共产国际委员会之同意,则代表可由省委员会派遣之”。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共过多地受到共产国际的控制,削弱了党内民主的地位和党内选举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也影响了党的独立自主。
  三、“七大”党章确立了党内选举制度
  早在1937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就通过了召开党的“七大”的决议,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直到1945年4月,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六大”通过的党章至此已经使用了17年,在这17年里,国内国际、党内党外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苏美抗衡局面正在形成;中共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大大发展,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差距日益减小。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核心,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这个背景下,“七大”制定了一部新的党章,该党章当中关于党内选举制度的规定代表了党在那个时代对党内民主的认识的高度,和前几部党章相比有了质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一)明确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的权利。“七大”以前的党章从来没有设专条保障党员的权利,也没有在其他条款直接表述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新章程第三条专门列出党员权利,其中规定党员有“党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一来,党员的选举权就成了党章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选举制度才有权利基础。
  (二)将党内选举制度化。首先是提出了“选举制”的概念,第十四条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和原来“由选举产生”相比,虽然只是一字之差,选举从一种民主行为上升为包含选举行为在内的一套民主制度。其次是强调了正常情况下选举是必须采用的方式,第十八条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凡能进行选举的地方,均须由选举产生之”,而公推、互推、推举等方式在这部党章中已经完全消失,党的各级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领导人一概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
  (三)提出了党内选举的具体方法。虽然从第一部正式党章就提出了选举,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却一直没有规定。该章程第十九条规定“选举党的各级委员会,须按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或表决,并保障选举人有批评与调换每一个候选人的权利”,无记名投票是当今民主选举普遍采用的方法,它有助于选举人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是党内选举制度的重大突破。
  然而,“七大”党章有两处关于选举的“例外规定”值得注意。一是要求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同时又允许表决,举手表决就成了经常采用的方式。二是“不能召开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时,……由上级组织指定之”,上级往往就能以没有选举条件为由直接指定了。当一个制度允许有例外时,正常的规则也就不再被遵守,这也是“七大”党章的历史局限性。
  四、党内选举制度确立过程的历史启示
  (一)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组织上、思想上都还很幼稚,各方面制度都在探索阶段。“一大”党纲中关于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这些问题都缺乏成熟的认识,对于党内选举制度就更无暇考虑。由于党内民主不健全造成的惨痛教训迫使共产党人健全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内选举制度经过二十几年才逐步确立,它在实践中还常常被践踏,甚至在之后的历史中还出现了曲折和倒退。今天我们在强调党内选举制度建设紧迫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长期性,必须根据我国政治环境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党内选举制度必须体现历史的进步性。对一个制度的评价必须将其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才能正确判断它的进步和不足。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内民主程度很低,选举制度很不完善,但依然表现出一个进步的过程,取得了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62年了,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理应表现为质的飞跃。今天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党内民主改革的条件也大大高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对党内选举制度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采取切实的措施,取得明显的进步,这才能符合历史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1-60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3-342
  [3]叶笃初.中国共产党党章史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25-129
  [4]方夕旺.江晓峰.从党章的变迁看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历史演变[J].传承.2008.3:8-9
  
   责任编辑/文 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列宁提出了在“矛盾中和平发展”的外交思维,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战略上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围堵,而且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对现阶段我国的外交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列宁;和平发展;外交思维;现实意义  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
期刊
[内容提要]通过对辽阳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力图以辽阳市为切入点来透视新时期党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路性的建议,使党外干部能在地方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就辽阳市党外干部的建设情况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辽阳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25
期刊
[内容提要]盘锦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呈现以下特点:党外人士的实职安排,坚持做到共同研究、共同规划、共同培养、共同考核;党外干部的管理实现了交流、使用、待遇及照顾同盟者利益上有突破;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和结构有较大改善,文化层次逐步提高,担任人大、政协职务的党外干部和党外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以及担任政府及其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党外领导干部,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参与政策及规定的制定和执行中都较好地发
期刊
[内容提要]外交保护是当代国际法的重大问题之一。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2006年通过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是该领域目前最为权威的国际文件。作为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国际法要求个人在寻求国家提供保护之前首先将东道国的当地救济用尽。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只适用于国家因为其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而受到的“间接损害”,因此有必要区分国家所受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在外交保护的大多数案件中,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往
期刊
[内容提要]“工人没有祖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彰显无产阶级彻底革命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著名口号。其立论基础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正确理解这一原理的国际主义本质,至少可以从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政治观察,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革命条件,以及民族问题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等4个视角加以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
期刊
[内容提要]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作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民主进程的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新中国的重要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壮大,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样的重任。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3)04—039—06  [内容提要]基层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流程及评价结果,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
期刊
[内容提要]爱尔兰长老会是基督教新教的教会,成立于17世纪,在19世纪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使团。在1869年至1951年期间,爱尔兰长老会派出传教使团来到中国东北的辽宁,他们施医布道,创办学校,为当地的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作为殖民者的同伴,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 键 词]爱尔兰长老会;辽宁;贡献;局限性  基督新教在近现代时期传入辽宁。据记载,历史上共有16个
期刊
[内容提要]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发展,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深化共识、凝聚共识,进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准确,在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引导下认真分析影响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的因素,更加有针对性地把握新时期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实现的路径。  [关 键 词]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定位;实现路径  以新时期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为研究
期刊
[内文摘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保持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历史经验和特有政治优势。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院要以发展为契机,切实的搞好学院的基层党建工作,为学院的长久发展、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做好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问题;对策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