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写作;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4—0072—0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写作材料匮乏。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让学生玩得痛快,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开展传统性活动。如,庆“六一”、欢度教师节、迎新年等节日主题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很容易确定写作目的;又如,趣味运动会、故事大王比赛、卡拉OK比赛等比赛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都是参赛人员与观众各有各的感受,易于激发习作兴趣。
2.开展趣味性活动。将游戏活动纳入作文课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先玩后写,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五年级开展“画与话”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画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进行加一笔游戏。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加一笔之前都要认真观察前面学生的图画,并且思考如何下笔。完成这幅画后,再让学生根据这幅画编故事。学生们跃跃欲试,互相补充,与往日单纯编故事相比,他们更主动了,思维更活跃了,语言也更丰富了。实践证明,通过参加这个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又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二、拓展阅读实践,增加语言积累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涌,笔下如生花。
1.大量进行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平时学习中只有大量地读书,才能增加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读不同种类的书,可以是科普知识、地理趣事、幽默故事,也可以是中外小故事、名人传记、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文章中感受不同的题材,并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2.有目的地摘录。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摘录,摘录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的时候备用。一般说来,常摘录的有名人名言、作文知识、有价值的事例数据以及古诗谚语等等。
3.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它是读者和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最佳途径。因此,写读书笔记能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是积累素材不错的方法。读书笔记形式很多,可以是读后感,可以通过列提纲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摘录。
三、加强社会实践,丰富情感经验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进而丰富情感经验。
1.走出课堂,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写一种植物,以往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内容空洞,要么千篇一律。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认养小树”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认养”的小树的外形,查阅资料,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做好相关记录。整个实践过程,不仅让学生真正走进了生活,积累了素材,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以《陪我一起长大的一棵树》为题进行写作时,就能做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走进生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教学“学写环保倡议书”时,我事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调查、了解本地区环境状况;走访有关单位、环保工作人员、专家等,了解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同时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特别是对当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白色污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走进超市调查塑料袋使用情况,走进菜市场进行采访“限塑令”执行情况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数据、图片、影像资料、采访记录……作文课上,学生交流、汇报,商议讨论,提出建议,这时我适时指点,一篇篇高质量的《环保倡议书》纷纷“出炉”。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4—0072—0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写作材料匮乏。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让学生玩得痛快,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开展传统性活动。如,庆“六一”、欢度教师节、迎新年等节日主题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主题鲜明,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很容易确定写作目的;又如,趣味运动会、故事大王比赛、卡拉OK比赛等比赛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都是参赛人员与观众各有各的感受,易于激发习作兴趣。
2.开展趣味性活动。将游戏活动纳入作文课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先玩后写,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五年级开展“画与话”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画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进行加一笔游戏。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加一笔之前都要认真观察前面学生的图画,并且思考如何下笔。完成这幅画后,再让学生根据这幅画编故事。学生们跃跃欲试,互相补充,与往日单纯编故事相比,他们更主动了,思维更活跃了,语言也更丰富了。实践证明,通过参加这个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又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二、拓展阅读实践,增加语言积累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涌,笔下如生花。
1.大量进行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平时学习中只有大量地读书,才能增加积累。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读不同种类的书,可以是科普知识、地理趣事、幽默故事,也可以是中外小故事、名人传记、历史事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文章中感受不同的题材,并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2.有目的地摘录。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有目的地进行摘录,摘录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的时候备用。一般说来,常摘录的有名人名言、作文知识、有价值的事例数据以及古诗谚语等等。
3.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它是读者和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最佳途径。因此,写读书笔记能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是积累素材不错的方法。读书笔记形式很多,可以是读后感,可以通过列提纲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摘录。
三、加强社会实践,丰富情感经验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进而丰富情感经验。
1.走出课堂,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写一种植物,以往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内容空洞,要么千篇一律。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认养小树”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认养”的小树的外形,查阅资料,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做好相关记录。整个实践过程,不仅让学生真正走进了生活,积累了素材,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以《陪我一起长大的一棵树》为题进行写作时,就能做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走进生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教学“学写环保倡议书”时,我事先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调查、了解本地区环境状况;走访有关单位、环保工作人员、专家等,了解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同时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特别是对当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白色污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走进超市调查塑料袋使用情况,走进菜市场进行采访“限塑令”执行情况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数据、图片、影像资料、采访记录……作文课上,学生交流、汇报,商议讨论,提出建议,这时我适时指点,一篇篇高质量的《环保倡议书》纷纷“出炉”。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