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单靠说教这种枯燥的方式帮助学生,效果不明显,而借助音乐鉴赏--音乐文化与音乐作品赏析,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可以使人的情感得以抒发,情绪得到释放,良好的心理状态得以恢复。本文以研究音乐鉴赏本质及其社会功能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就音乐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音乐作品赏析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作了一些研究,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乐鉴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医学表明,人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与许多条件相关,但艺术的感染力不可忽视,音乐鉴赏不仅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而更重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个体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一、音乐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品质
音乐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时代的、集体的、个人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渗透着优秀的音乐文化。
音乐家总是要通过其艺术作品来表现他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以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目的。音乐作品渗透着音乐家的信仰、道德、情感,音乐家独到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往往对音乐接受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人们聆听的这样的音乐时,自然会为其中的真情所感动。如贝多芬面对晚年失聪的巨大痛苦,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写下了最辉煌的《命运交响曲》;音乐作品则是作曲者对客观事物、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的反映,真正杰出的音乐作品可以说都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粹,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烙印,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等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大学生面临失败和挫折时,要像伟大的音乐家那样昂起高傲的头颅,不惧怕失败,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与爱国情怀,弘扬时代主旋侓,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同时更要懂得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发奋成才。
二、音乐作品欣赏与大学生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学与医学研究证明,音乐能够广泛地作用于人们的生理、心理从而影响心理反应、改善身心功能。
1.欣赏音乐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音乐具有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的作用。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是通过“乐”的陶冶情操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见音乐在净化心灵、培养德行方面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通过音乐赏析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精神与音乐融为一体,随着音乐进入轻松愉悦的境界,使人产生愉悦与美感,唤起人们真善美的高尚情感,洗涤人的灵魂,升华人的情操,使学生感知听觉艺术中旋律、节奏、音色之美,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聆听音乐能够促进同学间沟通交流,有利于培养同学间的协作关系与团队精神,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精神力量,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既对大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与思想品德教育,也奠定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
2.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是以审美为核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作品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同时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在旋律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当聆听着优美的乐曲时乐曲的魅力与欣赏者的心灵碰撞与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用心去感受、领悟、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和谐美、意境美,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的心灵,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
3.欣赏音乐培养大学生进取精神
众所周知,困扰大学生成才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进而消磨了进取精神。音乐赏析可以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感情绪,打开心灵,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的消极颓废,拥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发挥音乐的直观优势,有的放矢的选择音乐,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宏伟的结构、彭湃的气势、热情乐观的精神使人胸怀壮阔、坚毅刚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健康的心理与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才,是普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啟示”。切实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对于这一课题有着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耀华 伍湘涛《音乐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3】沈致隆 齐东海 《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
【4】曹艳艳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的研究》硕士论文 2013.3
【5】杨福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8
【6】蔺桂瑞《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育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6
【7】谌海燕《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7
【关键词】:音乐鉴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医学表明,人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与许多条件相关,但艺术的感染力不可忽视,音乐鉴赏不仅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而更重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个体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一、音乐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品质
音乐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时代的、集体的、个人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渗透着优秀的音乐文化。
音乐家总是要通过其艺术作品来表现他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以达到追求真善美的目的。音乐作品渗透着音乐家的信仰、道德、情感,音乐家独到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往往对音乐接受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人们聆听的这样的音乐时,自然会为其中的真情所感动。如贝多芬面对晚年失聪的巨大痛苦,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写下了最辉煌的《命运交响曲》;音乐作品则是作曲者对客观事物、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的反映,真正杰出的音乐作品可以说都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粹,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烙印,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等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大学生面临失败和挫折时,要像伟大的音乐家那样昂起高傲的头颅,不惧怕失败,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与爱国情怀,弘扬时代主旋侓,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同时更要懂得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发奋成才。
二、音乐作品欣赏与大学生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学与医学研究证明,音乐能够广泛地作用于人们的生理、心理从而影响心理反应、改善身心功能。
1.欣赏音乐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音乐具有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的作用。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是通过“乐”的陶冶情操造就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见音乐在净化心灵、培养德行方面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通过音乐赏析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精神与音乐融为一体,随着音乐进入轻松愉悦的境界,使人产生愉悦与美感,唤起人们真善美的高尚情感,洗涤人的灵魂,升华人的情操,使学生感知听觉艺术中旋律、节奏、音色之美,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聆听音乐能够促进同学间沟通交流,有利于培养同学间的协作关系与团队精神,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精神力量,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既对大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与思想品德教育,也奠定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
2.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是以审美为核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作品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同时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在旋律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当聆听着优美的乐曲时乐曲的魅力与欣赏者的心灵碰撞与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用心去感受、领悟、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和谐美、意境美,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的心灵,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
3.欣赏音乐培养大学生进取精神
众所周知,困扰大学生成才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进而消磨了进取精神。音乐赏析可以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感情绪,打开心灵,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的消极颓废,拥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发挥音乐的直观优势,有的放矢的选择音乐,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宏伟的结构、彭湃的气势、热情乐观的精神使人胸怀壮阔、坚毅刚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健康的心理与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才,是普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啟示”。切实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对于这一课题有着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耀华 伍湘涛《音乐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3】沈致隆 齐东海 《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
【4】曹艳艳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的研究》硕士论文 2013.3
【5】杨福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8
【6】蔺桂瑞《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育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6
【7】谌海燕《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