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倡导在德育管理下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求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德育管理;个性化发展
今天我们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经不单单指技能的创新,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非智力的因素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在整个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德育是核心,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尽管我国大力推行人才战略,鼓励自主创新,但是当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德育观念缺乏创新
传统德育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上和思想上合格的接班人[1]。从这一目的出发,强调的是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对人行为的约束,却忽视了人自身的需要。这样的观念在21世纪要求创新的新形势下,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对德育观念保持陈旧的理解,还试图以一种政治性的理念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人思维僵化、机械,阻碍人类创新的发展。
2.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育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德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纵观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日益受到重视,不过德育的主要方法集中在理论学习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很少结合学生实际的思想情况;且德育内容多说辞少实例、多空洞少内容,没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创新型人才最终还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
3.德育方法需要改进
目前德育方法还主要停留在灌输上,过于简单,而且还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统一化的标准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这是创新的内在需求。
二、德育管理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1.建立一个科学有效且全方位的德育管理系统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德育管理有了新的发展需求,这要求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德育活动不仅要渗透到各种正规课程和学校活动中,还要走出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去丰富德育的内容,渗透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每一个系统环节之中。
2.建设一支德育与创新结合的师资队伍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以“育人”的态度,将德育工作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
3.尊重学生个性,完善德育评价标准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2]。这一评价标准应该注重统一与个性、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努力的重大课题。要充分发挥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努力培养有文化、有素质、专业娴熟、品行高尚的创新型人才。总之,创新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幸福,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阎小民.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157—158.
[2]解宗军.德育管理视阈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102—10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德育管理;个性化发展
今天我们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经不单单指技能的创新,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非智力的因素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在整个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德育是核心,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尽管我国大力推行人才战略,鼓励自主创新,但是当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德育观念缺乏创新
传统德育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上和思想上合格的接班人[1]。从这一目的出发,强调的是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对人行为的约束,却忽视了人自身的需要。这样的观念在21世纪要求创新的新形势下,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对德育观念保持陈旧的理解,还试图以一种政治性的理念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人思维僵化、机械,阻碍人类创新的发展。
2.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育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德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纵观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已经日益受到重视,不过德育的主要方法集中在理论学习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很少结合学生实际的思想情况;且德育内容多说辞少实例、多空洞少内容,没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创新型人才最终还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
3.德育方法需要改进
目前德育方法还主要停留在灌输上,过于简单,而且还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统一化的标准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这是创新的内在需求。
二、德育管理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1.建立一个科学有效且全方位的德育管理系统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德育管理有了新的发展需求,这要求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德育活动不仅要渗透到各种正规课程和学校活动中,还要走出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去丰富德育的内容,渗透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每一个系统环节之中。
2.建设一支德育与创新结合的师资队伍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以“育人”的态度,将德育工作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
3.尊重学生个性,完善德育评价标准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2]。这一评价标准应该注重统一与个性、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努力的重大课题。要充分发挥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努力培养有文化、有素质、专业娴熟、品行高尚的创新型人才。总之,创新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幸福,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阎小民.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157—158.
[2]解宗军.德育管理视阈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