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科技综合实力。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
1.生源质量不高。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看,大多数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就出现了很多“应试型”人才。“考研热”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刚上大学就给自己定了考研目标,所以一切的学习与考研挂钩,凡与考研有关的专业就认真学,其他课程蒙混过关。还有在目前招生考试中,主要考查记忆书本知识,没有突出评估应试者的创新素质,几乎不考虑考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人为地切断了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期间的连续性。
2.师生比失衡。连年扩招致使研究生数量剧增,但是合格导师的增长率落后于学生的增长率,于是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名校名师,一个导师一届招生十几个学生,三个年级合在一起就成了三十几人的小班规模,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够,有的导师不仅带硕士还带博士,自己还要搞科研、做学问、申请课题,实在忙不过来,就“合理利用资源”,自己带博士,博士带硕士,导师成了“牧羊人”。有的导师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不用谈什么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
3.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研究生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但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外语课所占比重过大;缺少实践课程:缺乏学术讲座课程等。教学内容方面,一些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深度及前沿性: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普遍。在教学方法方面,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使研究生教学成为本科教学的延伸,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4.毕业论文指标化、形式化。目前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办法过于量化,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明文规定,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且这种科研论文还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此举造成学生无法潜下心来真正研究问题,学生为能够顺利毕业,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搞出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内容。选拔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应改革研究生选拔机制,由应试型转向能力型。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应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倾斜,建立新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为改变现在研究生招生考核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应在考试内容和题型上下功夫,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的学术思想、素质修养等都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从德、能、勤、绩等几方面综合考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还要打破以往的一劳永逸的选拔制度,建立动态的评价、考核和管理系统,提高研究生对导师评价考核的参与度,实施研究生导师淘汰机制。其次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工作,要对导师进行定期培训,尤其要做好新增导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举办研究生导师交流会,加强导师的指导经验交流。再次,应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与考核机制,全面实行导师负责制。
3.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适当增设能反映当代学科前沿、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和综合性学术讲座,使学生能按照新设置的课程,学习和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打下为创新性研究工作所需的坚实理论基础。在教学模式上努力探索以研究式教学逐步取代目前灌输式教学的途径。要提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实行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思维方法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4.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其质量能够综合反映研究生教育的水平。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各导师应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以便在学习中及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学位论文选题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做好文献查阅和调研工作,为开题做好准备。开题报告应经过导师的严格把关,经专家小组的集体讨论通过,避免形式化。再次,应有效地进行论文中期管理。由研究生向专家小组汇报论文撰写情况,使导师可以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更好地进行指导。最后,在论文答辩阶段,要严格学位授予程序,导师同意后才能进行答辩,答辩时应加大聘请外校专家比例,同时应加大盲评力度,保证论文质量。
(作者单位:吕津、任洁,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刘媛媛,塔里木大学机电学院。)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
1.生源质量不高。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看,大多数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就出现了很多“应试型”人才。“考研热”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在刚上大学就给自己定了考研目标,所以一切的学习与考研挂钩,凡与考研有关的专业就认真学,其他课程蒙混过关。还有在目前招生考试中,主要考查记忆书本知识,没有突出评估应试者的创新素质,几乎不考虑考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人为地切断了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期间的连续性。
2.师生比失衡。连年扩招致使研究生数量剧增,但是合格导师的增长率落后于学生的增长率,于是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名校名师,一个导师一届招生十几个学生,三个年级合在一起就成了三十几人的小班规模,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够,有的导师不仅带硕士还带博士,自己还要搞科研、做学问、申请课题,实在忙不过来,就“合理利用资源”,自己带博士,博士带硕士,导师成了“牧羊人”。有的导师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更不用谈什么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
3.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研究生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但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外语课所占比重过大;缺少实践课程:缺乏学术讲座课程等。教学内容方面,一些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深度及前沿性: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普遍。在教学方法方面,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使研究生教学成为本科教学的延伸,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4.毕业论文指标化、形式化。目前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办法过于量化,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明文规定,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且这种科研论文还与学生能否毕业挂钩,此举造成学生无法潜下心来真正研究问题,学生为能够顺利毕业,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搞出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内容。选拔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应改革研究生选拔机制,由应试型转向能力型。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应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倾斜,建立新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为改变现在研究生招生考核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应在考试内容和题型上下功夫,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的学术思想、素质修养等都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从德、能、勤、绩等几方面综合考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还要打破以往的一劳永逸的选拔制度,建立动态的评价、考核和管理系统,提高研究生对导师评价考核的参与度,实施研究生导师淘汰机制。其次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工作,要对导师进行定期培训,尤其要做好新增导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举办研究生导师交流会,加强导师的指导经验交流。再次,应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与考核机制,全面实行导师负责制。
3.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适当增设能反映当代学科前沿、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和综合性学术讲座,使学生能按照新设置的课程,学习和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打下为创新性研究工作所需的坚实理论基础。在教学模式上努力探索以研究式教学逐步取代目前灌输式教学的途径。要提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实行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思维方法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4.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其质量能够综合反映研究生教育的水平。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各导师应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以便在学习中及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学位论文选题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做好文献查阅和调研工作,为开题做好准备。开题报告应经过导师的严格把关,经专家小组的集体讨论通过,避免形式化。再次,应有效地进行论文中期管理。由研究生向专家小组汇报论文撰写情况,使导师可以及时了解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更好地进行指导。最后,在论文答辩阶段,要严格学位授予程序,导师同意后才能进行答辩,答辩时应加大聘请外校专家比例,同时应加大盲评力度,保证论文质量。
(作者单位:吕津、任洁,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刘媛媛,塔里木大学机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