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民写作”中狂欢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的底线在哪里,写作的底线就在哪里;公民的边界在哪里,表达的边界就在哪里。遵守法律、恪守道德,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写作与表达的是非标准。公民的标准,比起“圣人”“接班人”之类的目标,要具体得多,要明晰得多,也可行得多。
   自本世纪初实现由诗歌创作向杂文写作转型以来,我就痴迷上“公民写作”,且将之定位为从一而终的写作理念和价值追求。
   我为什么痴迷“公民写作”?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于局外人而言,大抵算是個问题。因为在当下周遭众生目中,迷恋写作已然难以找到价值认同和志趣共振。更那堪,我所钟情的杂文,在正统“文学家”眼里,顶多只算难登正室的“丫鬟”“婢女”。时常有人不无善意地戏谑:“一年能挣多少稿费?”我每每无语以对,唯有一笑置之。而且,在局内人看来,杂文时运困厄,媒体消减,尺度收窄,发表艰难,一根筋地将杂文玩下去似乎也很划不来。无疑,在少数“聪明人”眼中,我对杂文的坚守委实有点冥顽不化。
   然而,我注定与多数局外人“不可同日而语”。我痴迷“公民写作”的初期意图原本在玩,就像别人有打牌喝酒泡吧飙歌的自在和乐趣,我也有“我手写我心”“笑骂由人笑骂,好文章我自为之”的自由和快乐。好在,作为工薪阶层,我无须润笔“为稻粱谋”,压根儿没思量过稿费这“劳什子”。我亦不会与少数局内人“英雄所见略同”。从涉足杂文第一天起,我就心到神知:我痴迷“公民写作”的全部旨趣本不在“发表”而在“表发”(表达思想发泄情感)。
   我为什么痴迷“公民写作”?又压根儿不是个问题。活在当下,人各有乐,我写杂文不过获得一种取乐方式而已;所异只是,我不经意间已将“公民写作”植入骨髓,并由生活方式向生命方式升腾。我对王小波“行吟诗人,浪漫骑士,自由思想家”的人生至境推崇备至,写作不求成名成家的入世境界,唯求“我思故我在”“思无邪”的出世旷达。至于我的杂文有没有、有多大启蒙功能,甚或能否影响改变丁点什么,我不知道,也不在意。
   鄢烈山先生在《杂文新概念:公民写作》中写道:“‘公民写作’要求作者清醒地体认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可以是我所是,非我所非,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许,选择“公民写作”就意味着选择孤独;然而,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为“一个人狂欢”而写,把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便是我痴迷“公民写作”的全部动力和坚守理由。
   作者简介
   陈庆贵,江苏扬州人,高级职称。1984年始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杂文报》《杂文月刊》《经典杂文》《杂文选刊》、香港《大公报》《信报》、美国《侨报》等境内外数百家媒体。曾获各类奖项数十次,其中,全国评论、杂文奖20次,杂文《痛打“狗心理”》获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金奖,3文分获2013、2014、2015年江苏省报纸副刊杂文一等奖。多篇作品入选多版本全国年度杂文年选,已公开出版个人杂文集《红楼关得很沉重》《鹰眼守望》《苍生人话》《思路话语》四部,创作成就、自传入书《中国当代杂文家》《走近杂文家》。
其他文献
《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近日发布。深圳、香港和上海蝉联三甲。二十强城市中,18个城市位于南方,只有北京、天津两个城市属于北方,北方城市数量严重不足;从东西方位来看,二十强城市大多位于东部地区。南北分化加剧,“南强北弱”态势进一步固化。   什么原因导致南北分化加剧、“南强北弱”态势进一步固化?可能有历史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南方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原因,可能有技术、人才、资源、资金、环境方面的原
期刊
明代嘉靖年间,朝廷派了一名直指使(相当于中央特派员)到地方巡视。这位直指使特别讲究饮食,常常“以饮食苛求属吏”,对食材选料、烹饪调味的要求十分苛刻,稍不满意就责骂属下。   这一日直指使奉命到了江西地界,当地郡守风闻其苛于饮食,不禁内心慌乱,手足无措。恰巧当地有一老者南垣公听到此事,便安慰郡守说:“你们不用紧张害怕,直指使是我的门生,等他来了,我自有办法开导于他……”原来这位南垣公,是告老还乡的
期刊
晋人傅玄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防范祸从口出,大抵可算国人“教化从娃娃抓起”的必修课;相形之下,规避祸从默出,则庶几成为吾民“被教化遗忘的角落”。   祸从口出的危害,无外乎两种情形:一谓因言惹祸。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伯宗为人耿直敢说敢为,无惧得罪权势,每次上朝前,妻子都提醒他勿直言贾祸。晋厉公乃昏庸暴虐君主,酷喜溜须拍马之徒,他不待见伯宗正直,终听信谗言将其处死。类似因言惹祸的事例,古今中外举
期刊
蒲松龄先生尊鉴:   我是王生(小名王七),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我就是您在《聊斋志异》里嘲讽的那个崂山道士。给您写信有两个目的:一是告诉您我改邪归正了;二是知道您正在为新书《僚斋志异》收集故事,特把我下山的几件趣事告诉您,为您提供一些素材。   在崂山上学会穿墙术之后,师父告诫了一句“归宜洁持,否则不验”,就把我打发下山了。下山路上,我屁颠屁颠、喜不自禁:“邻居大财主挥金如土、为富不仁,若能穿墙而
期刊
王七徒儿:   为师近日耳根甚为不净,似有热议之音。瞑目捻算,影浮脑海,原来是王七徒儿掀出一朵浪花。徒儿致柳泉居士的信,师父看过了。柳泉居士欲回书于你,并询为师说些什么好,师父建议,多放些“针芒刺一刺”。不知信收倒否?记住,倘若有誉美之辞,切勿飘飘然,那是居士客气。   师父位列仙班数百年来,谨遵祖师教旨,无为无妄,清心寡欲,不闻人间烟火气久矣,几乎淡忘了你这个顽徒。你大约只做了为师两三个月的徒
期刊
形式主义似乎是一个道行极深、阴魂不散、令人头痛的“千年不死的妖精”。这么多年来,形式主义为什么反不掉,打不死?一位基层干部一语中的:“形式主义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形式主义得甜头,有利可图。如果搞形式主义尝的尽是苦头,搞的人自会少起来。”这位干部工作在最基层,是形式主义的终极受害者,他的感慨,我认为是点到了“穴位”。形式主义绝非人们想象的那般简单无聊,像充气广告一样高高耸立,空空如也,
期刊
举起高脚杯,青绿色、淡黄色、玫瑰色液体在杯中旋转荡漾,轻淡的香味长着翅膀飞舞;举起小酒盅,汤热了的老白干,把饮酒人的脸颊映得通红……   世界上的酒有很多种,喝酒用的酒杯更是有很多种。不同的杯有不同的用处,也展示出不同的文化与风格。有的精致,有的亮丽;有的豪华,有的实用。有的已经脱离了酒的圈子,成为一种工艺品。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刘伯温著有《郁离子》一书,其中就有一个关于酒杯的故事。说的是赵王得到
期刊
唐僧等人胜利到达目的地大雷音寺取得真经之后,大唐组织部门通过师徒四人的表现情况,论功行赏,量才使用。鉴于孙悟空一路打妖降魔,出力最多,功劳最大,遂破格提拔,到一重要部门担任要职。此部门常有妖精出没,腐败现象严重。组织部门任命孙悟空到此任职,自然是希望他发挥一技之长,尽快消除妖魔的影响,净化社会环境,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悟空上任伊始,确实非常卖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反腐败,打妖精,一时风清气正,
期刊
我在县大院呆了多年,对一些小官的模仿秀至今仍有印象。   模仿秀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春节过后县里的第一个“重头戏”,就是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W局是一个小局,人员不足20人,很似戏词里唱的“拢共才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这年我看到了该局下的1号文件:《XXX局长在全局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局长、股长、组长正好三级,若再加上组员,那就四级了,比县里还多一级。文件首页还赫然写着编者按:XXX
期刊
报刊的“稿约”大凡都有这样一句话:请勿一稿两投。其意很明白,一是告诫写稿人要自尊自重,二是宣示本报刊的严肃性。   一些寫稿者很不在意,经常看到同样一篇稿子在报刊上满天飞,有的甚至在三四家落户,本应一对一的情有独钟,却将自己闺女许了好几个婆家,“一稿多投”。多投可以赢得广泛的名,又可收取不菲的利。有的报刊接到举报,往往也听之任之,不了了之。其实,稿件首发便有了“著作权”意义,受法律保护。凡有一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