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通过实验教学合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科学实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案例:《空气在哪里》一课中,我让孩子把一团纸塞在瓶底,将杯子倒立直接压入水中,学生发现纸团不会湿,就会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可以让学生把两个同样大的气球充满气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现:刺破了充满气的气球这头小棍会翘起来,就知道空气有质量。空气有流动性,可让学生把充满气的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就会知道空气有流动性。理解空气被压缩,可让学生给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或在手上挤压注射器,学生能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些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案例:《我们的营养》中要检验淀粉、脂肪、蛋白质。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我选择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等来检验,这就使得学生很爱做这个实验,能饶有兴趣的分组检验不同食品,既贴近生活,又有趣味性。
   二、通过科学实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所以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科学方法。
   案例: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像这样在试验中要注意的细节不胜枚举。科学不仅可以培养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更能培养学生时时注意细节问题,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案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放在首位,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大量的实验现象需要仔细观察,精彩的现象往往就会转瞬即逝,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及时捕捉到,如在研究《热胀冷缩》一课时,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的水变热,扎在试管头上的一块气球皮会很快地凸出来;把试管插在冷水里,使试管内的水变冷,扎在试管头上的一块气球皮会很快地凹进去,这两个过程是持续时间较短的,必须要学生全程地参与观察,才能够获得印象深刻的感性的认识。
   三、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实验能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使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科学自然基础知识。
   案例:在《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钉子,绕着同样的线圈,为什么有的钉子帽是南极,有的钉子帽是北极呢?教师不必讲清其原因,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的绕向不同;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时,首先进行分组做实验,要求按一定的形式把实验活动的结果记录下来,其次小组汇报,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知识要点:“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与磁铁的数量关系,串联电池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少”。
   案例:教学《热胀冷缩》,可以让学生把不加热的铜球放进铁圈中恰好通过,把加热后的铜球放进铁圈中,不能通过,再把冷却后的铜球放进铁圈中又能通过,这样可使学生知道大多数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能力习惯,培养科学素养
   学习科学知识,不仅要培训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还要培训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而必须在相应的科学实验中,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则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操作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的科学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
   案例:在教学《磁铁》一课时,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材料超市,并告诉学生们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学生开始设计实验,选取材料,开始实验。这样既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在教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种子的一生》一单元时,最好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由种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开花结果,并收获种子,每一点的变化都要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并作详细地记录。最后,让学生把实验成果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比。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明白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实验的习惯。
其他文献
在这个高科技、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微写作”日益受到瞩目,并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微写作”的内涵   “微写作”是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微写作”是为了满足不同情境下的表达需求,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问题。篇幅小,耗时少,内容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没有固定文体。关于“微写作”这一新词的出现,可以说它是信息时代
期刊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心预设   1.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师首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其课前预习的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提前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要尽可能地预测随时会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再思考具体的对策,为丰富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做好必要的准备。   2.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考虑到一堂难忘的语文课要
期刊
今天上午观看了袁佳老师和龙敏老师执教的《祝福》,我感受很深,尤其是袁佳老师的课,引用鲁迅先生和丁玲的话很贴切课堂;以“祥林嫂的生存分析”为课堂的切入点也让人耳目一新;课文内容分析得水到渠成;课堂安排得老到自如。我不得不佩服袁老师的功力,不过心里同时还感到有点不足——课堂好像是教师问题的展示,学生只是在配合老师分析问题。打个比方,老师与学生在课堂表现就像猎人与猎枪的关系,老师是猎人,学生是猎枪,老师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否能够健康起步,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低年级又总是从朗读入手再逐渐进入默读的。看来,朗读成为贯串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重要目标是不争的事实
期刊
在“点亮一盏有故障的酒精灯”中,雷夫.艾斯奎斯没有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化学原理,却通过排除一个小小的故障,让一个小姑娘明白了不放弃就有希望的道理,那一刻,孩子的心是敞亮的,雷夫的心是敞亮的,读及此文的我,心也是敞亮的。其实,在行走人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能“一览众山小”,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让他能“相看两不厌”,张晓风需要一座拉拉山让她能“畅游天地间”,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和被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引下,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真正做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让其绽放生命的精彩,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   一、关注差异,让学生快乐成长。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创建和
期刊
祥林嫂与刘兰芝是作家塑造的中国封建时代妇女的两个典型形象,她们善良、勤劳、能干,但她们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们虽然也进行抗争,但最终却都成为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对这两个同为封建时代处于不同时期的妇女的特质进行探究,有助于对妇女解放的再认识。  下面,仅对她们所做的抗争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悲剧命运。  第一,从她们抗争的指导思想来比较。刘兰芝在意识到婆婆不满于她时,她的申诉的内容是“十三能
期刊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一: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初中阶段差异各种客观因素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能够非常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如何提升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尊重学生,爱心护驾,树立自信   学困生不仅学习“困”,心也“困”,因此,教师一定要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如果教师真正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那么,学困生自然就会把教师当作亲人、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期刊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古诗词里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用来寄寓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人物形象鉴赏中,男性形象多受到关注,而女性形象常常被忽略,几乎成为鉴赏的盲点,这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唐代王昌龄《采莲曲(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服鉓和容颜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罗裙与荷叶同碧,朱颜与红荷共娇,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