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该现象仍然存在。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
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差异性的原因
计算机教学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小学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而且真正将计算机教学纳入课程表的学校也不多,许多中小学仍将计算机教学以兴趣组的形式来开展。然而,计算机教学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表中,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计算机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入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盲”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同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别在小学阶段,一些地区已取消小学升学考试,部分家庭为培养孩子特长,购置了计算机,甚至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各种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知识。这些孩子在校外受到计算机操作训练,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这些年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各地知名的教育专家,他们介绍了一些不同的前沿做法,其共同点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所需,这些经验也为课程改革寻找着新的突破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最新兴的课程,站在了课改的最前沿位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是我们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大纲》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六个模块,初中七个模块,高中八个模块。每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内的教学内容采用直线式安排,也就是把各模块组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而各模块的内容又相对独立,基本上不重复。但从中小学整体教学内容上看,又呈现螺旋式的特点。比如三个学段都有操作系统简介,要求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这正是《教学大纲》针对我国学校的实际安排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对中小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去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而不是对工具本身进行不断的深入学習。
三、不重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产生的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下面就忽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谈自己看法:
在教学中只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教学,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教师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门课程,其信息知识和技能为零;要求所有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练习,完全没有考虑已经具备一定信息技能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些都会造成在一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部分学生的信息技能未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阻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同其他文化基础课有较大区别,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当前正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正在成为文化基础课的先导,甚至是文化基础课明天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课教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但目前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对本门课程的整体、全面的认识。以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的操作课。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水岭: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来学习,另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技能,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手段来学习,并能用这种技能适应现代社会。
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而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其结果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还会碰到没有学到的知识,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属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要单独辅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十分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予充分指导。让他们学习比较高级的计算机知识,给出一定的有实际用途的任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学生自己的成果跃然出现在网上,不仅创作者本人,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创新离自己并不遥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差异性的原因
计算机教学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小学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而且真正将计算机教学纳入课程表的学校也不多,许多中小学仍将计算机教学以兴趣组的形式来开展。然而,计算机教学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表中,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计算机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入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盲”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同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别在小学阶段,一些地区已取消小学升学考试,部分家庭为培养孩子特长,购置了计算机,甚至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各种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知识。这些孩子在校外受到计算机操作训练,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具体安排教学内容
这些年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各地知名的教育专家,他们介绍了一些不同的前沿做法,其共同点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所需,这些经验也为课程改革寻找着新的突破口。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最新兴的课程,站在了课改的最前沿位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是我们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大纲》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六个模块,初中七个模块,高中八个模块。每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内的教学内容采用直线式安排,也就是把各模块组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而各模块的内容又相对独立,基本上不重复。但从中小学整体教学内容上看,又呈现螺旋式的特点。比如三个学段都有操作系统简介,要求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这正是《教学大纲》针对我国学校的实际安排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对中小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去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而不是对工具本身进行不断的深入学習。
三、不重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产生的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下面就忽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谈自己看法:
在教学中只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教学,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教师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门课程,其信息知识和技能为零;要求所有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练习,完全没有考虑已经具备一定信息技能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些都会造成在一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部分学生的信息技能未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阻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同其他文化基础课有较大区别,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当前正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正在成为文化基础课的先导,甚至是文化基础课明天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课教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但目前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对本门课程的整体、全面的认识。以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的操作课。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水岭: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来学习,另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技能,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手段来学习,并能用这种技能适应现代社会。
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而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其结果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还会碰到没有学到的知识,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属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要单独辅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十分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予充分指导。让他们学习比较高级的计算机知识,给出一定的有实际用途的任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学生自己的成果跃然出现在网上,不仅创作者本人,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创新离自己并不遥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