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手术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手术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巩膜环扎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视网膜复位率(95.0%)、并发症总率(5.0%)和对照组(视网膜复位率75.0%,并发症总率22.5%)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期间给予玻璃体手术,安全性高,可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减少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治疗效果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为临床特殊性疾病,由黄斑裂孔、视网膜病变等因素导致。目前,临床均借助冷凝黄斑区域等手术治疗,但由于相应因素的存在,给手术带来巨大困难[1]。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学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疾病的不断探讨,玻璃体手术方法问世,并取得显著成效[2]。对此,本文抽选我院接收此类患者80例,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处于30-65岁范围内,平均(50.2±1.2)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处于35-70岁范围内,平均(55.6±1.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可给予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疾病临床诊断;(2)排除其他疾病诱发视网膜脱离患者;(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医治组患者给予玻璃体手术治疗,局部麻醉患者,将黄斑部位较为明显的膜剥离,但该剥离过程切记强行操作,以免损伤周围组织。手术期间尽最大限度的切除患者玻璃体、剥离皮质,针对并发白内障患者,应切除晶体状。手术过程依次切开患者中央、基底玻璃体,确保充分暴露在外后彻底切除,然后将后部玻璃体切除,完整剥离视网膜,松解牵引强度过大视网膜。若患者视网膜病变较为明显,应切除部分视网膜,此过程需避开患者大血管,以免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压平视网膜,将视网膜残留液体排出后冷凝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巩膜环扎术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切开患者结膜,充分暴露巩膜,若发现患者裂孔严重,可给予巩膜冷凝处理。固定巩膜环扎带,该固定期间切记固定线过紧,以免自由滑动,不利于后续操作。然后排出视网膜下液体,若无法全部排出,可借助棉棒按摩巩膜,从而进一步排出液体。最后收紧环扎带,剪去环扎带两端,防止滑脱。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卧床休养一段时间,同时给予抗炎、眼压监测等处理。
  1.4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视网膜复位率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针对性治疗后效果均显著,医治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细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均出现并发症,医治组患者视网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总率(5.0%)和对照组(22.5%)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黄斑为人类眼部最为敏感区域,若此部位出现裂孔,将直接导致眼部组织损伤,诱发各种眼部疾病,尤以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3]。资料显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疾病病发机制相对较多,包括:①视网膜萎缩,致使色素细胞逐渐减少,降低视网膜粘附力;②巩膜病变,视网膜牵引强度增加;③黄斑前膜出现牵引力等,均导致视网膜脱离,在潘星竹等[4]报告中有所提及。目前,临床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常用方法为手术治疗,复位视网膜、保护患者视力为手术治疗目的。
  临床早期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传统方法为巩膜冷凝,但由于操作难度大,视力损伤大等因素的存在,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抛弃。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学对该疾病的不断研究,玻璃体手术问世,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手术治疗优点为[5]:①解除视网膜周围牵引力,从根本上消除黄斑产生因素,提高视网膜复位率;②可维持长时间的视网膜填塞;③手术期间可同时给予晶状体摘除手术;④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⑤可在直视状态下直接、准确取出异物,将眼部周围组织损伤度降至最低;⑥可直接获取病灶标本,提高病原学诊断率。另外,由于玻璃体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高等因素的存在,对手术医师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必须确保临床参与手术人员充分掌握玻璃体手术相关内容,以便在减少手术错误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治愈率。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玻璃体手术治疗医治组患者临床视网膜复位率(95.0%)、并发症总率(5.0%)和巩膜环扎治疗对照组(视网膜复位率75.0%,并发症总率22.5%)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提示:临床借助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实现该疾病临床治疗目标,视网膜复位率高达95.0%,和严晓腾等[6]报告相似。
  综上,临床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視网膜脱离患者期间给予玻璃体手术,安全性高,可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减少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丹,魏文斌,段欣荣,等.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结果[J].眼科,2011,26(01):64-68.
  [2]苏亚丽,陈瑞合,牛松涛.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4(09):148.
  [3]王玲.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式选择[J].国际眼科杂志,2009,18(07):1328-1329.
  [4]潘星竹,隋桂琴,左玲,等.中老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04):1146-1148.
  [5]张华,刘金华,陈梦平.巩膜外垫压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16(03):80-81.
  [6]严晓腾,姚进.不同轴长高度近视眼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疗效比较[J].临床眼科杂志,2015,12(01):43-4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20眼稳定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根据虹膜粘连的程度和范围,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粘连虹膜及小瞳孔。结果:患者18例20眼术后18眼视力改善,总有效率90% ,其中术后视力不低于0.3者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研究国产瑞奇切割缝合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手术方面与进口切割缝合器在临床指标及费用方面的差异  方法:1. 由同组医师同期( 2012 年 06月至 2014 年 12 月) 按照手术切除范围及围手术期处理一致的原则进行。  2. 使用国产瑞奇60mm切割缝合器患者为实验组,使用同型号进口切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 调查医院内呼吸内科住院病患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内呼吸内科的592个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数、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95%(623人中共592人使用抗菌药物)。一共使用8类16个种类;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在胆结石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组共86例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的方法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 分析评价治疗方案, 提出药学建议, 并进行药学服务 结果 通过药师的介入与参与使病人的治疗更加顺利 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协助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药师针对具体情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昏迷患者65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单纯组患者接受纳洛酮治疗,联合组在纳洛酮治疗基础上接受安宫牛黄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32-5281(2015)2  【摘要】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异氟醚+盐酸恩丹西酮组和异氟醚组,每组25例。三组均常规异丙酚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异丙酚组患者给予异丙酚持续泵注维持麻醉;异氟醚+盐酸恩丹西酮组和异氟醚组患者给予均以异氟醚吸入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分別实验肠胃康与庆大霉素片的治疗效果,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以便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结合病情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把138例在院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肠胃康组93例,给患者服用肠胃康片,连续口服5天视为一个疗程的治疗;庆大霉素片组45例,同样给患者服用,每天三次,连续5天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对肌钙蛋白I测定在感染性休克监测中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患者入院后6h及24h测定肌钙蛋白,对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正常组和肌钙蛋白升高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