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备课重点放在如何传授知识以及解题技巧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培养,常常被老师忽视,多数老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很少将物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本来是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却变的十分呆板,这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面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设计
做老师的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都优秀,但现实是不可能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至少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出符合不同类型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虽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备课,但至少针对几类学生背好课,不至于让很多学生听不懂,一堂课下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获得发展,大多数学生只做陪读的角色。每个班级里的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是肯定要统一的,但每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练习t的作业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方式可以不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就必须使那些没上课就会做作业的学生以及上了课还不会做作业的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呢?下面就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节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成绩中下的学生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优秀的学生能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到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运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真理来自实践,进而突出对中下等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我们国家潜水艇的浮和沉的视频;老师再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按水中,松手后上浮直到漂浮于水面,将小铁钉放水中,松手后沉入水底。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像潜水艇那样,物体在水中上浮、下沉或悬浮在任何深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鼓励学生猜想,并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沉底,如,铁制品。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做的像船一样的,就浮在水面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沉,小的就漂了。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沉,小的漂。
3、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巡视指导的时候要多关注学习一般的学生。本实验需要选择好器材,假如选择的器材不同,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论,这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让学生阅读书中牙膏壳的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牙膏壳的浮沉实验,学生通过实践,在不改变牙膏壳自身重力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外形实现浮与沉。在此活动中,老师要重点加强对学习一般的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出示这样的思考题:如何让鸡蛋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尽可能的采用讨论,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
4、再组织学生做鸡蛋在水中实现悬浮、上浮的探究活动。老师在指导的时候,重点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5、归纳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结合上面两个探究活动以及二力平衡知识,让学生讨论:物体在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上浮?悬浮?下沉?对于实心的物体,它们在液体中上浮、悬浮、下沉时,它们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有怎样的关系?
三、处理好教学设计与生成性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过于强调备课的作用,缺乏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出现新情况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生成性。事实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上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完全打乱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这时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经历实现教学的有效调整,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比如,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用教材上的器材与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但有些学生提出:不用开水,用温水也可以做实验,具体做法是:向锥形瓶里加少量的温水,然后再取一个干燥的蒸发皿并盖在锥形瓶上,再在蒸发皿里放置一块冰块,也可以看到“雨”点滴下。很多学生对此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产生的雨滴是不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不是水蒸气先变成了冰,然后再熔化形成的雨滴?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破了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老师要冷静下来,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积极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思考:雨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经历哪些物态的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用冰块实现模拟降雨与教材上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最终使学生得到:都是水蒸气的温度下降发生液化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老师做演示实验:利用注射器吸少许乙醚,并用橡皮冒将注射器的口堵住,当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的时候,学生会看到注射器里面的乙醚消失了,再向内推注射器活塞的时候,乙醚又出现了。在学生观察实验后,问学生:这个实验中采用了什么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与上面雨滴形成的原因比起来,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最后总结出: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压缩体积与降低温度。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出现生成性的问题,不能避而不谈,也不能抛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要尽量做好预设与生成性的和谐统一。
一、面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设计
做老师的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都优秀,但现实是不可能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至少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出符合不同类型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虽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备课,但至少针对几类学生背好课,不至于让很多学生听不懂,一堂课下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获得发展,大多数学生只做陪读的角色。每个班级里的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是肯定要统一的,但每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练习t的作业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方式可以不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就必须使那些没上课就会做作业的学生以及上了课还不会做作业的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呢?下面就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节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成绩中下的学生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优秀的学生能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到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运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真理来自实践,进而突出对中下等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我们国家潜水艇的浮和沉的视频;老师再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按水中,松手后上浮直到漂浮于水面,将小铁钉放水中,松手后沉入水底。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像潜水艇那样,物体在水中上浮、下沉或悬浮在任何深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鼓励学生猜想,并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沉底,如,铁制品。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做的像船一样的,就浮在水面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沉,小的就漂了。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沉,小的漂。
3、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巡视指导的时候要多关注学习一般的学生。本实验需要选择好器材,假如选择的器材不同,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论,这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让学生阅读书中牙膏壳的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牙膏壳的浮沉实验,学生通过实践,在不改变牙膏壳自身重力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外形实现浮与沉。在此活动中,老师要重点加强对学习一般的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出示这样的思考题:如何让鸡蛋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尽可能的采用讨论,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
4、再组织学生做鸡蛋在水中实现悬浮、上浮的探究活动。老师在指导的时候,重点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5、归纳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结合上面两个探究活动以及二力平衡知识,让学生讨论:物体在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上浮?悬浮?下沉?对于实心的物体,它们在液体中上浮、悬浮、下沉时,它们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有怎样的关系?
三、处理好教学设计与生成性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过于强调备课的作用,缺乏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出现新情况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生成性。事实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上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完全打乱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这时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经历实现教学的有效调整,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比如,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用教材上的器材与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但有些学生提出:不用开水,用温水也可以做实验,具体做法是:向锥形瓶里加少量的温水,然后再取一个干燥的蒸发皿并盖在锥形瓶上,再在蒸发皿里放置一块冰块,也可以看到“雨”点滴下。很多学生对此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产生的雨滴是不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不是水蒸气先变成了冰,然后再熔化形成的雨滴?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破了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老师要冷静下来,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积极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思考:雨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经历哪些物态的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用冰块实现模拟降雨与教材上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最终使学生得到:都是水蒸气的温度下降发生液化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老师做演示实验:利用注射器吸少许乙醚,并用橡皮冒将注射器的口堵住,当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的时候,学生会看到注射器里面的乙醚消失了,再向内推注射器活塞的时候,乙醚又出现了。在学生观察实验后,问学生:这个实验中采用了什么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与上面雨滴形成的原因比起来,有什么相同或不相同的地方?最后总结出: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压缩体积与降低温度。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出现生成性的问题,不能避而不谈,也不能抛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要尽量做好预设与生成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