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现象探测地球资源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谈到地质构造、地质资源等相关知识,就令人们想到地壳运动、岩层构造、矿产资源、地震等深奥复杂的形成原理,然而遇到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梁光河后,他用“卤水点豆腐”“烧热的平底锅”“煮沸的高压锅”等如“烹小鲜”般把那些深奥的原理简单、生动地呈现出来,重燃起记者对地球研究的兴趣。
  勘探中的发现
  “1980年本科在西南石油大学,后又到吉林大学读研、在中国石油大学读博士,因成绩优异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就留下了。”梁光河的求学经历丰富多彩,同样,他的足迹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北起外蒙古边境、西至新疆阿尔泰、南到海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用物理学原理勘查过石油,寻找过金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因为他的努力,减少了资源浪费,增加了资源的出产量。在与中海油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合作中,他利用自主研发的地震模拟软件为珠江口盆地的HZ32-3-NE油田的发现做出关键贡献,新增石油储量3000万吨;在承担“十五”国家305科技攻关项目中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专题研究中,他提出的方案为新疆哈密图拉根铜镍矿床控制11万吨的铜镍资源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他带领10多人的科研团队,装载大量勘探装备,不畏舟车劳顿、路途泥泞,13天跑了上万里路来到老挝中部。他们准备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和钻探技术,对呵叻盆地的钾盐储备状况进行探测,“老挝的钾盐是古沉积矿,属固体矿,储备是我国的10倍以上”,他边说边拿出亚洲地质地图指给记者看。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分布在陆地和海洋、湖泊中,在我国主要以湖泊钾盐为主。而位于老挝中部呵叻盆地的嘉西钾盐矿含矿面积240平方公里,钾盐资源量数亿吨。2007年,梁光河作为勘查项目负责人指导老挝中农钾盐矿勘探项目。经过细致勘探,在那里建成了年产量10万吨的钾盐生产线。由于效果显著,2010年梁光河又负责指导了四川开元老挝钾盐矿勘探项目,探明钾盐数亿吨,并于2012年10月投产建成年产50万吨的采矿工程。这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缓解了我国钾盐状况紧缺的现状。
  偶然中存在必然性,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研究者,他不只满足于发现矿床,更热衷于研究矿床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在对呵叻盆地钾盐矿的地质发展史、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深入研究中,他发现前人在古地磁史方面有资料记载和证明,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末到现在,这个盆地所在的地块位移了约1200士460公里,同时向右旋转了约15度;另一位矿物学家曲懿华从古生物和古气候变化也证明,该盆地在白垩纪时古纬度为23.1°±1.8°,与现在的纬度16.5°差6.5°,说明自白垩纪后向南移动了约700公里。
  呵叻盆地属硬质地块,周围没有海洋,陆地怎么会“跑”呢?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兴趣。从现象中找本质,再用本质解释现象,梁光河从当前得到公认的印度板块向北移漂现象,分析了海南岛、日本、台湾等岛屿后面带有很长尾迹的现象,又制作了板块复原图和板块运动动画模拟图,用图形模拟冰岛和新西兰的板块移动情况。为说明板块漂移的原因,他形象地把这些板块比喻成“平底锅里的黄油”,他说“这些板块下面是很热的下地壳或上地幔,因前后所受热力不平衡而产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板块后面的岩浆喷涌而上推动着这些板块不断前进”。鉴于地处内陆,他认为,呵叻盆地的移动不是海底扩张,而是板块漂移造成的。他的这些关于全球大地构造的原创性研究,对地球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震后的玄机
  “2011年2月22日,四川平武县南坝镇文家坝村的山体发生冒烟现象,平武县位于北川和青川之间,经地质专家勘测和监测数据分析,此处山体含大量硫、磷、锰、铁等矿物质,是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山体垮塌,导致埋于地下的矿物质裸露,造成自燃”。这则不起眼的消息引起梁光河极大的关注。
  汶川地震后,梁光河对研究天然地震成因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过去都是通过放炮引起的地震波来勘测矿产资源的,我从物理学方面研究汶川地震发现,怎么可能是因为板块断裂摩擦产生的能量形成8级那么大的威力?”从此,他对地震方面的研究一发不可收拾,他搜集地表、钻井等方面的监测资料,应用地球物理原理研究、分析地震的隐爆成因机制。他认为,地震就是一个在板块下面引爆的爆炸过程,具体说这个地震过程就像“打枪”,其中板块断裂运动相当于手枪的板机激发,真正有强烈破坏的是板块下的能量释放,这似火药的威力,主要来源于地壳下累积的负电荷放电即地下雷电和高压流体相变爆炸,即体积膨胀两种能量。他解释说,由于地壳下存在流体而且压力特别大,就像正在烧水的高压锅锅盖突然打开会发生爆炸,锅里的水从高压流体瞬间升华成气体且体积膨胀上千倍,致使上面的板块扭曲断裂大量释放能量引发地震。这项地震成因机制的研究结果将会对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汶川地震的研究,是梁光河长期走南闯北的见识,也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对研究的执著。发散的思维让他创新性地从成矿机理出发,联想到“老本行”——地震与成矿有什么关系?“众所周知板块运动过程会使板块边界常发生地震,而矿产富集的地区又往往集中在地震带,特别是以斑岩矿为主的金属矿。从地球物理学方面可解释这一现象,地震断裂带下是不断生成的热流体,这些热流体把深藏于地下最深层的矿物质融解、流动,在地震的爆发过程中,瞬间的降温降压使矿物质富集下来。”他介绍了最近的研究发现,“我们知道,一个成矿的形成是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一个地震带会发生无数次地震,所以说每次地震相当于对成矿聚集的一点贡献。”
  研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多年的经历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勘探装备落后之痛,他介绍说:“目前我国多数金属矿山的开发深度小于500米,而现在南非的开发深度已经大于3000米,与之相比,说明我国在攻深探盲方面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而深部探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地球物理技术。我国在这个领域一直是购买国外不断升级换代产品,致使我国地球物理装备技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远,仪器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事实上,我国的深部矿产资源还远未探明,其直接后果是造成诸如铁矿、石油等大宗战略矿产资源的严重短缺。由此,他呼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勘查设备,包括金属矿探测系统意义重要。
  作为中科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领导者,梁光河明白,团队与科研的发展相辅相成。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勘探装备,一方面他积极加强团队建设,把原来分散的部门重新整合组建地球物理勘探综合实验室,大力发展重磁、电震等技术,从空中、海洋等不同尺度进行金属矿勘探;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大部分金属矿成矿于山区,复杂的地表条件不利于野外数据采集以及金属矿矿床具有非层状特征而不利于地震波的有效成像和资料处理的问题,他率领团队夜以继日设计方案。
  目前,在科技部和中科院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支持下,他们已开展金属矿地震仪器的前期研发,拥有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希望,尽快研制出适用于山地等复杂地区的高精度地震仪器和专用处理解释软件,这不仅可以解决我国装备中核心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状态,而且还将填补国内外金属矿专用高精度地震勘探仪器系统空白,为我国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增加矿产储量做贡献。
其他文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用这句话来形容在高分子纳米传感材料领域的科研工作最合适不过了。龚剑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数年来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纳米之间寻找突破,在高分子里开拓创新,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出奇制胜 固相合成聚苯胺  在化学材料里,常温下的苯胺为液体化合物,所以2002年之前一直未有采用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的报道。传统的固相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然而,高温固相化学反
天津大悲院大雄宝殿  ——当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典范之作  在海河之滨,矗立着一座宏伟璀璨的大悲禅院,十方信众、国内外游客,聚集在此。大雄宝殿是大悲院扩建工程的重点项目,大殿金碧辉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这座肃穆庄严的大殿是马炳坚和他的团队的智慧和劳动结晶。  让结构设计紧密配合着建筑,严格遵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措施,改革施工工艺,创造性地施工,大至柱、梁、枋、檩,细至翼角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长期以来,我国气象探测的科学研究人员与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者们,一直被两大问题所困扰:探测装备依赖进口、作业装备缺少先进性。高昂的进口价格,低效率、低可靠性、低安全性的装备严重制约我国气象产业的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仿佛巨石一样压在气象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  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笨脚的,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  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  端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买的,极好极软的牛皮,不能洗涤,是我心头的大爱。  可是
摘 要:文学编年史是一种专题编年体史书,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陈大康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展示出编纂者的一双慧眼、一片深思和一番诚意,为我们提供了堪称典范的文学编年史著述体例,不仅体现出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提供了极大的史学功能。  关键词:文学编年史;著述体例;陈大康  作者简介:郭英德,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I207.409 文
他获得的奖项很多,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及部委级成果奖3项;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秦皇岛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河北省科协“首届河北省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优秀选手奖;同时被秦皇岛市科协授予科普工作特别贡献奖,2012年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提名奖。  他取得的成果很多,截止2012年3月,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他引289次,其中SCI他引148
转录因子p53的肿瘤抑制活性一般被认为反映了其响应于细胞压力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或衰老的能力,但关于p53其他活性的证据也在出现。在这项研究中,Wei Gu及其同事发现,p53的一个代谢目标也会对其肿瘤抑制活性有贡献。尤其是,他们发现,p53抑制SLC7A11(“胱氨酸/谷氨酸”氨基酸运输机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的表达。这导致胱氨酸的吸收被抑制,并且促进“铁死亡”(ferroptosis,一
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空间、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21世纪头10年中,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发射了火星、土星探测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差异图等相继完成,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人造生命展现雏形;超级计算机10年来从十万亿次发展到千万亿次数量级,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微型纳米电动机问世。中国则实现了载人航天,启动了登月工程
摘 要: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侠”文化现象,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武松;文化遭遇;共轭;侠文学;抛物线  作者简介:石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从
在漆黑中摸索的过程是一个寂寞的过程,也是有希望的过程,前提条件是,你有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至少,齐忠权认为这一点是医生由迷茫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有了器官移植的设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已经由幻想成为现实。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完成了除大脑之外的所有器官的移植,全世界有将近100万曾经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人通过器官移植获得了新生,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