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明理笃行是政治课的重要教育目标,也是教师寻求教学方式的最终价值取向。学生从课本上掌握的一般只是抽象的理论观点和原则性的行为要求,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的是复杂的环境和具体的行为对象。因而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后立即应用,马上做到“知行统一”是很困难的。为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即开展行为教育活动,注重探讨政治教学的生活回归。这样做不仅能促进高中生的个性发展,深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且对深化和提高对政治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值取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三个“迁移”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近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看,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而政治教学强调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探索性的学习,尊重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这使得我认识到课程教学应该注重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倡导在生活中成长,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在活动中深化教学,使得高中学生能紧扣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深化对政治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
一、注重政治教学方法的“迁移”,把学生引进课程来,同时让学生走出课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投入学习,爱上学习,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是在政治教学中的“引”法。
也只有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符合现代教育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责任感的、能自主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
同时,我们能把学生“引”进来,还得让他们“走”出去,走到生活中。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学内容也要变。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我们在引进学生使用课本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创造性地运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做法,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走出去,走到生活中,使课本与生活相互补充、印证,建立起联系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
如高一经济生活部分,其理论有一定深度,对高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有一定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让学生走出课程,回到社会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经济现象比较广泛,市场买卖、银行交易、随处可见的公司、无处不在的广告、新闻中政府首脑会议无不隐含着一定的经济常识,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用实例、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列举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讲“生活、消费与货币”时,可以由老师先把学生引进课程,具体讲述概念,并做解释,然后提问,同学们说到“经济”,你们想到什么,一下子让学生走出课程。让全班学生每人说一个答案、不能重复,看哪一类词汇、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列举得比较多,教师再加以引导的同时大家一起分析、归类。这样的“引进、走出”,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概念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将书上的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经济现象相结合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掌握,而是在于运用,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更让学生明白运用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二、注重政治教学过程管理的“迁移”,依学生个性特点而定教学法,依学生生活实际而开展教学活动。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一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无知的此岸到达有知的彼岸。
从此岸达到的彼岸的方法很多,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购买、张船票就可以达到;而有些学生以为搭建一座桥也可以通过;更有些学生会认为若岸不是很远,可以游过去……诸如此类,这时候我们就得注重政治教学过程管理的“迁移”,老师不能搞“一刀切”。因为学习方法有共性,更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即由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能力、习惯、爱好、兴趣及学习基础等因素决定的。学习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明白学习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衡量指导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主要是看指导的学习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能使学生取得实际的效果。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我国古时候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一说,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教师应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做自己光荣的义务和责任。如:在综合复习时,大家可以一起畅谈复习方法和技巧,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这样每个人都能试着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降落伞式学习方法”等。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注重学生课余时间的“迁移”,让学生创造生活。
新一轮课改的教学内容编排为课堂的开放性提供可能,教学中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实现政治与社会和现实的链接。教学中把课本的相关内容通过设置情境、语境、幽默法的方式再现,合乎学生接受生活的常识。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与课程教学的内容有内存联系,再者材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再根据高中生活的身心特点——注意力不十分集中,但兴趣爱好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等,采取一些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欲。 如:情境法。在讲“公司的经营”时,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成立一个高二(×)班有限公司,课代表任董事长,每一位学生都是公司成员,都要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下,通过一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达到主客观体的一次次碰撞和统一。
又如幽默法。我认为就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试经常运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如在讲“法人”概念时,我先提出“法人是不是人”、“法人是不是法国人”、“法人是不是懂法律的人”等一连串富有想象力的提法,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然后把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让他们以此方法相互讨论。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从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课下也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生活、学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融洽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生活中,应多给学生以关心和赞扬,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如:及时提醒刚上完体育课的学生穿上衣服,叮嘱感冒、生病的学生多喝开水、按时吃药,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很温馨,从而会因为信任这门课的任课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等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政治教育资源。而关注回归生活,体现课程标准的特征,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互吻合,做到明理笃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吴慕菊著.新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史朝孙宏安.《科学教育方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4]袁军.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政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价值取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三个“迁移”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近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看,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课程改革的趋势,而政治教学强调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探索性的学习,尊重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这使得我认识到课程教学应该注重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倡导在生活中成长,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在活动中深化教学,使得高中学生能紧扣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深化对政治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
一、注重政治教学方法的“迁移”,把学生引进课程来,同时让学生走出课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投入学习,爱上学习,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是在政治教学中的“引”法。
也只有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符合现代教育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责任感的、能自主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
同时,我们能把学生“引”进来,还得让他们“走”出去,走到生活中。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学内容也要变。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我们在引进学生使用课本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创造性地运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传统做法,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走出去,走到生活中,使课本与生活相互补充、印证,建立起联系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
如高一经济生活部分,其理论有一定深度,对高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有一定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让学生走出课程,回到社会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日常生活中蕴涵的经济现象比较广泛,市场买卖、银行交易、随处可见的公司、无处不在的广告、新闻中政府首脑会议无不隐含着一定的经济常识,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以用实例、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列举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讲“生活、消费与货币”时,可以由老师先把学生引进课程,具体讲述概念,并做解释,然后提问,同学们说到“经济”,你们想到什么,一下子让学生走出课程。让全班学生每人说一个答案、不能重复,看哪一类词汇、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列举得比较多,教师再加以引导的同时大家一起分析、归类。这样的“引进、走出”,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概念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将书上的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经济现象相结合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掌握,而是在于运用,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更让学生明白运用的过程又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二、注重政治教学过程管理的“迁移”,依学生个性特点而定教学法,依学生生活实际而开展教学活动。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一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无知的此岸到达有知的彼岸。
从此岸达到的彼岸的方法很多,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购买、张船票就可以达到;而有些学生以为搭建一座桥也可以通过;更有些学生会认为若岸不是很远,可以游过去……诸如此类,这时候我们就得注重政治教学过程管理的“迁移”,老师不能搞“一刀切”。因为学习方法有共性,更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即由学生不同的性格、气质、能力、习惯、爱好、兴趣及学习基础等因素决定的。学习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明白学习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衡量指导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主要是看指导的学习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能使学生取得实际的效果。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我国古时候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一说,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教师应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做自己光荣的义务和责任。如:在综合复习时,大家可以一起畅谈复习方法和技巧,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这样每个人都能试着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降落伞式学习方法”等。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注重学生课余时间的“迁移”,让学生创造生活。
新一轮课改的教学内容编排为课堂的开放性提供可能,教学中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实现政治与社会和现实的链接。教学中把课本的相关内容通过设置情境、语境、幽默法的方式再现,合乎学生接受生活的常识。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与课程教学的内容有内存联系,再者材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再根据高中生活的身心特点——注意力不十分集中,但兴趣爱好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等,采取一些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欲。 如:情境法。在讲“公司的经营”时,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成立一个高二(×)班有限公司,课代表任董事长,每一位学生都是公司成员,都要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下,通过一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达到主客观体的一次次碰撞和统一。
又如幽默法。我认为就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试经常运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如在讲“法人”概念时,我先提出“法人是不是人”、“法人是不是法国人”、“法人是不是懂法律的人”等一连串富有想象力的提法,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然后把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让他们以此方法相互讨论。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从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课下也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生活、学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融洽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生活中,应多给学生以关心和赞扬,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如:及时提醒刚上完体育课的学生穿上衣服,叮嘱感冒、生病的学生多喝开水、按时吃药,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很温馨,从而会因为信任这门课的任课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等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政治教育资源。而关注回归生活,体现课程标准的特征,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互吻合,做到明理笃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吴慕菊著.新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3]史朝孙宏安.《科学教育方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4]袁军.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政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