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变,筑梦家园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8月,“影像鉴证4()年”全国摄影大展启幕。方寸之间,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人们用目光穿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1979年,清华大学77级学生在上课,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专注的面孔,求知若渴的眼睛,1053名学生,70%以上是职工和下乡返城的知识青年;1988年,中国首次人体艺术油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伤风败俗”的评价悄悄离场;2017年秋,中国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飞驰在北京永定门大桥。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1】一类文
  本文是一类文中的中高档类,这类文章审题准确,内容充实,论证深入,认识问题深刻,逻辑思辨性强,文句表现力好,容易获得阅卷老师较高的评价。
  顺势而变,筑梦家园
  方寸之间,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人们用目光穿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四十年,华夏日益新,中华儿女亦顺势而变,用他们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断改变的观念、不断创新的精神铸就了日益辉煌的中国。
  “十年文革”没有让知识青年丧失理想,十年艰苦生活也没有让时代青年自暴自棄。改革开放之初,祖国求才若渴,而一代青年不忘初心,求知若渴,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国运。2018年,“影像鉴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的一组照片记录了那段历史。1979年清华大学了77级学生上课,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大家专注的目光,认真的面孔,求知若渴的眼睛,诉说着对知识的渴求。这代青年用他们的知识智慧,用他们求知若渴的精神,为伟大中国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科学的知识,更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不断更新的知识促进了新思想的产生,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需要解放思想。中国首次人体艺术油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伤风败俗”等落后思想被抛之脑后,人们愈来愈能顺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宽容与理性。教育、思想文化的创新早已与时俱进,我们已经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各国互帮互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人体艺术被国民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传播出去,孔子学院、唐人街等,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相互交流,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知识丰富了,思想解放了,自主创新迎来了春天。《辉煌中国》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自主创新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自主研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飞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已成为一张中国名片。飞驰的高铁、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贯穿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中国,这头雄狮开始醒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日益可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非空想,自主创新正全力推进梦想的实现。
  影像,记录着历史,记录着不断发展的潮流,时代在变,人们也在慢慢改变,只有刻苦努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个人才不会被时代淘汰,社会才得以进步,国家才会日益强大。
  少年智则国智,国家命运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命运紧紧相连;少年兴则国兴,国家的兴旺离不开华夏儿女共同的努力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在国家如此繁荣富饶的今天,我们更应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增添一片灿烂的阳光。
  【例文点评】
  审题立意精准是获得高分的前提条件。本文审题准确,不但理解了三组照片各自的内涵,还能很好地厘清三组照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组照片分别代表了知识、观念、精神,作者提出“中华儿女亦顺势而变,用他们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断改变的观念、不断创新的精神铸就了日益辉煌的中国”。立意恰到好处。
  认识深刻、见解独到是获得高分的有力保证。高考作文需要写真知、抒真情,不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在认识事物上,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透过事物表象,认识事物本质。如本文作者看到了“十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对人才的渴望,一代知识青年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真切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难能可贵。
  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高分作文讲究文脉贯通,一气呵成,特别要求文章各部分之间要逻辑严密,各部分要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本文中心观点统领全文,很好地论述了知识力量、解放思想、创新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层层深入,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例文展示】二类文
  本文是二类文中的中档类,这类文章审题准确,立意也较为合理,结构完整,能展开论述,但是论述往往不够深入,且逻辑思辨性较差,以至于评价不高。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影像鉴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方寸之间,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方寸之间,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人们用目光穿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1979年,清华大学77级学生在上课,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专注的面孔,求知若渴的眼睛,1053名学生,70%以上是职工和下乡返城的知识青年。那个年代,一代青年,一张张面孔,都是认真求学的模样。这种对知识的渴望突显了清华学子的爱国情怀——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毕业后投入工作,为国效力,替国争光。这是时代的记录,亦是时代发展的象征。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1988年,中国首次人体艺术油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伤风败俗”的评价悄悄离场。有知识的创新还不够,还要有思想的创新。在这个发展的社会,总要有一些创新,而思想的创新尤为重要。创新是国家的强大生产力,通过创新促进时代发展,是一件好事。人体艺术,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思想束缚上的突破,是审美的进一步提升。时代的发展,总会伴随一些认同和不认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阻止时代的发展,思想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时代的创新和发展。艺术,不仅是突显整个社会面貌的作品,还是能力和审美的体现。所以,时代需要各个领域的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带动时代的快速发展。   2017年秋,中国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飞驰在北京永定门大桥。时代的发展亦是国力的发展。科技的研究与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力。技术研究人员用他们充实的知识,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动车飞驰,象征着国家的进步,勇往直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样子。时代发展虽有挫折,但亦让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我们会不断努力创新,带动时代的发展。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不应该得过且过,而应该奋力一搏,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告诉自己: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到底,不畏艰险,前方便是光明和未来。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这方寸之间,便是时代最生动的记录。
  【例文点评】
  审题准确,立意正确,所写内容切合题意。文章以“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抓住了所给材料不同内容层次间共同的主旨,立意正确合理。
  分层论述,条理清楚。文章分别从“渴望知识,努力学习,投身祖国建设;思想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时代的创新和发展;科技研究與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力”三个方面分层展开论述,条理较清楚,基本写出了一代青年对未来、对国家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思考,写出了青年一代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
  结构松散,逻辑性差。一是段内层次不清,要么内容空洞重复,要么上层与下层逻辑关系不紧密,甚至语言不连贯。二是整体逻辑结构松散,文章虽能点到40多年来,我国在教育、文化还有科技方面的发展与突破,但是每个领域的论述各自独立,各部分之间未能有机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显得结构较松散,逻辑思辨性较差。
  【例文展示3】三类文
  本文是三类文中的中档类,文章基本符合题意,结构也基本完整,但是观点不明确,论述不集中,拼凑感强,以至于只能获得较低分数。
  努力奋进,复兴强国
  “影像鉴证40年”的摄影展,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人们在进步,文化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国家变得富强,离不开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努力奋进,做创新人才,复兴强国,人人有责。
  国家富强,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安定,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离不开我们的努力与付出。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人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富强的中国。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有了千万人的努力,国家才得以强大。对于在校的学子来说,努力学习是他们的责任与使命。他们不仅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谋求出路,也要为国家贡献出一分力量。努力成为创新人是学生的梦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是在职人员的准则,无论是高科技企业的高职人员,还是出身贫寒的农民工,都要有一颗脚踏实地、坚定信念的心,都要有努力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有了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政府及各行各业开放相应的政策,如社会及各高校提供机遇,给人们施展能力的空间,给广大学生群体提供就业机会。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闻名世界,如今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逐渐代替了传统货币的交易方式,这也证明了中国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在我国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记录了无数年轻的面孔,他们加入献身国家科技发展的行列中,为中国科技的进步注入了新鲜血液,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奋进,才有了如今强大的中国。
  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人们的团结、和谐,也在于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我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惠民政策也不断提出。祖国的强大,人们生活的和谐安定,政府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缩小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应该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教育更平等,让知识更普及,努力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事求是,坚持不懈。
  努力奋进实现强国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都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实现了科技、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努力奋进,复兴强国!
  【例文点评】
  扣题不紧。文章未能根据作文题目所设置的情景化要求写作,脱离所给材料空谈。开篇能够写出光影40年里国家的进步需要创新,且离不开千千万万人的努力和付出,但是在后面的行文过程中,却专注从国家富强需要人民努力、政府努力的角度去入手,笼统概括,不能从材料所给的教育、文化还有科技这三个角度分析阐述,偏离了主题。
  思想肤浅、结构混乱。文章语言乏味,内容空洞,所举例子不典范,只是简单地平面涂抹,思想深度不够,无法作因果推导。在写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没有能够支撑的经典实例,只是泛泛而谈,略微点到国家、政府、人民应该共同奋进,但无法深刻探讨,情感只能流于表面。再者,在行文过程中,语言内容重复较多,结构混乱,没有章法。
  逻辑思辨能力差。作文未能领会试题逻辑方面的命题用意,未能全面、联系、辩证地看问题。材料强调改革开放要不断更新知识、解放思想、自主创新,然而文章却从国家富强人人有责,转而写到创新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提供相应政策,再写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这几者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性,逻辑不严谨,思辨能力差。
其他文献
【导练命题一】 情与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何小平曾在重庆一户人家做保姆,只做了两三天,就把主人家一岁多的儿子拐跑了,并把男孩儿当亲生儿子养了26年。前不久,48岁的何小平无意中看了《宝贝回家》这档电视节目,节目讲的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一辈子都在寻找四五十年前丢失的孩子,满头白发了还在找。这勾起了何小平26年前的那件往事。她找到记者,说:“我一定要
期刊
@披着狼皮的黑心羊:初二那年,我爸妈在饭桌上吵架,我妈吵不过,气急了,端起我最爱吃的土豆丝就往我爸脸上盖过去……场面一度很安静,盘子里还有剩余的一丢丢土豆丝,我默默地夹起来吃了……我爸看了我一眼,把自己头上的、脸上的、衣服上的土豆丝捡起来放到我碗里,然后我妈就笑了……  @我要养一只哈士奇:我朋友吃饭吃到一半,開始对我Wink(眨眼),于是我也回她个Wink。之后她还对我wink,我还是回了一个w
期刊
1金题引路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
期刊
“着我华夏之裳.兴我礼仪之邦”“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相信对于汉服爱好者、汉服复兴者来说.这几句诗词与口号并不陌生。近些年来.汉服的复兴运动方兴未艾.汉服爱好者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但汉服的真正复兴仍“任重道远”。笔者从自己参与汉服社团的活动经历及研习经验出发.整理出以下这篇“汉服实用指南”,为意欲了解汉服、复兴汉服的同好们提供一个入门指导。  壹 着我华夏之裳——何为
期刊
【导语】  《红楼梦》有诗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然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学生的文章因为表现手法过于单一,使得人物形象过于平面,缺乏立体的光彩;文章情感上平淡无味、没有鲜活的感受;主题表现上大打折扣,使文章大降其格。其实,就像衣服需要新款式来包装以展示其亮丽一样,优秀的文章也需要综合使
期刊
面对自然惊人的破坏力,除了躲起来,对自然服软,我们根本别无他选。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已给菲律宾、中国带来巨大影响和灾害。在菲律宾,它以17级以上的巅峰强度登陆,刮崩钢筋混凝土房屋,刮坏气象站和风速计,带来剧烈山洪、滑坡和矿山坍塌,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49人掩埋。对人口并不密集、有高山保护的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来说,这样的灾情已属罕见。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无论服务如何创新,安全的基
期刊
传统上民间将上学称为“读书”,把学生称为“书生”或者“读书人”。在过去,这个叫法是名副其实的,因为那时上学真的就意味着“读书”——大量地诵读、研读经典著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变化,上学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上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考试”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项目,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做题比读书更重要,以至于学生到了高三基本只有复习和做题而“没
期刊
【名师简介】  鲁红梅,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邓济舟“让作文飞”团队骨干成员,湖北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奖。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当然,很多情况下并非都是如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期刊
“立德树人”可谓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全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对考生的道德引领作用。如2017年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2017年山东卷“24小时书店”,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感悟中华名句”,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生活”,2016年山东卷“我的行囊”,2015年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由此可知,文章只有处处有“德”才能出彩。  执法一
期刊
新闻事件回放:“贫穷”是否值得感谢?  这几年,不少寒门子弟高考后被名校录取,比如2018年在工地上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云南考生,2017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甘肃残疾考生等。近日,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再度引发网络热议。文章的作者王心仪是一名18岁的女生,她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王心仪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