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深入,有的教师却走向误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我认真思考如何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把握多媒体课件教学运用的若干规范和原则。旨在抛砖引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架起了“大社会”和“小课堂”信息的桥梁: 政治课时事性较强,知识更新快,教学变化大。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新教材虽然一改传统教材纯系统理论的模式,增设大量的辅助文,以求激活学生的兴趣。但是随着时代快速步伐,政治课的时代性与教材材料的滞后性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一时难以解决。在教学中,用教材上现有的材料,虽然能说清观点,但由于有些材料和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透彻。相反,如果用最近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材料,往往会“引人入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群人"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大信息量在新技术的艺术处理下,把枯躁乏味的语言变得图文并茂、生趣盎然,许多抽象难懂的理论在大量形象具体真实的背景中得以理解和落实;它把太多的平静变为充满激情的跳跃,把转瞬即逝图像变为定格分析,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及时解答课后练习,形成知识网络的再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于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口号终于变为现实。如:政治生活复习课,要达到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增大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感受“效率=教育生命”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成为学习的驱动力。这比教师说教式地强调“书本知识是何等重要,要记住这些生硬冰冷的理论对考试你有何种好处” 等话语要实际得多。
(三)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加强精神文明教育:从思想政治课的功能来看,培养"四有新人"任重而道远。纯粹地说教与灌输,只能事与愿违。多媒体课件以写真或仿真浓缩各种社会现象,使学生在发现中、在探求中、在喜乐中、在愤怒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二、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课件已经制定好了,教学中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操作;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的事件缺乏灵活的应对,这就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
(二)多媒体的“辅助性”与在教学中“喧宾夺主”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统帅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吸收者。而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即使它再先进,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它只能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的运用只能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动情点来达到教学目地。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更不能取代教材。但是在实际运用操作中,我们为了达到多媒体的某种演视效果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了教材。造成“喧宾夺主”局面。这种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作法,只会冲淡教学的最终效果,结果与预期目的大相径庭。
(三)多媒体课件效率与达成度的矛盾: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件材料的信息化处理常常使教师难以忍痛割爱。由于未对众多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导致材料虽然有趣味性但缺乏典型性,臃肿泛滥,课件内表面上的“容量大”而与实际结合不佳,说服力不够,导致新的“满堂灌”。同时,由于演示的最佳时机没掌握,过早或过迟抑或过多地出现,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迁移或无法集中,从而大大影响教学的达成度。再者,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展示教学的内容时,是一个页面接着一个页面地进行,除非重新返回,否则前边讲过的内容就不会留下痕迹。学生光顾看课件,而无法听清和做笔记,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四)教案和课件不一致性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进课堂,很多老师只是下载别人的课件稍加以修改,就运用到课堂中去;可是,有时下载的课件与自己设计的教案不一致,这往往会让教师顾此失彼,造成教学过程衔接不流畅。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比传统教学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有经验者先把教案写好后,再制作课件,两者达到一致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要还能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没有电或多媒体、网络出现故障时,多媒体教学就无法实施。
三、对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应始终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的运用始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课件的制作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课件的流程操作应以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为线索,课件的重难点不是课件技术的重难点,而是以教学内容为重点,对教学内容加以强化、解析、展开、运用、升华,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多媒体教学就能为教师传授知识扫清阻碍,为学生发现问题、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提供前沿阵地。所以说,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就不要因为一味的追求页面的精美、一味追求花哨而把不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件当中,混淆学生的视觉。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应该始终如一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达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多媒体教学应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现代教育应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功能和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的高度结合,使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原动力能更好更快地推动教学工作。多媒体课件走进政治课堂,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把握应该更加完整和游刃有余,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应该更超脱和浪漫,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应该更富有深刻性和多维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他们在兴趣驱动下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因此,只有主导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符合现代教育规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都将事与愿违。教师主导的功能如果不能得以体现,必然导致到教学流程的乱套,老师学生都将陷入紧张状态,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样,学生如果只觉得有趣,而被动地接受信息,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和思考,那也谈不上主体意识的展现。因此: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中务必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高度统一。
(三)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新课标、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这就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
一、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架起了“大社会”和“小课堂”信息的桥梁: 政治课时事性较强,知识更新快,教学变化大。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新教材虽然一改传统教材纯系统理论的模式,增设大量的辅助文,以求激活学生的兴趣。但是随着时代快速步伐,政治课的时代性与教材材料的滞后性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一时难以解决。在教学中,用教材上现有的材料,虽然能说清观点,但由于有些材料和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透彻。相反,如果用最近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材料,往往会“引人入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群人"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大信息量在新技术的艺术处理下,把枯躁乏味的语言变得图文并茂、生趣盎然,许多抽象难懂的理论在大量形象具体真实的背景中得以理解和落实;它把太多的平静变为充满激情的跳跃,把转瞬即逝图像变为定格分析,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及时解答课后练习,形成知识网络的再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于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口号终于变为现实。如:政治生活复习课,要达到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增大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感受“效率=教育生命”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成为学习的驱动力。这比教师说教式地强调“书本知识是何等重要,要记住这些生硬冰冷的理论对考试你有何种好处” 等话语要实际得多。
(三)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加强精神文明教育:从思想政治课的功能来看,培养"四有新人"任重而道远。纯粹地说教与灌输,只能事与愿违。多媒体课件以写真或仿真浓缩各种社会现象,使学生在发现中、在探求中、在喜乐中、在愤怒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二、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课件已经制定好了,教学中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操作;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的事件缺乏灵活的应对,这就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
(二)多媒体的“辅助性”与在教学中“喧宾夺主”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统帅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吸收者。而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即使它再先进,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它只能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的运用只能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动情点来达到教学目地。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更不能取代教材。但是在实际运用操作中,我们为了达到多媒体的某种演视效果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了教材。造成“喧宾夺主”局面。这种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作法,只会冲淡教学的最终效果,结果与预期目的大相径庭。
(三)多媒体课件效率与达成度的矛盾: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件材料的信息化处理常常使教师难以忍痛割爱。由于未对众多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导致材料虽然有趣味性但缺乏典型性,臃肿泛滥,课件内表面上的“容量大”而与实际结合不佳,说服力不够,导致新的“满堂灌”。同时,由于演示的最佳时机没掌握,过早或过迟抑或过多地出现,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迁移或无法集中,从而大大影响教学的达成度。再者,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展示教学的内容时,是一个页面接着一个页面地进行,除非重新返回,否则前边讲过的内容就不会留下痕迹。学生光顾看课件,而无法听清和做笔记,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四)教案和课件不一致性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进课堂,很多老师只是下载别人的课件稍加以修改,就运用到课堂中去;可是,有时下载的课件与自己设计的教案不一致,这往往会让教师顾此失彼,造成教学过程衔接不流畅。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比传统教学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有经验者先把教案写好后,再制作课件,两者达到一致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要还能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没有电或多媒体、网络出现故障时,多媒体教学就无法实施。
三、对多媒体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应始终为教学内容服务: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的运用始终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课件的制作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课件的流程操作应以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为线索,课件的重难点不是课件技术的重难点,而是以教学内容为重点,对教学内容加以强化、解析、展开、运用、升华,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多媒体教学就能为教师传授知识扫清阻碍,为学生发现问题、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提供前沿阵地。所以说,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就不要因为一味的追求页面的精美、一味追求花哨而把不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件当中,混淆学生的视觉。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应该始终如一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达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二)多媒体教学应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现代教育应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功能和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的高度结合,使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原动力能更好更快地推动教学工作。多媒体课件走进政治课堂,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把握应该更加完整和游刃有余,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应该更超脱和浪漫,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应该更富有深刻性和多维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他们在兴趣驱动下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因此,只有主导性和主体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符合现代教育规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都将事与愿违。教师主导的功能如果不能得以体现,必然导致到教学流程的乱套,老师学生都将陷入紧张状态,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样,学生如果只觉得有趣,而被动地接受信息,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和思考,那也谈不上主体意识的展现。因此: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中务必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高度统一。
(三)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新课标、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这就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