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运仿佛一个神奇的开关,只要摁下它,整个中国就一下子切换了模式,集体踏上归途。无论是大街上骑着电动三轮车的快递小哥,地铁口招揽贴膜生意的年轻小伙,还是小区里往返巡视的保安大叔,餐厅中端盘送菜的女服务员,城市寻常角落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小角色”,突然间有了一致话题:买到回家的票了吗?
有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年年岁岁怕春运,岁岁年年票难求。每年此时,铁路部门总要被推上风口浪尖。虽然“铁道部”已成为历史,但排队购票的焦虑表情、候车大厅的拥挤不堪、行李架上的大包小包,依然每年准时见诸报端,刺激着人们紧绷的神经。
不过,一样的春运有了不一样的抱怨。短短几年里,人们对春运的“吐糟”明显“更新换代”了。从前抱怨站在天寒地冻的火车站广场上通宵排队有多冷,现在“吐槽”坐在办公室里刷12306购票网站有多累;从前抱怨民警为什么不管管那些霸占住售票窗口的“黄牛”,现在质疑“网络黄牛”利用专业软件刷票囤票究竟归谁执法;从前大声疾呼火车票实名制以遏制倒票行为,现在则争议倒手实名制车票到底是倒卖车票罪还是代购行为;甚至就在去年,还是怒斥12306购票网站登录不上去、订票电话打不进去,而今年已在指责网站登录后反应迟钝、电话打进去后“系统繁忙”……
虽然这一切都会被数亿回家人归结为一句愤怒的“铁路部门无能”,但毫无疑问,人们对春运的新抱怨、新不满,正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注解——从挤绿皮车到抢高铁票,从“人肉排队”到“网络购票量近50%”,从“团体票面向200以上的企业”到“5名务工人员即可自行组团买团体票”,中国的春运在怨声载道中埋头前进。这背后,是包括路基、桥梁、钢铁、机车、通信、电力、环保在内的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可以说,春运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靠整个国家综合实力向前迈进一大步支撑起来的。
追根溯源,就连“春运”这个词本身,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记录中国前进的“大脚印”。1981年3月,“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上,此后便作为观察中国的一个独特窗口,每年都未缺席。试想,假如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整个社会仍是“铁板一块”、人口迁徙仍被严格控制,“流动”就不会成为人生常态,那么“春运”自然不会变为国家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运虽然伴生着许多问题,却也代表着机遇、活力,孕育着希望、梦想,它映照着时代的进步,也意味着改变的可能。
翻越时光的年轮,1981年的人们一定不敢想象,农民工数量会超过2.5亿,高校在校生会达3000多万。正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构筑了每年春运日益扩大的人口基数。发展中的问题,倒逼我们用发展来解决。所以今天的人们也无法想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父辈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要花费90个小时,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
同时,春运也是记录中国社会复杂性的“大剪影”。毕竟,36亿春节迁徙人口中,也许上亿人在为车票焦虑;毕竟,“超万公里高铁”的另一面是“人均铁路长度不足一根香烟”,交通运力仍然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仍然很漫长。更深层次上看,春运的背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更是中国负重前行的一条短腿。正如有专家所言,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均,是导致春运出现的直接原因。
因此,春运是道综合题,其答案也只能从春运之外去求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将不必再用长途奔波换取团圆,而那时的乡愁,也自然不会仅仅寄托于小小的车票。
这就是春运,不容回避的年度公共话题,流动时代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它问题丛生、矛盾重重,但围绕它的变革从未停顿、努力也不曾止步。春运背后种种复杂情绪所对应的,正是一个问题讲不完、但又快速前进的中国。
有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年年岁岁怕春运,岁岁年年票难求。每年此时,铁路部门总要被推上风口浪尖。虽然“铁道部”已成为历史,但排队购票的焦虑表情、候车大厅的拥挤不堪、行李架上的大包小包,依然每年准时见诸报端,刺激着人们紧绷的神经。
不过,一样的春运有了不一样的抱怨。短短几年里,人们对春运的“吐糟”明显“更新换代”了。从前抱怨站在天寒地冻的火车站广场上通宵排队有多冷,现在“吐槽”坐在办公室里刷12306购票网站有多累;从前抱怨民警为什么不管管那些霸占住售票窗口的“黄牛”,现在质疑“网络黄牛”利用专业软件刷票囤票究竟归谁执法;从前大声疾呼火车票实名制以遏制倒票行为,现在则争议倒手实名制车票到底是倒卖车票罪还是代购行为;甚至就在去年,还是怒斥12306购票网站登录不上去、订票电话打不进去,而今年已在指责网站登录后反应迟钝、电话打进去后“系统繁忙”……
虽然这一切都会被数亿回家人归结为一句愤怒的“铁路部门无能”,但毫无疑问,人们对春运的新抱怨、新不满,正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注解——从挤绿皮车到抢高铁票,从“人肉排队”到“网络购票量近50%”,从“团体票面向200以上的企业”到“5名务工人员即可自行组团买团体票”,中国的春运在怨声载道中埋头前进。这背后,是包括路基、桥梁、钢铁、机车、通信、电力、环保在内的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可以说,春运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靠整个国家综合实力向前迈进一大步支撑起来的。
追根溯源,就连“春运”这个词本身,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记录中国前进的“大脚印”。1981年3月,“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上,此后便作为观察中国的一个独特窗口,每年都未缺席。试想,假如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整个社会仍是“铁板一块”、人口迁徙仍被严格控制,“流动”就不会成为人生常态,那么“春运”自然不会变为国家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运虽然伴生着许多问题,却也代表着机遇、活力,孕育着希望、梦想,它映照着时代的进步,也意味着改变的可能。
翻越时光的年轮,1981年的人们一定不敢想象,农民工数量会超过2.5亿,高校在校生会达3000多万。正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构筑了每年春运日益扩大的人口基数。发展中的问题,倒逼我们用发展来解决。所以今天的人们也无法想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父辈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要花费90个小时,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
同时,春运也是记录中国社会复杂性的“大剪影”。毕竟,36亿春节迁徙人口中,也许上亿人在为车票焦虑;毕竟,“超万公里高铁”的另一面是“人均铁路长度不足一根香烟”,交通运力仍然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仍然很漫长。更深层次上看,春运的背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更是中国负重前行的一条短腿。正如有专家所言,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均,是导致春运出现的直接原因。
因此,春运是道综合题,其答案也只能从春运之外去求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将不必再用长途奔波换取团圆,而那时的乡愁,也自然不会仅仅寄托于小小的车票。
这就是春运,不容回避的年度公共话题,流动时代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它问题丛生、矛盾重重,但围绕它的变革从未停顿、努力也不曾止步。春运背后种种复杂情绪所对应的,正是一个问题讲不完、但又快速前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