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发问。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善于发问。优化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发问。
关键词:小语教学;问题意识;突出主体;善思敢问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于学中问,于问中学。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发问
(一)构建和谐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如教《群鸟学艺》时,分组讨论这些鸟学的结果怎样?教师也作为小组成员加入讨论的行列。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二)开放提问时间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积极鼓励质疑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如教学《蝙蝠与雷达》时,学生问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那么蝙蝠的眼睛究竟起什么作用?当遇到类似这样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不妨这样处理:首先教师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目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最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劳动。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善于发问
(一)主体意识的体现。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引领问题的设计。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导题时让学生观察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你们”是谁?谁“错了”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三)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顾明遠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春蚕》一文,可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题目是《春蚕》,按道理就是写春蚕,可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学生提出这种问题,这是他们勇于探索的思维火花在闪亮,教师马上给提问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赞扬他的苦钻精神,由此点燃全班学生创造思维的火焰。
三、优化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发问
(一)创设情境中引发问题。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控究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带着“除了船长持枪逼孩子跳海脱险外,还有其它办法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老师也参与了小组的讨论活动。结果有的说:“可选一位年轻的手脚敏捷的水手,快速爬上桅杆顶端将孩子从横木上拉过来”;有的说:“命令水手们将船上的所有被子集中叠起来,叫孩子往被子堆上跳,可安然无恙”;还有的说:“船上若有鱼网,命令水手们将网迅速拉开,让孩子往网里跳也可以脱险”;另有的说:“这些办法好,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因为站在横木上的孩子双腿已经发抖了……”。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三)启发点拔中解决问题。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于问中学,教学事半功倍同时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以找题眼,抓中心词句,揭矛盾,比好坏,抓感兴趣的部分等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探究,在启发点拔中深入学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简单等同多提问,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自己探讨,积极思考,大胆联想,其目的不在于能够寻求正确答案,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事物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感性,自觉形成问题意识的良好习惯,能够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语教学;问题意识;突出主体;善思敢问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于学中问,于问中学。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发问
(一)构建和谐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如教《群鸟学艺》时,分组讨论这些鸟学的结果怎样?教师也作为小组成员加入讨论的行列。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二)开放提问时间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积极鼓励质疑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如教学《蝙蝠与雷达》时,学生问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那么蝙蝠的眼睛究竟起什么作用?当遇到类似这样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不妨这样处理:首先教师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目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最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劳动。
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善于发问
(一)主体意识的体现。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引领问题的设计。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导题时让学生观察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你们”是谁?谁“错了”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三)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顾明遠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春蚕》一文,可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题目是《春蚕》,按道理就是写春蚕,可为什么写的却是‘我’的母亲”?学生提出这种问题,这是他们勇于探索的思维火花在闪亮,教师马上给提问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赞扬他的苦钻精神,由此点燃全班学生创造思维的火焰。
三、优化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发问
(一)创设情境中引发问题。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控究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带着“除了船长持枪逼孩子跳海脱险外,还有其它办法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老师也参与了小组的讨论活动。结果有的说:“可选一位年轻的手脚敏捷的水手,快速爬上桅杆顶端将孩子从横木上拉过来”;有的说:“命令水手们将船上的所有被子集中叠起来,叫孩子往被子堆上跳,可安然无恙”;还有的说:“船上若有鱼网,命令水手们将网迅速拉开,让孩子往网里跳也可以脱险”;另有的说:“这些办法好,但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因为站在横木上的孩子双腿已经发抖了……”。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三)启发点拔中解决问题。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于问中学,教学事半功倍同时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以找题眼,抓中心词句,揭矛盾,比好坏,抓感兴趣的部分等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探究,在启发点拔中深入学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简单等同多提问,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自己探讨,积极思考,大胆联想,其目的不在于能够寻求正确答案,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事物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感性,自觉形成问题意识的良好习惯,能够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